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經局局長出席「亞洲貿易週2021」談疫下貿易情況(附圖)
*****************************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二月二十二日)在題為「貿易復甦:未來之路」的「亞洲貿易週2021」的主題訪問環節中,談及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下的貿易環境。

  邱騰華在網上訪問中指出,疫情對香港不同貿易範疇影響不一,貨物貿易未受太大影響,但服務貿易整體而言影響較大。雖然如此,金融服務及資訊科技等範疇仍有強勁的增長。香港的情況或許是全球貿易的縮影。

  至於政府有何紓緩措施協助香港企業,邱騰華提及兩期「保就業」計劃和四輪「防疫抗疫基金」旨為受到疫情打擊較大的行業提供針對性的紓困措施,涵蓋旅遊、零售及飲食業。他亦提到政府推出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提高計劃的承擔額,紓緩企業現金流不足的情況,計劃受到中小企業廣泛歡迎。

  邱騰華表示,國際間大部份經濟體現時仍受疫情影響,陷於衰退,在經濟復元的路上,疫情仍會對經營成本構成壓力。不過更大的挑戰是防疫會否成為貿易壁壘的借口,保護主義會否借機抬頭。然而,國際貿易亦有可喜的進展。他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協定》)為例,指出高質量的自由貿易協定可以加強多邊貿易系統,促進區域貿易合作及消除貿易壁壘。

  邱騰華強調香港樂意加入《協定》,香港已與《協定》十五個成員經濟體中的十三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包括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澳洲、新西蘭及與中國內地簽訂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為香港與《協定》成員經濟體就香港加入《協定》展開有意義及有建設性的對話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面對疫情影響貨物及人員流動,邱騰華表示世界各經濟體能否廣泛和充分採用電子商貿,對疫後復甦非常重要,也是國際貿易組織可以進一步共同商議合作的課題。

  「亞洲貿易週2021」由經濟學人主辦,今日起至二月二十五日舉行,匯聚多個經濟體的官員、商界領袖、貿易談判代表、學者和經濟師,探討影響未來亞洲以至其他地區貿易的主要因素。



2021年2月22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2時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