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二題:失業問題
***********
  以下是今日(三月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姚思榮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的書面答覆:

問題:
 
  政府於去年在「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保就業」計劃,分兩期向合資格的僱主提供工資補貼,以支付其僱員在去年六月至八月及九月至十一月的工資。由於政府自去年十二月起不再提供工資補貼,而且香港經濟未見起色,有不少僱主陸續裁員以節省開支。另一方面,最新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7%,創17年新高,失業人數高達25萬。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保就業」計劃至今的開支及現時的結餘為何;
 
(二)有否檢討「保就業」計劃在長期保留職位方面是否合乎成本效益;若有檢討而結果為是,會否再推行「保就業」計劃;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直至失業問題惡化到甚麼程度,政府才會推出新的短期措施協助失業人士?
 
答覆:
 
主席:
 
  就議員的提問,經諮詢相關政策局及部門後,我現回覆如下:
 
(一)「保就業」計劃第一期及第二期的工資補貼分別涵蓋二○二○年六月至八月及二○二○年九月至十一月,兩期成功申請工資補貼的僱主數目分別為151 800名及152 100名,惠及約195萬名僱員。工資補貼開支方面,計劃兩期分別批出約452億元及450億元。在「保就業」計劃的總獲批撥款當中,預留予工資補貼發放的款項已全數批出。整體而言,計劃的審批及補貼發放工作已大致完成。秘書處目前正處理餘下工作,包括調查舉報個案和向未有完全遵守計劃守則及條款的僱主追回工資補貼。
 
(二)在兩期計劃下,分別約八成獲批工資補貼的僱主於補貼期內,將其支薪僱員總數維持在不少於其「承諾受薪僱員人數」(即二○二○年三月無論當時有否支薪的僱員總數)。至於其餘兩成僱主當中,約四分之三只輕微減少一至兩名僱員。
 
  另一方面,去年年初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令經濟衰退加劇,去年第二季的失業率已升至超逾百分之六的水平,但「保就業」計劃自去年四月公布及五月推出後,勞工市場在臨近第二季季末時趨於穩定,而補貼期內的失業率亦大致平穩並無大幅上升。
   
  從上述數字可見,政府認為「保就業」計劃符合政策原意,能夠於計劃補貼期內協助僱主保留可能會被遣散的僱員,維持僱員的就業機會,避免勞工市場進一步惡化。
   
  長遠而言,考慮到公共財政的負擔能力等因素,相對於推出新一輪「保就業」計劃,較穩妥的做法為推出具針對性的援助措施,以直接支援有需要的市民及協助各行業重啓業務。政府亦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的最新發展以及其對個別行業的影響,適時檢視各項支援措施,以協助各行業及本港的經濟在疫情過後盡快復元。
 
(三)疫情持續反覆,嚴重影響香港經濟狀況以及勞工市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一方面密切留意實際情況變化,另一方面有責任繼續探討加強援助失業人士及其家庭。因應疫情為香港就業情況及整體經濟帶來的嚴峻挑戰,政府在過去一年透過一系列措施創造及穩定就業,向受疫情重創或受防疫抗疫和社交距離措施影響的行業和市民提供適切援助。政府為應對疫情和紓困而大幅增加開支,透過「防疫抗疫基金」和去年《財政預算案》推出涉及超過3,000億元的措施,預計二○二○/二一年度財政赤字為2,500多億元。政府仍會視乎疫情發展及不同行業的情況,檢視紓困措施的效用,並在有需要時推出優化措施。
 
  政府注意到疫情下就業市場疲弱,為香港就業情況及整體經濟帶來的嚴峻挑戰,故此在過去一段時間透過創造就業機會、協助就業或再就業,以至為有經濟困難人士及家庭提供援助等多方面引進措施。相關措施包括提供2 000個就業名額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僱員再培訓局於今年一月推出,倍增至20 000個培訓名額的第三期「特別.愛增值」計劃,並將在今年七月推出的第四期計劃;調升在勞工處「中高齡就業計劃」、「展翅青見計劃」及「就業展才能計劃」下僱主可獲發放的在職培訓津貼金額上限,並以試點方式為參加這些就業計劃的合資格僱員發放留任津貼;以及關愛基金推出的兩輪的「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項目及「低收入家庭的新來港定居成員一次過津貼」計劃。
   
  同時,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下亦設立限時的「援助失業人士特別計劃」,在二○二○年六月至二○二一年五月的十二個月期間,把適用於身體健全人士的資產上限暫時放寬一倍。政府亦會由二○二一年四月至九月的六個月期間,在特別計劃下推行另一項有時限新安排,不把身體健全綜援申請人的保險計劃現金價值計算為資產,豁免期為一年。財政司司長又會撥款66億元,增加多三萬個有時限職位。
   
  政府會繼續聆聽社會不同聲音,並會繼續按照形勢發展及需要,加強為失業人士及其家庭提供更多援助。
 
2021年3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0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