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美國對香港貨品產地來源標記的新規定會見傳媒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八月十三日)與本地主要商會舉行會議後,就美國對香港貨品產地來源標記的新規定會見傳媒,以下是邱騰華的開場發言:
 
  各位新聞界朋友、各位香港市民,大家好。剛剛我與香港的主要商會和經貿界別的人士舉行了會議,目的大家一起審視美國在八月十一日對香港(貨品)的產地來源標籤的一些新規例。這類會議在過去兩年,面對中美貿易戰的時候,都時常舉行。商會在短時間內聚集一起討論問題,看看今日的大環境對香港的經貿營運的實際影響。我們透過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尤其是駐華盛頓的辦事處,進一步得到一些最新資料可跟業界分享。故此,今天我希望和大家談談美國的新規例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我們的立場和取態。
 
  第一,美國在八月十一日透過他們的海關單方面宣布,按照美國總統的行政命令,就香港出口到美國的香港製造產品,發出了一個新的標籤規定。這規定要求來自香港製造的產品,要使用「中國製造」的標籤。這做法明顯是指白為黑,與事實不符,是單方面的,並且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之間就產地來源的規例。如果一個產品是在香港製造的話,它可使用「香港製造」的標籤,正如一個產品在內地、美國或世界各地製造,(它的標籤)都應該反映它的製造地。國際之間亦有一套互相尊重、具法定地位,有關產地來源的規矩。
 
  我們認為這做法是美國單方面、不負責任地試圖將香港一直享有的單獨關稅區地位減弱。眾所周知,香港是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同時國家透過《基本法》給予香港單獨關稅區(的地位)。我們作為世貿成員,亦如同其他的獨立關稅區一樣,在我們的出品上享有(印上)自己產地來源(標籤)。美國這種單方面的野蠻做法既無視了事實,亦混淆市場,更破壞了世界貿易組織或國際之間產地來源的規矩。所以,我們就這方面(作出)嚴厲譴責和強烈反對。
 
  就我們與本地商會的討論,商會和商界人士,尤其是香港的製造業,都關心這(新規定)對他們的實質影響,並且擔心這會否是美方另一個藉口,藉機同時實施貿易上或關稅上的壁壘。我們透過駐華盛頓的辦事處,以及委託一些美國專家,就這問題作出進一步了解及追問等。我們所得的最新資料,由美國海關及邊境防衞局(應為海關及邊境保衞局),簡稱美國海關,所提供的資料顯示,新規例實行後會有兩方面的做法。第一,顧名思義,它希望試圖透過新規例,逼使一些香港製造的產品不再使用「香港製造」的標籤,而改用「中國製造」的標籤。然而,據我們進一步獲得的資料顯示,美國各相關政府部門暫時並沒有於標籤以外新增任何其他措施,包括並沒有利用新規例作為於產地來源或進口方面有其他程序上或資料要求上有改變。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暫時沒有發現美國利用這項改變作為關稅評估的要求。換言之,暫時我們看不到有即時措施,透過改變標籤對香港製造出口的產品實施關稅。不過,觀乎美國近日的不尋常且不負責任的取態,我們只可以按照今日美國向其商界提供的資料作出分析。
 
  我們亦與商界代表廣泛討論,在新形勢下,香港的產品、香港的企業、香港的行業,以至香港的整體出口有多大影響。以去年為例,香港出口美國由香港製造的產品,總值大概三十七億港元,佔香港總出口少於百分之零點一。這亦反映美國在過往十至二十年之間,作為香港進口市場(的份額)一直減少中。受影響的行業不是非常廣泛,正如這兩天我們提到的行業,包括珠寶、食品、藥品、鋁材等。這是我們大致上審視的形勢。
 
  接着我們會繼續留意情況,我們的立場是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和違反世貿的規則,以及這不文明的做法。我們亦會研究和考慮任何一切維護自身利益而可以採取的行動,包括透過世界貿易組織現有的架構採取行動。
 
  最後一點,我們很重視與業界密切的聯絡,會透過與本地商會和行業代表(會面),審視情況和共同應對。
 
2020年8月13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0時32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