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於香港工業總會「工業家論壇2020:邁向後常態」致辭(只有中文)
****************************************
  以下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今日(一月二十八日)於香港工業總會「工業家論壇2020:邁向後常態」的致辭全文:
 
各位工業界朋友、葉主席(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葉中賢博士)、「官產學研」的好拍檔:
 
  我非常高興參加今日由香港工業總會舉辦的「工業家論壇2020:邁向後常態」,跟「官產學研」的好朋友討論怎樣可以協作共贏,在新常態、後常態之下,做好我們的工作,令我們的工業發展可以走得更穩、去得更遠。
   
  我自己年紀都不輕,在過往幾十年,大膽地說,我看着香港工業發展的一些轉變。我記得當年香港的工業家為我們打下一個非常強的基礎。香港的工業產品質優、物美、價廉,這是世界共知及有目共睹的。因應國家改革開放期間,很多工業慢慢地因為看到國家發展的機遇而北移。我們亦因為香港的發展,很多時候走往服務業為主的狀態。我有些朋友說香港工業好像已經式微,可能未必真的可以為香港推動甚麼新發展。我想在此再一次強調,我在不同的場合已經說過,這絕對,在現時來說,我覺得如果大家仍然用這個心態,反映不到實況。環顧全世界,無論在不同國家地區,科技創新的發展給予工業一個大大的機遇。怎樣可以把握好這個機遇,令香港有一個新的經濟動力,亦令香港的青年人可以多些更高質素的工作崗位,現在是我們要好好把握的時機。當然,我看到其實香港的工業家非常努力,剛剛工業總會兩天前發布了《香港製造︰香港工業啟新章》中期研究報告,內容提及實際上香港的工業發展,除了製造業外,亦支持很多不同的,例如產品研發、生產管理、檢測、物流及運輸等行業。所以香港的工業實際上不僅是製造業,其實是製造加上服務業的總體。
   
  在工業家的推動下,我們慢慢看到香港在過往幾年,工業發展有一個穩步前進的勢頭。我想強調,大家絕對不孤獨。在香港特區政府來說,我們是大家的同行者,亦是工業發展的促成者和推廣者。我們在幾方面都跟大家同行共創,舉例說,當我們談及工業發展,自不然會提到要再工業化;要做到再工業化,我們自不然要在不同環節做得好,包括基礎設施、人才培養、資金來源、技術提升。這四方面特區政府都跟大家、我們的香港工業家同行。
   
  為何這樣說?我舉一個例子,今天早上我剛剛跟Sunny主席(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會主席查毅超博士),我們剛剛有一個基建—數據技術中心於將軍澳完成了。二○二二年,我們會有一個「先進製造業中心」在將軍澳落成,之後有微電子中心,這些都是為大家做的基建。
   
  人才,在STEM學科裏面,由二○一三/一四到二○一八/一九,總體在大學讀STEM學科的同學,增加了16%,到30 000多人;而畢業的同學多了9 000多名,多了22%。而我們亦除了吸引同學讀STEM外,我們亦有不同培訓計劃,包括我們二○二○年推岀的創科實習計劃,吸引了1 600位同學作創科實習,而他們大多數完成創科實習計劃後仍願意留在創科界別,這些都是我們在人才方面進行的培訓。
   
  剛才我已提及基建及人才,資金方面,去年我們推岀了再工業化資助計劃,這是一個20億元的資助計劃,每一條智能生產線我們會津貼1,500萬元。我非常高興向大家報告,短短幾個月,我們已經有170多個詢問,然後落地的申請已經批准了5個,包括生物科技、食物加工、建造業等等,這個勢頭是非常積極的。
   
  技術一定要提到我們生產力局(香港生產力促進局),Willy林主席(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林宣武)在此,其實他們過往為我們升級轉型做了很多再工業化的培訓及支持。我記得他們有工業4.0升級與認可計劃,是再工業化的提升,有20多個不同行業、50多個企業已經申請了。
   
  我想說,所有這些計劃,大家可能看到科學園、看到生產力局、看到不同企業的支持,但實際上,我想強調,都有我們政府積極參與,甚至資助,過程中,我們會繼續成為大家的同行者。因為時間所限,我不多說了,我想強調,不同的層面,不同的範圍,政府亦與我們的工業家同行共創,一起為再工業化打拼,多謝大家。
 
2021年1月2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57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