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局長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在香港大學跨學科團隊研發在污水中檢測2019冠狀病毒病初期研究進展傳媒簡報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短片)
********************************

     以下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教授今日(十二月二十八日)上午在政府總部,就香港大學跨學科團隊研發在污水中檢測2019冠狀病毒病初期研究進展的開場發言:

環境局局長:大家早晨,同心抗疫需要各界支持,亦要群策群力,政府同時亦支持相關科研。今日會介紹香港大學跨學科團隊針對監測污水中新型冠狀病毒病的初步研究進展。這項研究由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張彤教授領導,團隊內包括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教授及其他公共衞生專家。

  項目在今年十月獲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資助,同時獲環境局及相關部門,包括渠務署和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支援。項目亦抓緊時間,在今年十月正式啟動,為期一年。現在我把時間交給梁卓偉教授介紹研究的進展。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各位傳媒朋友你們好,謝謝局長。今天向大家交代甚麼是污水病毒監測。污水病毒監測,英文是Sewage Viral Surveillance,其實在世界處理公共衞生已沿用一段時候。最明顯的例子是大家可能對小兒麻痺症病毒檢測計劃都有一定的認知,因為大家都知道Polio Eradication在全世界,尤其是世衞(世界衞生組織)是非常重點的項目,世界上絕大部分地方已經將小兒麻痺症病毒滅絕,但仍存在於一些個別地方,令我們在疫苗政策方面作了一些改進。它最主要在再沒有廣泛人傳人的情況之下,看看是否在自然世界下都沒有這個病毒,這都是靠污水監測處理。
 
  另一個例子是未有新冠疫情爆發前,比較用得多的抗藥性或耐藥性對抗生素這方面的監測,我們稱它為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亦都透過檢視污水樣板,它對不同抗生素的耐藥性情況分布。是次新冠疫情已接近一年時間,其實早在二、三月開始世界各地的團隊都改良及將現有在污水病毒監測技術嘗試在新冠疫情內能否發揮公共衞生的作用。
 
  張彤教授其實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亦都與世界不同實驗室有緊密的聯繫,所以這方面的開展工作在今年第一、二季已經作出很多準備功夫,亦都得到政府環境局、環保署、渠務署很多不同部門協助之下,看看如何在不同地方應用這種技術去幫助香港新冠公共衞生工作。今天要向大家交代報告,是因為本來一個轉化研究的項目,現在因為第四波疫情比較嚴峻,所以做污水病毒監測有兩大原因或用處:一、究竟在未有大型群組個案浮現之前,是否可以從污水病毒監測提供線索,令我們可以利用這方面的證據作出公共衞生決定,例如加大人類病毒檢測功夫,或當已經做到全面性人類病毒檢測,做完後再看看經過污水監測能否真正在某一座大廈內,所有居民已經完成檢測後,會否仍在污水中找出病毒,如找得到,源頭在哪裏?所以,這是最主要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其實彩雲邨明麗樓在早前過去幾星期累積有十多宗確診個案,而最後一宗個案在差不多十天前已入住檢疫中心,其後已經確診,所以亦在那裏開展了這方面的污水監測,最主要目的是檢視,今天在明麗樓已進行第二次強制檢測,希望看看完成後會否找到一些殘餘,在一些人的個案中雖已檢測但都可能未有進一步的個案,而在污水裏能否提供一些線索給我們。因為明麗樓在地理上有兩座鄰近的樓宇,而在該兩座鄰近的樓宇亦因其特別的污水渠和採樣容許進行病毒的監測,看看會否隔鄰的樓房都可能有交叉感染的情況,今日亦都見到其中一幢樓宇持續五天內,都有對兩個所謂的gene segments的PCR呈陽性反應,該樣本是在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和二十七日連續四個不同樣本,橫跨五天,最後一個樣本的陽性結果是在昨晚較夜的時間得出,因此局長叮囑我們今早要向公眾交待一下。所以,在得到這個結果後,稍後衞生防護中心黃醫生亦會宣布有一些政府命令將在下午實行,稍後傳媒朋友如有問題,可以回答一下,謝謝。



2020年12月28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6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