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七題:疫情對學生的影響
**************
  以下是今日(一月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鄭松泰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的書面答覆:

問題: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及學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情況嚴峻,教育局自去年一月至今已多次指令學校暫停面對面授課。許多家長表示,本學年上課日數較往年大幅減少,因此他們擔心子女的學習進度及身心健康受影響。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雖然教育局多次強調學校應做到「停課不停學」,但網上教學無疑較少互動元素,而且有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受訪學生表示在網上學習期間難以專注,而且未能掌握授課及功課的內容,甚至有學生表示在停課期間沒有學到知識,教育局會否考慮破例延長本學年及縮減學校假期,並作出相關安排;
 
(二)鑑於上述調查的結果顯示,學生在停課期間很少跟同學見面、長時間留在家中,以及生活作息欠缺規律,因而出現各種情緒問題,教育局會否向學校增撥資源,以供增聘學校社工,協助學生解決有關問題;及
 
(三)鑑於有評論指出,小班教學不但可提升教學成效,亦可使學生染病風險因每班人數較少而減低,但目前只有約八成公營小學實施小班教學,教育局會否增撥資源,使所有公營小學得以實施小班教學?
 
答覆:
 
主席:
 
  自二○二○年年初至今,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反覆,而學校是眾多年輕學生學習和活動的地方,校園內活動頻繁。為保障學生、教職員以至公眾的安全,防止病毒在學校及社區傳播,政府與衞生專家及學界緊密聯繫,因應疫情的發展,適時宣布暫停面授課堂、局部進行面授課堂及進行半日面授課堂等措施,盡量在學生學習與防疫抗疫之間作出平衡。學校一直積極配合及靈活應變,迅速適應新常態,做到「停課不停學」,並且關心和照顧學生在學習、社交及情緒上的需要。教育局亦發展相關資源,與老師和家長分享,協助他們支援有需要的學生。教育局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的發展,諮詢衞生專家的意見,並與學界保持緊密聯繫,適時檢視學校上課的安排,並為學校及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
 
  就問題的三個部分,現答覆如下:
 
(一)在暫停面授課堂期間,學校按其校情及學生在各學習階段的不同需要,靈活運用不同的學與教模式,例如電子學習,支援學生在家繼續學習,讓學生「停課不停學」。
 
  就中小學而言,學校協助學生善用在家的時間學習,鼓勵預習、廣泛閱讀、以小組形式安排網上溫習等。學校亦製作了不少教學短片、進行實時網上授課、使用網上平台/學習管理系統支援學生學習、透過電郵/內聯網等電子模式派發學與教材料給學生、要求學生以電子方式提交習作等。此外,學校亦安排教職員以電話或其他電子途徑與家長保持聯絡。
 
  根據教育局於二○一九/二○學年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在停課期間,各中小學校均採用多元策略支援學生在家有系統地學習,亦採取不同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而大部分學校認為所推行的學生在家學習計劃的進度,符合其訂定的預期目標。教育局會與學校保持聯繫,了解學校的運作和需要,攜手因應疫情變化,就學習時段作出靈活安排和配合。
 
  此外,教育局透過視學了解中小學校如何在疫情新常態下支援學生學習及發展。從視學所見,學校普遍仍在累積經驗、不斷探索有效的措施以照顧學生學習及發展。未來會繼續將學校的成功經驗與業界分享,以優化學校的相關工作,如運用電子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等。
 
  就幼稚園而言,由於幼童不宜長時間使用電子屏幕,因此電子學習並不適用於幼稚園學生。我們鼓勵幼稚園應設計適宜在家進行的學習活動,例如鼓勵兒童在家閱讀、配合學習主題及兒童的興趣和能力,製作和派發學習材料、鼓勵家長協助兒童進行一些家居小任務等,幫助兒童保持學習動機及好奇心,並與家長協力關顧兒童情緒和品德發展的需要。為進一步支援學校協助兒童在家學習,教育局在去年十二月推出新措施,向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提供一筆過資助,協助學校推行「贈書計劃」及「小手作及資源套計劃」,以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及推廣閱讀文化。
 
  從以上所見,學校透過多種不同方法有效地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及進度,充分體現了學習並不規限於課堂,學習不單是追趕科目知識的教學進程,也包括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技巧及自學態度,以至在疫情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境和關心身邊的人。我們留意到不同機構就停課期間的學習安排進行了不同的調查。由於不同調查的目的、對象、方法和進行的時間並不一樣,在解讀調查結果時,應詳細了解有關背景和因素,以分析結果是否具代表性及反映實際情況,不宜斷章取義。
 
  我們現時認為無需延長本學年或縮減學校假期。
 
(二)因應在疫情下,學生缺乏平常的社交活動,情緒容易受影響。學校就此加強專業支援,與家長和學生保持溝通,關心和照顧學生在學習、社交及情緒上的需要。
 
  教育局已由二○一八/一九學年開始優化小學學生輔導服務,為公營小學及參加直接資助計劃的小學提供新的資助模式,推行「一校一社工」政策,讓每所學校按其校本情況,聘用最少一名具專業資歷的駐校註冊學位社工,進一步提升整體的輔導服務質素。在二○二○/二一學年,超過八成公營小學已聘用最少一名駐校註冊學位社工,獲學校聘用的註冊學位社工約480名。至於中學,社會福利署亦由二○一九/二○學年起,於全港460多間中學實行「一校兩社工」的安排,增加約370名學校社工,即每所中學由1.2名學校社工增加至2名學校社工,並同時增加約46個社會工作主任職位,以加強對學校社工在處理複雜個案方面的督導支援。
 
  學校內不同範疇的專業人員(包括訓輔人員、學校社工及校本教育心理學家)會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透過全校參與的訓輔模式,相關的專業人員與教師協作,因應需要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補救性、預防性及發展性輔導計劃。在暫停面授課堂期間,教育局建議並鼓勵學校透過電話及電子通訊方式與學生保持聯繫並表達關心,並密切觀察學生的表現和與家長加強溝通,了解學生是否受到影響。如學生出現情緒困擾,教師可轉介學生予專業人士,幫助他們解決學業、社交及/或情緒發展方面的困難,包括面對疫情帶來的壓力。
 
  教育局亦特別提醒教師/輔導人員/學校社工,基於保護兒童為原則,持續留意有需要的學生(例如長期缺課、家庭缺乏支援、懷疑或曾有虐待兒童記錄的個案等),以及按既定程序處理高危個案。
 
  為讓教師和家長了解和幫助學生處理因疫情而可能產生的負面情緒,使他們保持心理健康,教育局特意為教師和家長推出一系列名為「疫流停課‧不停『愛』」的心理教育短片。教育局亦製作「就新學年為學生提供的情緒支援」便覽和精神健康資訊,以便教師協助學生在疫情下維持規律的生活習慣和重新投入校園生活。此外,教育局透過工作坊,提升教師和學校人員支援學生的能力,協助學生紓緩負面情緒和壓力。
 
(三)作為一項恆常優化學與教的措施,小班教學在公營小學逐步實施的現行政策並不會因疫情而有所改變。現時全港約八成公營小學已實施小班教學。隨着整體小一學位需求已由高峰回落,並逐漸達至穩定水平,教育局與業界均相信這可提供有利條件,讓更多學校實施小班教學,優化學與教。過去一年經詳細審視及與學界溝通後,教育局在二○二一/二二學年將安排另外11所位於不同學校網的公營小學同步實施小班教學,並在未來數年分階段安排其他符合條件的小學實施。教育局會繼續定期檢視各地區的學位供求情況,與相關學校及辦學團體緊密聯繫,有秩序地落實小班教學;並持續舉辦有關的教師專業發展及支援計劃,以發揮小班教學的最大成效,讓更多學童受惠。
 
2021年1月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3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