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抗疫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七月十三日)舉行記者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食物及衞生局常任秘書長(衞生)陳松青和衞生署署長陳漢儀醫生亦有出席。以下是林鄭月娥的開場發言:
  
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
 
  首先很多謝各位傳媒朋友今日比較夜仍來出席我們這個新聞發布會。我們盡量爭取講得精簡些,讓大家可以多些時間提問。
   
  香港的疫情在七月初變得嚴峻,特區政府不敢掉以輕心,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在過去接近六個月抗疫工作的成效是得來不易,大家都不願意前功盡廢;但事實上,疫情反覆是無可避免,我們無論從世界衞生組織得悉,或是我們的本地專家都不斷提示我們,直至有有效的疫苗面世和廣泛應用,可能我們要與這個病毒共存一段頗長的時間。各地在稍為放鬆、恢復經濟的活動、社交的接觸後,都會有疫情的反彈。我們不能夠掉以輕心,但我亦希望社會大眾無需過份恐慌,其實周邊很多城市都正出現疫情的反彈,亦要回復一些比較嚴謹的社交距離措施。
   
  我們一向採取的是「張弛有度」,有些時候我們可以放鬆一點,有些時候我們又要重新收緊一些社交距離或在邊境管制的措施。我已多次強調,這個「張弛有度」的「有度」並不是真的有一把尺可以量度,它本身不是完全科學。儘管我們會聽很多意見──我們專家的意見或我們衞生防護中心檢視個案、追縱個案而得到的資料──但最終它都是一個判斷,而且因為要嚴陣以待、迅速應變,這判斷是要做得果斷,不可能再慢慢磋商才做。我採取的態度都是「寧緊莫鬆」;與此同時,既然它會長期存在,亦很難只是很簡單地恢復某一個時段的措施,都要檢視當時採取的措施是否最有效,抑或可能要作一些調整令措施更有針對性或需要收得更緊。我今日公布的措施是比往日更緊的,但最終我們是否能夠再次成功遏制今次這一波的疫情,真是需要「全城抗疫 萬眾一心」。
   
  我簡單交代疫情的情況,相信在下午四時三十分的記者會大家都已掌握。直至今日為止,香港累積的確診個案是1 522宗。我剛才說過,現時這次疫情的反彈大概是七月初開始,如果我們以七月六日至今日,即一共八天,新增的確診個案是253宗,即平均每一日超過30宗新增確診個案。今日更是這段時間裏錄得最高的數字,一共有52宗,可以說是自疫情在三月時的高峰期以來的另一個新高。在這253宗確診個案裏,輸入個案是71宗,本地確診個案是182宗。這是我們擔憂之處,因為過往一段時間每日都會有一些個案,主要都是輸入為主,有時可能有十日、八日都完全沒有本地確診個案,但今次在八日之間(由七月六日至十三日),我們錄得182宗本地確診個案。在這些確診個案中大概128宗能找到有一些群組,大家都知道,這些群組是茶餐廳、粥麵店、的士司機、飯堂、老人院等,但仍然有54宗是源頭未明,這亦令到我們更擔心。
   
  今次出現疫情的本地確診個案很廣泛,雖然如果你看地區分布,真的是以九龍東邊為主,但亦有些是在其他區域。第二方面,涉及的行業亦比較多,特別是經歷了六個月,我們守得很緊的安老院首次出現了感染,而且確診個案數字相當高,即是說在這些老人院裏,由於緊密接觸,病毒傳播是來得很快。當然,亦有一些是的士司機,因為他們的流動性廣泛,所以的士司機受感染的風險亦很高;亦至少有三個群組與食肆有關。今日我簡單說說抗疫措施。剛才我們召開了行政會議,將本來是明日召開的行政會議提前至今日,因為我們剛才已說過要分秒必爭,我不想等到明日行政會議才討論需要行政會議通過的抗疫措施。
   
  兩方面的措施,第一是邊境措施。雖然香港在邊境方面管得非常嚴格,並未開放一些所謂「旅遊泡泡」(travel bubble),亦未開放與廣東和澳門(互認)的「健康碼」,但仍然有些可以改善的空間。我們上星期已經做了一些措施堵塞現時認為是一些漏洞或寬鬆的地方,例如要求機組人員和在香港上岸或下船的海員都要進行病毒檢測;又例如要求在菲律賓或印尼回來的海外傭工,須在酒店進行十四天的強制檢疫;亦例如我們已經接觸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在香港的總領事,希望滯留在印度、巴基斯坦的香港居民能夠分批、有序地回港,因為他們的感染比率是高的。雖然回來時,我們在機場已經進行病毒檢測,才讓他們回去進行強制檢疫,而由於印度和巴基斯坦屬於高風險地方,強制檢疫是在我們的檢疫中心進行;但對於醫院管理局是一個壓力,因為越多確診個案患者需要入院,就會加重對醫院管理局,特別是在隔離病床方面的要求。
   
  我們已經做了這三項措施,而今天經過行政會議制訂了一個新規例。我們已有一段時間沒有做新規例(regulation),今天制訂的新規例是《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我們刊憲時它應是第599H章──大家記得早前是到G章,第599G章是管制羣組聚集──這是賦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對於乘搭跨境交通工具如飛機或船等的到港旅客施加一個要求,這個要求是當局長指定了一些風險較高的地區,而旅客在過去十四天在這些地區逗留過而現時抵港的話,無論他上機的地方是原本地區或中轉站,都必須在上機前出示證明,顯示他是經過病毒檢測而呈陰性才可以上飛機,否則航空公司應該會受罰。如果大家想知道詳細罰則,接着我請常任秘書長說說。
   
  這次主要的措施是在於社交距離方面。正如我所說,在邊境的措施其實並沒有放鬆過,但在社交距離的措施,因為要滿足市民日常生活的訴求,以及商業活動也要稍為恢復,當我們見到情況稍為穩定,在「張弛有度」的大前提下也是放鬆了;但沒有辦法,現時進入一個疫情嚴峻的階段,需要將它收緊。
   
  收緊有幾個方面,第一,有關食肆或其他業務處所,我們會收緊第599F章《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這條規例的收緊是不需要行政會議通過,因為已經賦權予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收緊的內容其實是回到三月最嚴峻的時候,一共十二類的表列處所也須要關閉;關閉期先以七天為基準,我們會再檢視,不如以前每次以十四天為限。這些表列處所,大家都知道,我不詳細說明,是遊戲機中心、浴室、健身中心,諸如此類。這次「加碼」的強化措施是針對飲食業,因為如我剛才所說,我們起碼有三個確診個案的群組是餐飲業,所以上星期已經公布了食肆須要將顧客人數控制在百分之五十(應為百分之六十),而且最多四人(應為八人)一桌。今天我們提出稍後會生效的措施是餐飲業在每天下午六時後至翌日早上五時不准堂食,只能外賣,這個措施在過去六個月從來沒有執行過,但礙於現時情況嚴峻,我們覺得是時候要加強管制在餐飲業的措施,同樣是七天,我們會不斷檢視情況。

  另外一個是關於《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羣組聚集)規例》599G章,大家記得我們最初、最緊的時候是四個人,所有多於四個人的群組聚集都被禁止;稍後分階段放寬到50人;這次的收緊是回復至四個人──即是說所有多過四人的群組聚集都會被禁止。另外,有些關於本來在婚禮、公司要開周年會議或宗教活動的豁免都會收緊或取消,詳細情形稍後食衞局會發出新聞公報向大家解釋。

  第三方面亦是一個全新的規例,是以前未做過的,叫599I章。這是甚麼規例呢?就是佩戴口罩──《預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公共交通)規例》規定所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人士必須佩戴口罩,使司機,例如的士司機、巴士司機,如果見到沒有佩戴口罩的人士便可以不讓他上車,不用擔心會被人投訴拒載等,規例賦予一個清晰的法律地位強制所有乘坐交通工具的人士都必須佩戴口罩。

  剛才說兩條新的規例,以及一條現有規例的修訂都是剛才經過行政會議通過的,我們稍後會在憲報刊登,生效日期是七月十五日凌晨零時──即是說星期三起床,這些新條例便會生效。另外,一些大型活動──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期待、一年一度的書展──須要取消或者延後舉辦,其他在本月內會舉行的貿發局展覽都會取消或延後。我昨天亦知悉馬會早期本來已決定在馬季「收鑼」後在外圍投注站重開六合彩,但現時也暫停。總的來說,本來計劃了按「張弛有度」、原本可以放鬆的,現時全部都要取消。

  公務員方面,有很多人問我們公務員是否要在家工作,我們都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亦參考了上一階段在家工作的經驗。情況是這樣的,因為政府是一個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如果很多公務員在家工作,無可避免會影響了提供給市民的公共服務,譬如需要在運輸署換駕駛執照、換車牌,又如要在社會福利署申請綜援,或者要在屋宇署入則,所以一個比較一刀切的在家工作似乎不太適合,與私人機構有些不同。我們這次不打算大幅度去做這些在家工作的措施,昨天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已發出通告,要求每個部門要讓公務員彈性上班及午飯,即是說有些同事可能要遲些上班、遲些下班,以減少社交接觸或公共交通方面的擠擁。康文署的場所亦須要關閉。但我在此呼籲,私人機構如果沒有我們剛才所說必須要為市民提供持續服務的話,我呼籲他們盡量讓員工在家居工作,減少社交接觸。

  另外,有一個議題大家都很關心──就是檢測。我在上星期六與四位專家開了會,都有提出這個時候適合加強在社區的檢測,從而去找出還有沒有隱性的患者,以提早發現這些個案、提早隔離、提早治療,減少在社區傳播的風險。現在我簡單說說,在公營系統的檢測,我們都是不斷去增加,隨着在香港兒童醫院和兩所大學醫學院增加了檢測能力,我相信到了下月,我們有能力每日做八千個檢測。今日如果單看某一日,我們也曾做過七、八千,但那是不能持續的,因為需要同事二十四小時不斷地做。希望增加了儀器和人手後,公營部門下月可以增加至做八千個,應該能應付衞生防護中心在管理這次疫情方面的需要,即使有時有突發事件,也可應付需要。

  現在和大家說的是私營機構,我們已成功接觸和安排了私營機構的檢測服務。有人提到我們要找「外援」,尤其是內地非常成功地大規模做檢測,現在我們兩間也是內地的機構,已經談得差不多,會盡快啟動它們那套每日可以做很多檢測的設施。我們認為這個在私營機構爭取到的病毒檢測措施,可以先用於一些比較高風險的群組。高風險的群組包括以下四類:第一類是安老院舍的員工,這幾萬名員工,我們希望更加有保障,知道他們有否受感染;第二類是食肆的員工;第三類是的士司機;第四類是物業管理的員工。估計這四類已經超過四十萬,要很大的檢測能力才能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可以為這四十萬的員工提供病毒檢測。由於這個病毒檢測是為政府了解社區的感染情況,是會免費為上述四類人士提供檢測,所有的資源是由政府的「防疫抗疫基金」提供,相信是數以億元計,可能我們去做這件事要動用過億元。

  同樣由政府提供的亦有口罩。相對於我們初時管理這個疫情,現在口罩的供應相當充裕,不單現時在倉庫的口罩供應很充裕,本地不斷的生產,以後我們每個月也可以拿到三千萬個以上的口罩,所以我們完全不會吝嗇把這些口罩和市民分享。你也知道,我們先後在兩個有確診個案的屋邨,免費派發口罩給屋邨居民;我們會重新啟動一次分發口罩給弱勢社群,亦會加大供應給安老院舍的員工或我們的外判員工。總的來說,哪一個群組、哪一個社區需要口罩,我們都是盡量去供應。

  我們現在的工作是要盡快找出社區隱性的患者,以切斷病毒的傳播鏈,希望再一次成功地將今次這一波的疫情遏制下去。



2020年7月13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23時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