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八題:改善排水管設計
**************

  以下是今日(一月二十七日)立法會會議上盧偉國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的書面答覆:

問題:

  近日,有多幢住宅大廈出現多宗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確診個案。有專家指出,部分個案的感染途徑懷疑與大廈排污系統有關。該等大廈有多個單位的U型聚水器乾涸,令聚水器喪失隔氣功能,該情況與二○○三年淘大花園E座有多宗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確診個案的情況相似。另一方面,有本地大學的跨學科團隊獲得政府的資助及支援,對生活污水進行抽樣COVID-19病毒檢測。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上述團隊至今採集了多少幢住宅大廈的污水樣本,以及當中有多少個樣本對COVID-19病毒呈陽性反應;該團隊就後者採取的跟進行動為何;

(二)政府會否考慮把採集樣本的範圍擴展至全港所有住宅大廈,以助全面評估疫情的形勢;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鑑於屋宇署據報會就新建大廈的排水管設計修訂法例,包括規定地台U型聚水器採用防乾涸設計,以及高層及低層單位需採用不同的主排水管以減低交叉感染疾病的風險,修訂法例的詳情及立法時間表為何?

答覆:

主席:

(一)及(二)為研發一套能有效監察2019冠狀病毒在社區蔓延的方法,政府聯同香港大學的跨學科團隊進行監測污水中2019冠狀病毒的研究,並應用於監測社區及大廈的病毒傳播。研究由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張彤教授領導,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向香港大學提供項目資助,環境局提供項目支援,包括由環境保護署進行渠網分析和取樣策劃,以及由渠務署提供抽取污水樣本的技術及行動支援。研究自二○二○年十月開始的初期階段,在全港設立了26個固定監察點,包括由渠務署管理的污水處理廠和污水泵房,以及部分屋苑,定期抽取污水樣本進行2019冠狀病毒的基因測試,至今已抽取了近700個樣本進行分析。

  因應二○二○年十一月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第四波疫情,政府與團隊靈活地調整監測計劃,就一些出現感染群組的屋苑進行取樣分析,提供醫學測試以外的輔助資料,協助政府相關部門評估當區疫情。二○二○年十二月團隊首次利用此技術發現九龍彩雲(二)邨有兩座尚未出現確診個案的樓宇的污水病毒監測結果呈持續陽性,政府隨即要求兩座大廈所有居民接受強制檢測,並成功找到共十個確診個案,是全球首次利用綜合污水監測及強制居民檢測追蹤社區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個案的成功例子。

  鑑於二○二一年一月油尖旺、深水埗等地區的確診個案增多,政府與團隊再次調整監測計劃,集中力量在這些舊區內的街區進行污水檢測,找出病毒監測結果呈陽性的街區範圍,協助衞生防護團隊對相關大廈群組發出強制檢測令及其他跟進行動。以佐敦為例,二○二一年一月十六至二十一日期間,在「佐敦指定區域」內共發現多個街區污水檢測樣本呈陽性;而政府考慮指定「佐敦受限區域」的範圍時,參考因素包括了「指定區域」內污水檢測呈陽性的街區分布等,一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的「受限區域」行動,成功另外找出13個確診個案。

  現時,污水監測調查仍在進行中。政府會繼續因應疫情的需要,先集中資源為一些病毒傳播風險較高的大廈及地區(例如有多宗確診個案的住宅樓宇及居民較多共用設施的相鄰樓宇)進行污水檢測,務求盡早找出隱型患者和截斷病毒傳播鏈。至現時為止,曾進行污水檢測的包括數十個屋苑及在油麻地及深水埗等舊區涉及數十個街區。

(三)若樓宇排水系統是按照現行《建築物條例》及其附屬規例設計、建造、豎設、改動及修葺,並得到妥善保養,而相關渠管的隔氣彎管內有足夠水封的情況下,排水系統將能確保樓宇衞生和安全,包括有效阻隔排水系統中的氣體進入單位室內。

  儘管如此,為與時並進,政府已分階段修訂《建築物(衞生設備標準、水管裝置、排水工程及廁所)規例》。第一階段的修例工作已於二○一五年完成,主要是提升公眾場所提供衞生設備的標準,包括增加相關場所內女廁水廁的數目。屋宇署現正準備第二階段的修例工作,目標主要是引進以效能為本的規定取代具體規範性的規定,以配合建築科技的發展;以及為新建樓宇的排水系統引入更高的設計標準,例如提升地台去水渠的設計以避免隔氣彎管水封乾涸;通風管於屋頂上的開口須與建築物的窗戶等保持適當距離;以及排水管的設計能防止高層單位沖水時可能導致低層排水管內的壓力波動引致污水倒灌的情況等。

  由於法例修訂需時準備,具體條文亦須考慮執行上可能面對的情況,為讓部分提升排水系統的設計標準可及早實施,並予業界更充分時間熟悉有關提升,屋宇署會徵詢業界,以便於短期內先行透過《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及註冊岩土工程師作業備考》(《作業備考》),實施部分擬提升的設計標準。屋宇署會參考《作業備考》生效後的執行經驗,為法例修訂的工作做好準備,目標是爭取於二○二一年第四季向立法會提交第二階段的修例建議。



2021年1月2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