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環保及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小組以視像方式舉行會議(附圖)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與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今日(十月二十七日)透過視像會議,共同主持「粵港環保及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小組」(合作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兩地二○二○年的合作進展,並議定二○二一年的合作計劃。
 
      過去一年,粵港在各工作範疇,包括改善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區域空氣質素、保護水環境、林業護理、海洋資源護理和應對氣候變化等繼續維持緊密合作(詳見附件一)。
 
      改善空氣質素方面,粵港雙方積極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質素管理計劃」及跟進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的進度和成效,以達到二○二○年的減排目標。為落實在粵港澳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測網絡加入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常規監測的建議,雙方在審視相關的經驗後,港方計劃逐步增加監測點至三個,粵方計劃增加監測點至四個,第一批監測點將於二○二一年年底開始試行。
 
      海洋環境管理方面,於二○一七年開始試行的「海上垃圾通報警示系統」運作良好,至今就暴雨、水浸或重大環境事件啟動通報共22次,使各相關政府部門能夠及時作出相應清理行動。
 
      合作小組亦通過二○二一年的工作計劃(詳見附件二)。粵港正籌備開展為期三年的《大灣區光化學臭氧污染及區域和跨區域傳輸特徵研究》,以深入了解大灣區內臭氧形成的成因及協助改善區域臭氧污染。粵港雙方會按計劃繼續共同進行《2020年後區域空氣污染物減排目標和濃度水平研究》,以制訂區域空氣污染物的減排方案和目標;加強空氣質量預報工作交流,以提升對珠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預報的能力;探討共同構建大灣區空氣污染物激光雷達監測網絡;以及共同推進粵港兩地綠色空港建設與污染防控策略研究。
 
  粵港雙方會繼續推進和深化減緩及適應氣候變化的交流合作和科學研究。此外,雙方會共同探討監測海上垃圾及處理海上環境事故的技術和方法,並會擴闊區內城市在海洋環境管理方面的合作。
 
  生態保育方面,粵港兩地會就森林和濕地等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管理、保育、人員培訓和宣傳教育等深入交流和加強合作。雙方會繼續推進粵港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及海洋生態保育的工作。

      出席今日會議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員包括環境局、發展局、漁農自然護理署、屋宇署、土木工程拓展署、衞生署、渠務署、機電工程署、環境保護署、香港天文台、運輸署和水務署的代表;廣東省的代表來自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水利廳、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廣東省氣象局、廣東海事局、廣東省科學院、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和珠海市生態環境局。合作小組主要就兩地有關環境質素、自然資源、生態保育、可持續發展及應對氣候變化事宜磋商及交流,並設八個專題小組負責落實各合作項目。



2020年10月27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8時0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