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和創新科技署署長遙距營商計劃(附短片)
****************************

  以下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和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今日(六月二十六日)在政府總部會見傳媒的談話全文:
 
  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我很高興向大家報告,在得到行政長官的支持及防疫抗疫基金督導委員會批准下,我們會把遙距營商計劃由原本5億元,加碼10億元至15億元,從而令香港的各行各業、有需要的企業,更有力地推行數碼轉型,順應世界遙距工作及提供服務的大趨勢。
 
  遙距營商計劃主要目的,是在疫情下支持企業採用數碼科技繼續工作和提供服務予廣大市民,同時協助企業更加善用科技,當然也可以為資訊科技界帶來生意的機會,從而在疫情下「保到企業、保到就業」。計劃在短短五個星期,申請數目已超過14 500宗,非常受業界歡迎。特區政府明白到市民大眾及業界對計劃的支持,所以加碼,協助更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用好遙距營商計劃進行數碼轉型。事實上,在14 500宗申請,有九成半是我們的中小企,所以計劃加碼會令更多中小企得到支持,同時亦為資訊科技界朋友帶來更多業務。但在此我想特別一提,資源始終有限,計劃原本的申請期至今年十月底完結,我們會因應資源及申請情況,可能有需要時提早「截龍」。如果真有此需要的話,我們會提早兩個星期公布,讓大家有所準備。我請創新科技署潘署長介紹計劃的運行情況。
 
創新科技署署長:各位傳媒朋友,遙距營商計劃推出以來,大家都經常提及「快速批核」及「全額資助」這兩個問題,我希望在這裏解釋一下。
 
  有業界朋友指出,我們未有如先前公布於十個工作天內完成批核。其實遙距營商計劃在我們向財委會申請撥款時,原先預計接受申請是半年的時間,由今年五月至十月底,當時我們的目標是資助3 000間公司左右。正如剛才局長提及,在第一個星期,我們接獲的申請已高達5 200個,現時申請更超過14 500個,因此我們需要更多時間去處理申請,首先希望大家見諒。我們為加速處理企業申請個案,計劃的秘書處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已經積極增加人手,務求盡快處理收到的申請。
 
  另外,我亦想藉着這個機會澄清有關「全額資助」的誤解。其實「全額資助」的意思,我們所指是我們不需要申請人再投入金額作為配對以進行項目,有別於我們很多其他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資助計劃),我們都有一個配對的安排。但在遙距營商計劃下,我們體會到各界的需要和疫情的嚴峻,所以項目的費用經評審後全數是由政府承擔,而不是企業申請多少金額便照單全批,所以這方面可能與企業的期望有落差。希望大家都理解,我們用的始終是公帑,我們有責任把好關。面對林林總總的申請,當中個別有些收費我們看到是偏高,有些建議科技亦和企業本身的業務或規模不太配合,我們要確保公帑合適、合理地使用,應使則使,符合企業的業務需要和經濟原則。遙距營商計劃至今已處理1 194宗申請,當中1 094宗獲批,總資助額超過4,400萬元,涉及超過510個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而在這510個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中,差不多一半是聘用少於五個人的服務供應商。在我剛才提到的1 094宗獲批宗數中,有14宗獲批申請金額的全數。
 
  為了讓申請企業更加掌握我們的評審準則,我們一定會加強講解。下星期一生產力促進局會聯同創新科技署同事舉行一個網上研討會,一同解說。我們會將更多資訊上載計劃網頁,與各界分享,亦會將一些個案上載在那裏向大家解釋,務求企業能善用遙距營商計劃,開拓網上生意,令業務有更好的發展。多謝各位。
 
記者:批出有1 000多宗,那麼拒絕有多少?可否講講批出甚麼行業和項目?第二條問題是見到有些teething problem,現在加碼後,會否比較「鬆手」?而增加人手後,可以多快作出批核?第三是現在加碼可以benefit多幾多公司和員工?因為現在(目標)是(資助)3 000(間公司)。
 
創新科技署署長:多謝你的問題。首先就數字方面,我剛才說過我們已經處理1 194個申請,而獲批有1 094個,有100個不符合評審準則,所以我們會拒絕這些申請。剛才提及在1 194個申請中批出1 094個,成功率接近92%。獲批資助總額,我剛才提及,是超過4,400萬元。而剛才局長亦提到,收到由企業提交的資助申請有14 566宗,其中超過七成的企業的僱員人數是一至九人,是一些很小的中小企;而大約2 000間的僱員人數是十至十九人。換句話說,在這14 566宗申請當中,接近九成的企業僱用的人數是少於二十人。在獲批的1 094個申請中,行業分類最多的幾個是進出口貿易、零售、教育及培訓,其他是活動籌劃和旅遊服務等,各行各業也在這方面受益。
 
  我亦希望藉這個機會向大家解釋一下我們的評審準則。我剛才說過,資源始終有限,但我們在今次計劃事實上看到,很多中小企真的有這個需要。可能當初大家不是面對疫情時,不知道原來真的需要構想一個遙距營商的方案。現在加碼後,我們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中小企,透過這個計劃嘗試一下以另外一個模式繼續業務。我們都聽到不少中小企說其實他們也不知道如何入手。至於評審準則方面,我們亦很清晰的上載至網站,大家有時間可以看看。我現在簡單說,首先秘書處要查核企業是否符合申請資格,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秘書處的專業團隊按照評審準則進行技術評估,然後要將評估及建議提交予遙距營商計劃評審委員會去考慮。這個遙距營商計劃評審委員會由我擔任主席,成員來自科技界、專業服務界、學界和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評審準則包括:首先,建議項目是否跟申請者的業務相關,項目是否真正能夠幫助企業在疫情期間繼續其業務,英文為"fit for purpose"。第二方面是預算是否合理,各個開支項目是否必要,與推行項目是否有直接關係,是否合乎經濟原則,這是第二方面的考慮。第三方面是推行細節是否合理,我們會因應該項科技的複雜程度和項目期限等因素,看看推行細節是否切實可行。因為這始終是一個應急方案,我們希望企業能夠盡快利用這些資助在疫情下經營生意,繼續提供服務。第四方面,我們會看服務供應商的技術能力和經驗。第五方面是服務供應商有否不良紀錄。大家聽過評審準則,會覺得這些都是很合理的評審準則,而我亦想跟大家說,一般而言,批出的金額足夠申請企業落實一個較為經濟實惠和較快做到的資訊科技方案,價錢都是在市場合理價格範圍之內,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所以不存在加碼後可以所謂「鬆手」,因為我們都要根據評審準則進行。我們希望透過資助,不需要企業再投入金額便可以盡快落實方案。我們已請生產力促進局盡快加添人手,我們期望在八月內完成處理現在已收到的14 000多宗申請。
 
記者:首先,第一個問題,預計加碼後有多少間公司可以受惠?第二個問題,本身大家認為「全額」代表全部金額,但其實現在1 094宗中,有多少宗獲得多少成的金額,會否有這樣的數字可以提供?有多少企業真的可以獲得全額資助?前局長曾説過「全額」這個詞,那個詞是否誤導了業界?謝謝。
 
創新科技署署長:如果大家熟悉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不同基金,可能也看到,到本署網頁也會看到,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申請人提供一個配對的資金。所以當時用「全額資助」的說法,在我們的用語是指不需要申請人投入資金。這方面可能引起一些人士有些誤解,我們都覺得可能要再解釋得清晰一點。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我想再強調一次,我們資助遙距營商計劃所用的資金,是香港人多年來積聚下來的財富,所以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一定會小心、謹慎、有效地用好我們的資源,從而令到更多業界朋友受惠。舉例説,如果有任何企業的申請,根本申請資助金額可能有些不合理的元素,如果我們不把好關,從而令我們有限的資源用於不應該的地方,是會令到我們可以支持的中小企數目因而減少。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我們一定會把好關,所以不存在因為我們曾經説過全額資助,有部分企業會有誤會而不做好把關的工作,請大家理解。我再強調一次,所有香港特區政府的資源,都是希望令到更加多中小企業受惠。我們的把關工作是合理的,亦是合適的,希望大家理解。
 
創新科技署署長:在我們處理申請時,有一些是全部申請金額獲批,我們有這些例子。當然我們在審批過程中,一定要看看申請是否符合我剛才所說的評審準則。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全部申請金額獲批的例子。有一間五人企業申請在網上向客戶銷售一些健康食品。由於申請的資助金額合理,亦切合項目所需和符合遙距營商計劃的宗旨,他申請的金額全部獲批。另一個例子是一間旅行社申請資助採用訂閱制的雲端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基於申請金額合理,亦切合服務所需,我們亦全批其申請金額。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我們今次提岀增加資源是有見於現在的申請數目已達14 500宗,所以我們期望在未來的時間,會因應增長情況,然後作配對。簡單説,現在14 500間,我們希望新的資源能夠支持他們落實有關計劃。我相信,日後這個申請數目會繼續增加,我們亦會盡力令所有申請者的申請能夠得到支持。我想強調,因應資源始終有限,所以於未來的時間,我們會因應申請數目,可能提早「截龍」,但「截龍」之前的所有申請,我們會完整地考慮,希望每一個申請者得到相關支持。
 
記者:剛才說拒絕了百多宗申請,是甚麼原因這些申請被拒絕呢?剛才說到有14間獲全額資助,當中有多少間獲最高30萬元資助,或者有多少間獲這個金額?當局會不會考慮好像「保就業」計劃,公開一個list,讓大家看到哪些公司得到資助?
 
創新科技署署長:就一些不獲批的申請,我跟大家分享其中兩個個案。有一間藝術學校申請資助開設美妝產品銷售課程,我們看到他建議的項目和他的業務無關,所以我們認為申請不符合計劃的要求。而另外一間是只有幾個人的科技企業,在他的一個資訊科技方案裏,申請購買多部平板電腦和一些很昂貴的視訊設備,價值接近十萬元。由於我們在方案中看不到有任何軟件配套,不能證明切合項目所需,亦不符合經濟原則,最後我們沒有支持他的申請。
 
  另外也跟大家分享,現時獲批個案當中,最高獲批金額為123 200元,申請了三個資訊科技方案,我們調整金額後批准個案。這是一個比較具規模的書店,申請資助採用雲端零售管理系統,容許學生和家長網上訂購教科書,另外也設立網上商店銷售電子書,以及遙距存取和管理文件。我們看到他的要求符合計劃的宗旨,而業務亦相關等,在調整其申請金額後,我們批出123 200元。簡單來說,每個個案都有自己的情況,秘書處方面會很小心審視他們的申請是否符合我們的評審準則,而評審委員會亦會逐個個案審視,每個個案有所不同。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英文部分。)



2020年6月2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0時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