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就「紓緩道路交通擠塞」議員議案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日(十一月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就陸頌雄議員動議的「紓緩道路交通擠塞」議案的開場發言:

主席:

  首先,我感謝陸頌雄議員就「紓緩道路交通擠塞」提出的議案,以及陳恒鑌議員所提出的修正議案。

  交通擠塞向來是全球各個大城市共同面對的難題,香港亦不例外。香港地少人多,路面空間非常有限,我們難以靠不斷興建道路來解決交通擠塞問題。政府一直採取多管齊下的運輸政策,透過完善交通網絡規劃、改善運輸基礎設施、擴展和改善公共交通系統,以至優化各項交通管理措施等工作,保持客貨運輸流暢。   

  事實上,根據凱諦思顧問公司最新的《可持續城市交通指數》,香港位列全球之冠。研究中指出,香港既有完善的地下鐵路網絡,同時擁有巴士、小巴、電車、的士和渡輪等各種高效價廉的交通工具,每日為九成市民出行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務,使香港成為全球汽車依賴度最低的城市之一。另外,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於二○一四年十一月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香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比率為研究所涵蓋的27個城市中最高。環顧其他大城市,首爾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比率約七成,新加坡約六成,東京約五成,倫敦及紐約則只有約三成。從上述研究可見,香港交通網絡的便捷程度處於世界前列。

  鑑於香港的路面空間極為有限,為了減少在路面行駛的車輛數目,政府的運輸政策的核心是以公共交通為本,以鐵路為骨幹。就此,政府分別在二○二○年及二○一四年公布了《鐵路發展策略2000》和《鐵路發展策略2014》,為新鐵路項目作完善規劃,以回應運輸需求和配合新發展區的需要。當所有《鐵路發展策略2014》項目完成後,鐵路網絡總長度會超逾300公里,並預計會覆蓋全港約75%人口居住的地區和約85%的就業機會。擴展鐵路網絡亦將會支持新發展區及其他新發展項目,促進地區的活化、發展和經濟活動,並且有助市民縮短行程時間,令市民往來香港各處更為輕鬆、便捷。

  除了發展鐵路作為集體運輸的主軸以帶動人流外,政府亦有定期檢視全港策略性道路項目的規劃,並適時推展各主要道路項目,包括中環及灣仔繞道、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中九龍幹線、將軍澳—藍田隧道、T2主幹路等;我們的下一步工作是根據發展局和規劃署正進行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所設定的整體土地規劃,推展《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讓大型運輸基建的規劃能配合香港整體長遠土地發展的需要。

  現時,香港的道路總長度已超過2 100多公里,道路網絡十分發達,為更完備的公共交通配套奠下堅實的基礎,便利市民使用各式公共交通工具到達港、九和新界各區。

  政府在二○一七年六月完成的《公共交通策略研究》,確立了公共交通系統賴以成功的要素,並建議了超過60項措施優化公共交通布局。這些措施有助確保市民可享用高效、便捷和多元化的公共交通服務。

  為吸引更多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並減輕公共交通開支較高的市民的交通費負擔,政府於去年一月一日推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若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超出400元,便可領取補貼。為進一步紓緩市民的交通費負擔,政府由今年一月一日起優化計劃,把超出400元的每月公共交通開支的補貼比率由四分之一提升至三分之一,並將每月補貼金額上限由300元提高至400元。此外,為使更多市民可以在疫情期間受惠於計劃,政府在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一項臨時特別措施,於今年下半年暫時將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公共交通開支水平由400元放寬至200元。計劃自推出以來,運作暢順,亦廣受社會大眾歡迎,市民普遍認為計劃有助紓緩交通費的壓力。截至二○二○年十月,計劃所涉及的補貼總額超過35億元,平均每月約200萬名市民受惠。

  此外,為紓緩專營巴士的加價壓力,政府已修訂法例,自去年二月十七日起,豁免各專營巴士營辦商繳交七條政府收費隧道和青馬及青沙管制區的隧道費和使用費。各個專營巴士營辦商已設立其專用的基金帳目,存入所節省的隧道費和使用費,以減低市民日後所需承受的加價幅度。事實上,基金的紓緩作用已降低乘客在去年年初城巴,即香港島及過海巴士網絡,以及新巴的車費調整中所需承擔的車費加幅。

  至於港鐵方面,政府會繼續為市民把關,要求港鐵公司按機制調整票價之餘,亦適切回應市民的訴求,為市民提供更多乘車優惠。舉例而言,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港鐵公司由今年七月一日起為期六個月,為使用八達通的乘客提供「程程八折」等優惠。

  至於陳恒鑌議員就積極推行公共交通工具優先使用道路的建議,運輸署已在合適的道路上設立巴士專線和巴士專用入口,令巴士乘客得到更大程度的便捷。此外,運輸署於去年年底推出「請讓巴士」的巴士友善交通措施,鼓勵駕駛者讓巴士更容易地駛出巴士站至鄰近行車線。至於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政府亦設置了的士上落客點,並在可行的交通情況下放寬部分禁止停車限制,讓的士及專線小巴使用,以方便他們營運及提升服務質素。

  我們期望透過上述措施,鼓勵市民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以減少在繁忙時間出現交通擠塞的情況。

  由於香港的路面空間始終有限,除了擴展和改善公共交通系統外,政府會繼續按部就班推行交通諮詢委員會(交諮會)在《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短、中及長期建議,更有效使用路面空間,紓緩交通擠塞。

  在泊車位方面,我們理解市民,尤其是駕駛人士,對泊車位供應的關注,亦期望政府可以增加泊車位供應。政府目前提供泊車位的政策,是優先考慮及配合商用車輛的泊車需求,並在整體發展容許的情況下同時提供適量的私家車泊車位,但不鼓勵慣常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轉用私家車,以免加劇路面交通的負荷。

  政府正採取一系列措施,以適度增加泊車位供應,包括在合適的路旁劃設夜間泊車位,以及按照「一地多用」的原則在合適的「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和公共休憩用地項目中加設公眾泊車位等。運輸署亦正積極推展六個自動泊車系統先導項目,以期在興建、營運和管理不同種類的自動泊車系統以及相關財務安排等方面積累經驗作適時檢討,以備日後可在政府和私人公眾停車場推廣應用。

  陸頌雄議員在原議案中提出在主要公共運輸交匯處提供泊車轉乘優惠,這陳恒鑌議員亦有特別提出,這亦是交諮會報告的其中一項建議。正如我在開首時提到,政府主要的運輸政策是以公共交通為主,以鐵路為骨幹。在這前提下,政府支持在合適的鐵路站或鄰近地點提供泊車轉乘設施,鼓勵駕駛人士停泊車輛後轉乘鐵路,減少車輛駛進道路交通擠塞的地區。目前,全港有24個停車場提供泊車轉乘優惠,其中九個由房屋署及港鐵公司管理,五個由私人公司管理,10個則由領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提供合共約一萬個泊車位。政府會繼續要求港鐵公司推廣其現有泊車轉乘設施,並研究在鄰近港鐵站的一些尚未提供泊車轉乘優惠的停車場提供轉乘優惠。

  儘管政府會在可行情況下增加泊車位供應,但我必須指出,持續增加泊車位數目以追趕汽車增長的步伐,並不是合理或可持續的做法。我們必須實施適當的交通管理措施,以控制在路面上的車輛數目,而收取隧道費正是其中一項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與此同時,在交通情況許可下,本屆政府會設法減輕市民、公共交通營辦商及運輸業界使用政府收費隧道和管制區的開支。

  隨着屯門—赤鱲角隧道及將軍澳—藍田隧道將會相繼落成啟用,往來大嶼山和將軍澳的交通將會得以分流,亦為豁免有關隧道收費提供契機。行政長官在二○一九年《施政報告》宣布,當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時,政府將會豁免使用新隧道和青嶼幹線的收費;而當將軍澳—藍田隧道啟用時,新隧道和將軍澳隧道亦會豁免收費。因應屯門—赤鱲角隧道將於今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通車,我們將於下星期向立法會提交相關的生效日期公告,使青嶼幹線可於今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午夜起,豁免收費。

  至於其他政府隧道和青沙管制區的收費水平,政府在二○一八年《施政報告》建議研究按「擠塞徵費」的理念,全面檢討並重新制訂所有政府收費隧道的收費水平。「擠塞徵費」是按交通管理的需要,適度增減車輛收費以調節交通流量,合理分布隧道交通,紓緩交通擠塞,便利市民出行。運輸署已於去年七月開展「擠塞徵費」研究,並會因應各項相關因素,適時就建議的收費方案和收費調整機制諮詢持份者。

  為減少市民對機動交通工具的依賴,政府致力推動「香港好.易行」,創造行人友善環境,鼓勵市民「安步當車」。為此,運輸署已在去年九月完成「提升香港易行度研究」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並預計在今年年底完成「提升香港易行度顧問研究」所建議在中環和深水埗兩個試點地區的首批短期行人改善項目,並制定提升香港易行度的整體策略。此外,政府正就積極推展現時的上坡地區自動扶梯和升降機系統建議項目,以提升上坡地區的易達性,利便市民出行。

  除了步行外,政府亦致力推動「單車友善」環境,包括改善現有單車徑和單車停泊設施,以期鼓勵市民在新市鎮及新發展區以單車代步,特別是作為公共交通的「首程」及「尾程」接駁。由於電動可移動工具的科技發展迅速,運輸署亦正研究有關工具的最新發展情況、在香港的使用狀況,以及是否適合在香港使用作短途代步用途等議題。我們已於今年六月就電動可移動工具的建議規管架構諮詢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並將由二○二○年十二月起分階段於科學園和將軍澳進行實地試驗。視乎實地試驗的評估結果以及持份者的意見,政府有意透過更新法例,一方面為電動可移動工具制訂妥善的規管架構,另一方面便利個人出行的新科技。

  另一方面,政府會繼續善用大數據及創新科技,提供實時數據,方便市民出行和計劃行程。為推動「智慧出行」,運輸署已於二○一八年七月推出「香港出行易」綜合流動應用程式,方便市民更快捷地搜尋不同出行方式的路線、行程時間及交通費用等資訊,以節省市民出行所需時間。截至今年十月底,「香港出行易」的累計下載次數超過224萬次。

  現時「香港出行易」已透過直接或連結方式提供專營巴士、電車及港鐵機場快線、東涌線、將軍澳線及西鐵線的實時到站時間及車務狀況資訊。在小巴方面,運輸署計劃由今年年底起,分階段在全港約3 300部專線小巴安裝全球定位裝置及進行實地測試,預計可於今年十二月開始透過「香港出行易」發放已安裝定位裝置的專線小巴實時到站資訊。相關數據亦會以機器可讀格式透過政府的「資料一線通」網站(data.gov.hk)發布給公眾免費使用。

  同時,政府一直推動公共交通營辦商開放其運輸數據,上述港鐵線的實時到站數據、所有重鐵列車服務狀況,以及城巴、新巴和新嶼巴的實時到站資訊已於去年八月起,以機器可閱讀格式透過政府「資料一線通」網站發布。

  我們亦明白社會期望政府發放更多空置泊車位資訊,以方便駕駛者,以及減少車輛在路面兜圈尋找泊車位而產生的交通流量。運輸署一直鼓勵其他政府部門及非政府停車場營辦商經「香港出行易」和「資料一線通」,向公眾發放其轄下停車場空置泊車位的資訊和數據。截至今年十月底,經「香港出行易」發放空置泊車位資訊的政府及非政府公眾停車場數目,已由二○一八年年中的216個增加至今年十月底的400個。此外,於今年年底起分階段安裝的新一代路旁停車收費錶亦配備車位感應器,以提供實時路旁空置泊車位資訊。

  陸頌雄議員的原議案建議政府在進行城市設計及規劃時,逐步將重要的商貿發展區轉移至其他地區。政府一直致力提供商業用地和樓面,以維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的地位。透過新發展區同時供應房屋和經濟用地,讓居所與職位分布以至香港的整體空間發展模式更趨平衡,將有助分散車流量,減低道路交通負荷。

  政府亦正全力落實東涌新市鎮擴展、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廈村等新發展區。在應付房屋需求外,此等新發展區亦會供應經濟用地,推動經濟發展及提供大量多元化就業機會,改善職住平衡,亦拉近就業與居所之間距離。當中,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位處新界西北的策略性位置,與天水圍、屯門和元朗緊密連繫,將成為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樞紐。當各項設施,包括辦公室、酒店、零售、創新科技、現代物流、現代工業,以及「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全面發展後,可創造約15萬個就業機會。至於東涌新市鎮擴展和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當中預留的經濟和相關用地將創造合共超過八萬個職位。

  主席,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道路網絡對客貨運輸至為重要。我們必定會繼續不遺餘力,採取多管齊下的措施以應對這個課題所帶來的挑戰。我謹此陳辭,並會在議會內小心聆聽各位議員的意見後,再作回應。多謝主席。
 
2020年11月1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9時29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