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四題:鼓勵青年到內地發展事業
*****************

  以下是今日(一月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廖長江議員的提問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的答覆:
 
問題:
 
  本港經濟受疫情重創,青年失業率高企不下。就此,政府推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和「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鼓勵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事業。然而,社會關注的是,本港青年有否受長達一年煽動仇恨及反建制的「黑暴」誤導,因而減低到內地發展的意欲。一項以15至39歲青年為對象的調查的結果顯示,曾聽聞大灣區發展規劃的受訪者由兩年前的五成半大升至逾八成半,惟給予認同的只有兩成二,較兩年前略降,而不願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受訪者,較兩年前的三成一大增至超過一半。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現時本港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升學及就業的詳情,包括人數和百分比,並按他們所屬年齡組別列出分項數字;如未能提供該等數字,會否定期作出統計;
 
(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申請資格及其他詳情為何,以及估計分別有多少名青年可受惠於上述兩項計劃;有何措施協助未能受惠於該等計劃的其他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事業;及
 
(三)會否檢討為何有更多青年聽聞大灣區發展規劃,但認同人數卻未見增加;新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在進行策略性的宣傳推廣活動時,有何針對性措施,促進青年對大灣區發展的深入了解及認同?
 
答覆:
 
主席:
 
  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發展的目標是通過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推動大灣區經濟協同發展,發揮三地互補的優勢,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大灣區人口逾7 200萬,地區生產總值接近17,000億美元,是國家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機遇處處,發展潛力巨大。
 
  大灣區發展不但能為香港提供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亦是香港疫情後恢復經濟的重要機遇所在,可為青年人帶來更多、更大的發展空間。
 
  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二○一九年二月出台以來,特區政府一直與中央相關部委、廣東省及各大灣區內地城市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保持緊密聯繫,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大灣區建設。至今中央政府已推出不少政策,便利香港居民特別是青年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學、就業和創業等,例如提供青年創新創業支援、開放公務員及事業單位職位予港澳居民應考等,為香港青年人提供更多優質的工作機會,亦為他們提供事業階梯和更寬廣的發展空間。特區政府鼓勵青年放眼大灣區,把握當地的發展機遇。
 
  就廖長江議員的提問,經徵詢民政事務局、勞工及福利局與教育局意見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一)特區政府沒有備存香港青年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升學或就業的人數統計及分項數字,惟根據國家教育部提供的資料顯示,在二○一七/一八學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高校和研究院就讀的香港學生共有約7 700多人。雖然特區政府目前並沒有備存相關數據,但日後我們會考慮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工作及研究需要,適時研究就特定課題或項目搜集相關統計數字和資料,包括進行調查統計或要求內地相關部門提供相關資料。
 
(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 000個。參加計劃的畢業生須為持有香港或香港以外大學在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頒發的學士或以上學位,可合法在港受僱工作的香港居民。
 
  參與計劃的企業須在香港按照香港法例及以不低於月薪18,000港元聘請目標畢業生,並長時間派駐他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接受在職培訓。政府會按企業聘用的每名畢業生,發給企業每人每月10,000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
 
  就協助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方面,民政事務局已在「青年發展基金」下推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鼓勵香港青年善用大灣區的雙創基地,協助青年初創企業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業務。行政長官在二○二○年《施政報告》宣布,進一步提升本輪資助計劃的資助額,以支援更多青年初創企業加強其管治、應變和數碼能力,預計資助計劃將會批出超過一億元予十多個非政府機構推行青年創業計劃,為超過200家青年初創企業(涉及超過800名香港創業青年)提供資助及向約4 000名青年提供服務。
 
  另外,民政事務局亦透過「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資助非政府機構舉辦青年在內地的實習活動,讓香港青年親身體驗內地的職場實況,從而加深認識內地的就業市場、工作文化和發展機遇。其中,在「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框架下推出並作為粵港合作重點項目之一的「粵港澳大灣區香港青年實習計劃」已在去年開始涵蓋所有大灣區內地城市,讓約950名青年在大灣區進行實習。視乎疫情發展情況,特區政府在未來將持續優化和擴大有關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元化的機會走進大灣區。
 
(三)得到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的批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已於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正式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灣區辦),並委任專員。灣區辦其中一項主要職責,是令社會大眾準確認識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帶來的重大機遇。具體而言,灣區辦會透過策略性的宣傳推廣活動,加深社會各界對大灣區建設的認識,以及為市民和企業或專業人士帶來的種種機會。青年人是特區政府的重點宣傳對象,因此灣區辦積極利用不同平台進行推廣,例如灣區辦在二○二一年一月四日推出全新的電視宣傳片及電台宣傳聲帶,介紹在二○一九年舉行的兩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後所公布的政策措施,如何能便利香港市民、年青人及專業人士等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和生活。此外,繼二○二○年九月底推出「大灣區的11種魅力」的電視專輯後,灣區辦再次與無綫電視合作,製作一系列60集、每集兩分鐘、為期12星期播出的小型專題節目,介紹在大灣區內學習、就業、創業、發展機遇和生活所需的實用資訊,加深觀眾特別是年青人對各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正面印象和其未來發展的願景。
 
  除傳統的電視節目、宣傳片和宣傳聲帶外,特區政府亦會透過年輕人較常使用的網絡渠道,例如「一站式」粵港澳大灣區專題網站(bayarea.gov.hk)、社交網站Facebook 和Instagram(拾壹城話/hk.bayarea)專頁和微信公眾號(HKCMAB)等,向社會各界發放有關大灣區建設的正確信息,並鼓勵市民大眾(尤其是青年人)、工商業界和專業人士好好利用大灣區的機遇。在疫情過後,灣區辦會繼續積極舉辦較大規模的本地宣傳推廣活動,以及透過與本地不同機構及團體進行簡報和討論,加深社會各界對大灣區建設的認識。
 
  我們希望年輕人能夠繼續多了解國家以及大灣區的發展情況,善用大灣區為他們長遠個人和事業發展帶來的重要機遇。



2021年1月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