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政務司司長就《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二節)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一月二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2020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二節:增加房屋與土地、建設宜居城市、持續改善民生、培育人才及青年發展)的致辭全文︰

主席:

  我感謝各位議員在過去三天的致謝議案辯論中,提出了很多實質的意見。各司局長亦已就他們的政策範疇作出回應。我現在想就培育人才、青年發展及改善民生作出回應,然後作一個總結。

培育人才及青年發展

  人才一向都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亦是經濟向前發展的首要元素。本屆政府非常重視提升和優化人力資源。香港正面對人口急速老化及勞動力下降的挑戰。要鞏固香港長期穩定及發展需要,配合香港逐步邁向高增值及多元經濟,把握內地及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發展帶來的龐大機遇,我們一定要致力培育本地人才,促進向上流動的機會,同時亦要積極吸納非本地精英。我們會確保香港吸引人才的措施,在環球人才競逐下仍保持其效用及競爭力,繼續吸引我們需要的高質素人才來港工作,推動香港的經濟持續發展,開拓更多商機及新興產業,為本地勞動人口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

  吸納和培訓人才,特別是創新及科技方面的人才,是本屆政府的重點施政範疇。為此,今年的《施政報告》進一步提出多項相關措施,其中「傑出創科學人計劃」會通過資助讓大學在聘任知名海外學者及其團隊來港進行STEM相關教研工作時,能提供更具競爭力的聘用條件,使香港的大學在創科教研活動方面更上一層樓。我們會繼續為吸引全球人才創造更有利的條件,配合香港不斷轉變的發展需要,維持我們的競爭力。

  青年是社會的未來、希望及棟樑,亦是推動社會及經濟長遠發展的引擎。本屆政府致力做好青年「三業三政」工作,即關注青年的學業、事業及置業,同時鼓勵青年議政、論政及參政,讓他們看到曙光和向上流動的機會。過去幾年,我們在「三業三政」的基礎上落實了多項政策措施,可以說是取得一定進展。

  在協助青年發展事業和向上流動方面,我們在「青年發展基金」下推出兩項全新資助計劃,支持青年初創企業在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為青年初創企業提供資助和更有利的支援服務。我們同時透過各項內地和海外交流及實習機會和計劃協助青年人擴闊視野、訂立未來工作方向,從而增強他們的就業優勢。

  在紓緩在職青年的短暫住屋需要方面,我們積極推行「青年宿舍計劃」,首個項目已於去年初落成啓用,而另一個目前規模最大的項目亦預計會於明年上半年可以完工;另外再有兩個青年宿舍項目,亦得到議員在上星期的民政事務委員會會議上給予支持,我對此十分感謝。以上四個項目合共可提供2 600個宿位。

  另外,為進一步加強與青年人的溝通,青年發展委員會自去年暑假起推出嶄新的網上政策專題會議,邀請相關政策局局長、委員和青年人就青年「三業三政」的相關政策議題進行聚焦、深入的討論。委員會已舉行了兩場政策專題會議,探討青年就業和多元化出路,反應正面。

  剛才有議員問及「青年委員自薦計劃」的成效。我想指出,這計劃是本屆政府一個政策的突破,目的是鼓勵青年參政,親身了解政府運作,拉近政府和青年的距離。至今,通過此計劃直接或間接獲委任至諮詢及法定組織的青年人擔任約340個職位之多。青年參與諮詢及法定組織的比例由計劃推出前的9.9%增至現時的13%,離我們15%的目標不遠。達標的諮詢及法定組織亦由92個增至142個,佔約三分之一。

  主席,過去一年對香港社會和青年人而言可以說是充滿挑戰。面對反覆的疫情對社會和經濟環境帶來的影響,我們更應該思考如何塑造一個能夠讓青年人發揮所長的環境。為此,《施政報告》提出了多項有關青年發展的措施。

  香港擁有背靠祖國的先天優勢。大灣區是國家的重大發展策略,亦是香港在疫情過後恢復經濟動力的重點方向,將可以為香港青年提供一條就業和創業新跑道。大灣區為有不同興趣及志向的香港青年提供較香港更多及多元化的發展機會。然而,部分香港青年對大灣區的認識不多亦不深,未必會放膽北上發展。協助青年人認識國家和融入國家發展是刻不容緩。

  為鼓勵及協助香港青年人把握大灣區的事業發展機遇,政府在較早前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剛才多位局長亦有提及,目的是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 000個,當中包括700個創科職位。參與企業須以不低於月薪18,000港元聘用目標畢業生,而政府會向參與企業就每位畢業生提供每月10,000港元的津貼,資助期(上限)為18個月。我已親自接觸很多商會及企業,它們的反應極之正面及積極。

  另一方面,為支援更多青年初創企業加強其管治、應變和數碼能力,從而應付疫情對營商帶來的挑戰,青年發展委員會亦剛剛同意提升「青年發展基金」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新一輪的資助額,將批出超過一億元,為超過200間青年初企提供資助,以及向4 000名青年提供創業支援及孵化服務。

  為方便有意到大灣區發展的人士獲取有關大灣區各城巿的就業、發展及產業前景的資訊,由我領導的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開發了一站式職涯及就業資訊平台talent.gov.hk網站,推出了一個圍繞大灣區發展機遇的專題,配合政府大力宣傳大灣區機遇的工作,定期介紹大灣區整體的發展策略,提供內地九個城市的主要就業資訊,讓有意到大灣區發展的香港青年朋友因應本身條件及興趣,作出合適計劃及準備。

  展望未來,政府會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作為一站式資訊、宣傳及交流平台,長遠目標是建構一個可持續發展、支持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同時鼓勵香港青年好好利用大灣區這個廣闊的平台實踐理想。

改善民生

  主席,本屆政府重視支援弱勢社群,社會福利和醫療方面的經常開支已由本屆政府開局時的653億元和626億元,大幅增加至二○二○至二一年度的939億元和871億元,年均增幅達到12.9%及11.6%。行政長官更於去年一月提出多項進一步改善民生的措施。雖然新冠疫情令香港經濟和公共財政出現劇變,但政府仍然會審慎推進相關項目。我在此或者簡單談談我們在一些民生項目上的突破。

  首先,大家都知道,在增加法定產假方面,有關條例已於十二月十一日正式生效,延長法定產假四個星期,估計每年有27 000名女性僱員會受惠,而僱主則可向政府申領發還全數就條例下已支付的新增產假薪酬,以每名僱員80,000元為上限。

  第二,《施政報告》亦提出,為了可持續地提供適切的福利用途處所以協助滿足社會的需要,政府會邀請香港房屋委員會及香港房屋協會研究,在未來合適的公營房屋發展項目內預留相當於5%總樓面面積予政府作福利用途,尤其是社區需求殷切的安老院舍。

  為協助居住環境惡劣的家庭及長時間輪候公屋人士,《施政報告》宣布會向關愛基金申請資助推行先導計劃,資助非政府組織機構租用合適的酒店和賓館單位作過渡性房屋,預計可於今年三月開始接受申請。

  另一個例子是為了紓緩基層家庭因長時間輪候公屋面對的生活困難,政府將於今年年中推出現金津貼試行計劃。現金津貼並非「租金津貼」,因此政府不會要求申請人提供租約或繳交租金的收據等文件。為期三年的試行計劃涉及的額外總開支達到80多億元,我們的目標是在今年年中開始邀請約90 000個或合資格的一般申請住戶作出申請。政府會在實施試行計劃後適時作出檢討。

總結

  主席,雖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政府在過去一年需要聚焦防疫抗疫工作,但今年的《施政報告》並沒有因此而忽略香港社會整體的長遠發展需要,提出超過250項兼具短、中、長期的新措施,當中正如我剛才所說,很多都具突破性、開創性和前瞻性,充分表現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帶領香港重回正軌的決心、信心和承擔。

  行政長官擺脫了過往傳統的官方思維,放膽採納一些以往政府有保留、但其實是不少市民樂見的政策措施。在行政長官的帶領下,本屆政府已推動多項重大政策改變,我在昨日的辯論發言時已經列舉一連串例子,我不再重複。行政長官亦在一月十九日發信主席閣下,交代了很多項《施政報告》措施的最新進展,突顯了政府施政的透明和重視行政立法關係。

  主席,本屆政府敢於擔當,銳意進取,以新思維尋找新出路,以務實行動為主,致力改善民生。我們會加強與立法會各議員、各政黨的溝通,多些互動,回應社會和市民的需要。我們會以認真和務實的態度,致力跟進和落實《施政報告》內的各項措施,為經濟及社會注入新動力,推動香港向前邁進。當然,目前最大的挑戰、當務之急是要盡早戰勝疫情,讓我們大家同心協力,全力抗疫,讓香港早日走出困局。

  主席,我懇請各位議員支持李慧琼議員提出的致謝議案。

  多謝主席。



2021年1月22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7時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