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一題:善用科技防疫及抗疫
***************
  以下是今日(一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黃定光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善用科技防疫及抗疫,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統計疫情至今對本港經濟造成的損失;若有,金額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自疫情爆發以來,政府在通訊、檢測和醫療等方面如何利用科技協助抗疫;
 
(三)有否清晰的政策,指導如何利用本地科研成果協助疾病防控及解決疫情下的民生需要;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四)會否就防疫及抗疫工作制訂一套完備的政策及相關機制,並鼓勵科研機構進一步在通訊、檢測和醫療等方面進行應用研究,以助政府提高應對疫情的能力;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黃定光議員提問的各部分,經諮詢創新及科技局及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我的回應如下:
 
(一)二○二○年年初,新冠病毒疫情演變成全球大流行,嚴重衝擊環球及本地經濟活動,令本已陷入衰退的香港經濟雪上加霜,去年上半年按年大幅收縮9%。隨着環球經濟復蘇及本地疫情在第三季後半段趨穩,整體經濟表現稍見改善,實質本地生產總值的按年跌幅在第三季明顯收窄至3.5%。然而,本地第四波疫情自去年十一月後期出現,令防疫措施須再度收緊,對本地經濟活動構成新一輪的壓力。預料二○二○年全年經濟收縮的幅度會接近十一月時政府預測的-6.1%,將是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亦是首次連續兩個年度錄得負增長。
 
  疫情對經濟個別環節的影響尤其顯著。訪港旅遊業自去年二月起停頓,訪港旅客人次在二○二○年全年下跌93.6%。酒店入住率去年長期處於低水平,儘管近月強制檢疫要求及更多本地居民留港渡假提供了緩衝,十月和十一月合計酒店房間平均入住率仍僅為55%,按年下跌12個百分點。在嚴厲的社交距離措施下,飲食業的經營環境十分困難,食肆總收益在第三季創下34.6%的紀錄按年跌幅。旅客近乎絕跡對零售業造成沉重打擊,零售業銷貨量在二○二○年首11個月按年劇減26.6%,儘管十月和十一月的情況有相對改善。
 
  經濟情況嚴峻亦令勞工市場急劇惡化,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二○一九年第四季的3.3%急升至二○二○年第四季的6.6%,為16年來的高位。
 
  為應對疫情對本港經濟造成的巨大衝擊,政府自二○二○年初以來已推出歷來最大規模的紓緩措施,涉及的總金額逾3,000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11%。這些措施對支持香港經濟和減輕市民經濟壓力發揮了一定作用。政府會維持逆周期財政政策以緩和經濟下行的壓力和其對社會民生的衝擊。
 
(二)至(四)持續多月的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突顯了發展和應用科技的重要性,以及轉「危」為「機」的潛力。本地研發的科技產品和應用方案,在這場防疫抗疫戰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當全球不少大城市都陷入封鎖時,善用電子商務、公共服務數碼化變得更為重要,這亦為創科業界造就了新機遇,並加速數碼化的落實。
 
  自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以來,特區政府致力利用訊息通訊科技協助市民抗疫防疫,有關項目如下:
 
支援強制家居檢疫
 
  為配合在二○二○年二月初實施的強制家居檢疫措施,防止由香港以外地區入境人士在社區散播病毒,我們成功開發了「居安抗疫」系統及電子手環,既能有效監察大量受檢疫人士是否留在指定居所,亦可保障個人私隱。系統應用由本地一間研發中心研發的低功耗藍牙電子手環及監察方案,配合採用地理圍欄技術的「居安抗疫」流動應用程式,透過偵測接受檢疫人士居所四周的電子訊號,包括流動電訊、Wi-Fi和電子手環的藍牙訊號等,再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各種訊號的強弱變化,以監察接受檢疫人士是否留在指定居所。至今累計已有約43萬名受檢疫人士使用了電子手環。
 
「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本地情況互動地圖」
 
  為方便公眾更全面地了解本地的2019冠狀病毒病最新的感染情況,政府與業界協作並運用相關開放數據,在二○二○年二月推出了「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本地情況互動地圖」,至今瀏覽人次超過4 500萬。
 
「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
 
  政府在二○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推出「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為市民提供便利的數碼工具,在疫情下養成自行記錄進出不同場所及乘搭的士時間的習慣。若日後發現曾和確診者在相若時間到訪過同一場所,或曾和確診者在同日乘搭同一部的士,流動應用程式會向用戶發出通知。若用戶不幸確診,其出行紀錄亦可助衞生防護中心作流行病學調查。現時,流動應用程式的下載超過44萬次,超過68 000個公私營場所參與貼上二維碼,讓市民掃描登記行蹤。當中約14 000個屬公營場所,約54 000個為私營場所。此外,「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亦可於全港約18 000輛的士上使用。
 
「回港易計劃」
 
  由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起,符合指定條件並身處廣東省或澳門的香港居民可透過「回港易計劃」,在返港時免去須接受14天強制檢疫的安排。回港的居民可透過「粵康碼」或「澳康碼」將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傳送到衞生署的電子健康申報系統,完成電子健康申報。至今約有30 000名香港居民透過該計劃回港。
 
  政府致力推動研發工作。除資助研發中心外,政府亦透過一系列的資助計劃支援企業及大學進行更多研發工作、技術轉移,或將研發成果商品化。2019冠狀病毒病突顯了發展和應用科技的重要性。本地研發的科技產品和應用方案,在這場防疫抗疫戰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以下列舉數個有關例子。
 
  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研發院)利用其納米纖維技術,與本地企業合作研發出具有殺菌功能的全球首個納米纖維N99口罩產品──NASK。該口罩在香港製造,符合歐盟FFP2標準,具有超強透氣性及殺菌作用,並可有效去除大部分的空氣傳播污染物。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下,NASK獲得醫院管理局採用。
 
  研發院更利用功能化納米纖維開發了一件式多功能HEPA(高效率空氣微粒子)等級的過濾器膜multiHEPA。multiHEPA不僅能過濾99.97%可穿透300納米粒徑的顆粒,而且還具有殺菌和去除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功能。multiHEPA獲機電工程署研究試用於為醫院管理局專門設計的活動通風設備上。
 
  此外,為協助市民抗疫,並提供即棄口罩外另一個較環保的選擇,香港成衣及研發中心統籌「銅芯抗疫口罩+™」項目。口罩以其中兩層物料含有少量銅,可以抑制細菌、常見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質,並符合ASTM F2100一級標準,可重用至第60次。
 
  我們並在二○二○年三月推出「公營機構試用計劃」特別徵集,以支持防控疫情的產品開發和科技應用。計劃共收到332個申請,其中63個獲批,涉及資助額超過1億200萬元。獲批項目包括病毒診斷/檢測方法、可重用口罩/面罩、抗菌塗層、消毒機械人、病毒傳播預測系統,以及體溫探測系統等,涉及57個公營機構。
 
  另一方面,為應對疫情,由食物及衞生局管理的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於二○二○年四月及八月批出合共1.7億元撥款,支持本地大學進行49項針對2019冠狀病毒病的醫學研究項目,當中包括4,700萬撥款,支持四所本地大學利用科技進行11項有關研發2019冠狀病毒病的檢測方法、疫苗及抗病藥物的研究。
 
  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支持利用科技進行2019冠狀病毒病相關的研究,項目包括病毒的傳播及傳染性、有效的檢測、監控、預防策略及研發治療方法。有些研究可提供早期結果,例如:血清流行病學研究,推斷無徵狀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數目、監測群體產生的免疫力,及建立2019冠狀病毒病的傳播模組;透過監測污水處理設施及屋苑的污水,提供一個互補系統以反映病毒在社區的活躍程度;病毒全基因組監測結合流行病學調查,有助識別不明感染源頭及偵測社區的隱形病毒傳播;以及由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與內地合作研發的一款鼻噴新冠病毒疫苗進行安全性一期臨床測試。
 
  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會適時分配額外資源,支持利用科技協助抗疫,以配合政府應對疫情的工作。基金亦設有研究獎學金,以培訓本地人才和培育醫療衞生專才,以提升他們在所屬範疇的科研技術。
 
2021年1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4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