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三題:處理廚餘
***********

  以下是今日(一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振英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的書面答覆:

問題:

  香港人每天丟棄廚餘的數量超過3 600公噸,佔整體都市固體廢物量約三成。政府自二○一八年七月起推行廚餘收集先導計劃(先導計劃),為工商及公營機構的廚餘訂定收集和運送至小蠔灣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回收中心)的安排,以配合該中心的第一期於同月啟用。雖然回收中心每日可處理200公噸廚餘,但在二○一九年透過先導計劃平均每日收集的廚餘數量只有約100公噸,僅佔回收中心的設計處理能力的一半。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就先導計劃收集廚餘的成效進行檢討;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有否評估工商機構參與先導計劃的比例是否偏低;若有評估而結果為是,環保署會否推出措施以提高參與率;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鑑於先導計劃第二階段已於去年底展開,除了收集來自工商及公營機構的廚餘外,亦會逐步收集家居廚餘,而環保署會邀請更多持份者(包括所有曾有廚餘源頭分類經驗的私人及公共屋苑)參與,環保署有否提供誘因鼓勵更多私人及公共屋苑參與;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陳振英議員問題的各個部分,現答覆如下:

(一)及(二)行政長官在二○一八年《施政綱領》中提出,將引入先導計劃以研究長遠實施由政府提供廚餘收集服務的可行性。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於二○一八年七月起推行第一階段的廚餘收集先導計劃,為工商及公營機構訂定收集和運送廚餘至回收中心的主要運作和物流安排,以配合同月啓用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O‧PARK1)。至今,超過70個公營機構場所參與,包括醫院管理局、香港房屋委員會、漁農自然護理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環保署更於二○一九年四月起通過學校午膳供應商,為中小學提供免費廚餘收集服務。另外,約有120間機構場所自願每天進行廚餘源頭分類和收集,再運送至O‧PARK1循環再造。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嚴重影響本地經濟活動,本港整體的廚餘產生量因而有所下降。然而,通過先導計劃,O‧PARK1每日仍能夠接收約90至100公噸廚餘,最近更逐步升至每日約110公噸。

  在計劃推行期間,我們一直收集參加者的意見,他們的反應大多正面及積極,並願意繼續支持參與。有參加者認為較大規模的廚餘收集服務有助鼓勵更多機構進行廚餘分類及回收。根據先導計劃的經驗,使用翻桶缸車收集廚餘較傳統的尾板車能收集到更多廚餘,收集和運送過程更有效率。此外,廚餘收集服務的時間亦須配合不同工商業機構的運作而調整。

(三)我們在去年年底展開招標並在今年陸續推展第二階段、規模更大的廚餘收集先導計劃,覆蓋更多地區,並會逐步擴展至回收家居廚餘。已表示有興趣參加的機構場地新增約150個,包括社會服務機構膳食設施、公共屋邨商場和濕貨街市、政府場地和大專院校的餐廳、更多食環署的街市和熟食場地及醫院。此外,我們會邀請所有曾有廚餘源頭分類經驗的私人及公共屋苑參與。至今有21所屋苑表示有興趣,我們歡迎更多屋苑參與。我們亦會繼續鼓勵工商業界支持參與。

  汲取了首階段的經驗,我們將盡量使用翻桶缸車和更彈性選擇合適的時間收集廚餘,以應對個別場地的特殊限制。我們亦會與廚餘產生者及物業管理公司等緊密聯絡,以制定最適合服務使用者和居民的廚餘收集安排,以提高收集效率。

  為鼓勵更多私人及公共屋苑參與,環保署回收基金專為廚餘回收設立特定主題項目,鼓勵業界開展廚餘收集及運往廚餘處理設施的業務,應用新技術及設備以提升廚餘收集和處理的效率,及資助在屋苑使用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務求進一步提升廚餘回收的成效。在二○二○年,大埔區及港島東區兩個大型私人屋苑和大埔區兩個鄉村已獲得回收基金的資助,添置多項環保設備,其中包括安裝智能回收桶,以助廚餘和其他可回收物料的源頭分類。

  環保署會協助物業管理公司,向屋苑居民宣傳免費廚餘收集先導計劃和招募參加者、提供指引教導屋苑住户如何做好家居廚餘分類和提供相關資訊,以及揀選合適的廚餘收集方法並籌劃收集流程安排。



2021年1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