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九題:在內地的年長香港居民
****************
以下是今日(六月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柯創盛議員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在內地的年長(即60歲以上)香港居民,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二○一六至二○一九年,每年經各邊境管制站前往內地的年長香港居民的人數及人次為何;
(二)是否知悉,二○一六至二○一九年,每年在內地有固定居所並於該年在內地居住超過六個月的年長香港居民的人數,以及最多該等人士居住的首三個省份;
(三)是否知悉,現時持有《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的年長香港居民人數;
(四)二○一九年,分別在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或高齡津貼的香港居民人數;
(五)是否知悉,二○一六至二○一九年,每年因緊急醫療需要而(i)由私營跨境接載服務從內地,以及(ii)從內地入境香港後,在邊境管制站由預早安排的救護車,送往香港的公立醫院的年長香港居民人次;
(六)二○一五至二○一九年,每年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使用長者醫療券的香港居民人數及人次、平均每次使用的金額,以及所涉總金額為何;及
(七)二○一六至二○一九年,每年年長香港居民向香港政府駐內地的辦事處尋求協助的個案數目,以及該等個案所涉事項當中,求助人數最多的首三個事項為何?
答覆:
主席:
就議員的提問,經諮詢相關政策局後,我現答覆如下:
(一)根據保安局提供的資料,二○一六年至二○一九年,經各出入境管制站出境的香港居民人次表列如下:
管制站/年份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機場(註一) | 11 285 453 | 12 127 560 | 12 681 474 | 12 968 194 |
羅湖 | 29 438 738 | 29 835 452 | 30 446 046 | 29 382 940 |
紅磡 | 849 249 | 841 956 | 832 307 | 549 198 |
落馬洲支線 | 21 832 671 | 19 361 550 | 17 137 983 | 16 766 773 |
廣深港高速鐵路西九龍站(註二) | 不適用 | 867 913 | 3 355 166 | |
落馬洲 | 8 683 619 | 9 068 237 | 8 998 322 | 8 248 387 |
文錦渡 | 1 063 070 | 1 174 178 | 1 166 042 | 1 088 613 |
沙頭角 | 1 022 877 | 1 070 416 | 1 048 816 | 977 130 |
深圳灣 | 10 014 409 | 10 600 406 | 11 160 462 | 11 089 436 |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註一及註三) | 不適用 | 934 552 | 5 246 388 | |
港口管制(註一) | 3 488 | 3 051 | 5 144 | 4 402 |
港澳客輪碼頭(註一) | 5 164 137 | 4 964 704 | 4 718 284 | 3 478 064 |
中國客運碼頭(註一) | 1 708 535 | 1 491 919 | 1 416 030 | 895 153 |
屯門客運碼頭(註一及註四) | 277 514 | 319 157 | 336 236 | 244 884 |
內河碼頭(註一) | 4 | 12 | 16 | 9 |
啓德郵輪碼頭(註一及註五) | 414 567 | 445 052 | 464 205 | 420 224 |
總計 | 91 758 331 | 91 303 650 | 92 213 832 | 94 714 961 |
註二:自二○一八年九月二十三日起正式啓用。
註三:自二○一八年十月二十四日起正式啓用。
註四:屯門客運碼頭在二○一二年七月一日暫停服務,至二○一六年一月二十八日恢復跨境客運渡輪服務。
註五:有關的出入境旅客數字亦包括停泊在其他碇泊處的郵輪,以及每天定時進出公海並以香港為母港的郵輪上的出入境旅客。
入境事務處並沒有備存問題涉及的其他分項統計數字。
(二)及(三)根據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提供的資料,現時政府並沒有在內地居住港人的全面統計資料。然而,自二○一六年起,政府統計處透過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出入境紀錄資料,對「通常逗留在廣東省的香港居民」作出估算。「通常逗留在廣東省的香港居民」是指在統計時點前的六個月至統計時點後的六個月內,累計可能在廣東省逗留六個月及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政府統計處一般性地假設經陸路關口和中港碼頭離港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均前往廣東省,因此未能提供前往廣東省以外地區的統計數字。此外,有關估算亦未能確定有關人士是否確實在廣東省逗留或是否在廣東省有固定居所。以此估算二○一六年至二○一八年60歲或以上年齡組別的相關統計數字載列於下表。現時尚未有二○一九年的相應統計數字。
統計時點 | 60歲或以上通常逗留在廣東省的香港居民統計數字 |
2016年年底 | 109 900 |
2017年年底 | 113 600 |
2018年年底 | 119 800 |
根據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提供的資料,自二○一八年九月一日起,港澳居民在內地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根據其個人意願,可以依照《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申請領取港澳台居民居住證(居住證)。雖然申領居住證屬自願性質,但申請人數或可作為統計在內地居住的港人數目的一個粗略指標。政制及內地事務局表示,根據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的資料,截至二○二○年五月,已有超過23萬香港居民申請了居住證。
(四)社會福利署(社署)在二○一三年十月一日和二○一八年四月一日分別推出廣東計劃和福建計劃向選擇到廣東省和福建省養老的長者發放高齡津貼(現時每月1,435元)。在二○一九年十二月底,分別有16 108和1 622人在廣東計劃和福建計劃下領取高齡津貼。
另外,社署自二○二○年一月一日起在廣東計劃和福建計劃下亦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包括現時每月2,770元的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每月3,715元的高額長者生活津貼)。
(五)根據保安局提供的資料,一般情況下,在收到緊急救護服務召喚後,消防處的救護車會按既定安排,把傷病者從各出入境管制站的香港口岸,送往醫院管理局轄下的醫院急症室接受治療。二○一六年至二○一九年期間,消防處救護車在各陸路出入境管制站的香港口岸處理的緊急救護服務召喚中,60歲以上的傷病者為每年平均約3 000人,當中包括由內地救護車運送到出入境管制站的傷病者,以及自行過關到達香港境內後才召喚救護車的個案。消防處沒有就相關傷病者的國籍作分項統計。
政府並沒有備存問題涉及的其他統計數字。
(六)根據食物及衞生局提供的資料,香港大學(港大)深圳醫院長者醫療券試點計劃在二○一五年十月六日推出,並自二○一九年六月二十六日起恆常化。現時,65歲或以上的合資格香港長者,每年可獲發2,000元的醫療券金額,讓他們在香港及港大深圳醫院選擇最切合他們健康需要的私營醫療服務。按年計,曾於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的長者的累計人數,二○一五至二○一九年分別為約500、1 200、2 100、3 400及4 600名。
至於每年涉及的醫療券申領交易宗數及申領金額,以及每宗申領交易的平均金額表列如下:
年份 | 醫療券申領交易宗數 | 醫療券申領金額(千元) | 每宗申領交易的平均金額(元) |
2015 | 2 287 | 537 | 235 |
2016 | 5 667 | 1,471 | 260 |
2017(註六) | 6 755 | 1,855 | 275 |
2018(註七) | 11 418 | 3,492 | 306 |
2019(註八) | 13 562 | 3,997 | 295 |
註七:每名合資格長者於二○一八年六月八日獲額外發放屬一次性質的1,000元醫療券金額,而醫療券累積上限亦於同日起提高至5,000元。
註八:每名合資格長者於二○一九年六月二十六日獲額外發放屬一次性質的1,000元醫療券金額,而醫療券累積上限亦於同日起進一步提高至8,000元。
(七)根據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提供的資料,香港特區政府五個駐內地辦事處(即駐北京辦事處、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及駐武漢經濟貿易辦事處)於二○一六年、二○一七年、二○一八年及二○一九年接獲的香港居民求助個案數目分別為466宗、550宗、593宗及653宗。內地辦事處沒有備存60歲或以上香港居民的求助個案數目。二○一九年,求助數目最高的三個類別為在內地遇到意外、受傷或其他事故;遺失旅遊證件或金錢;以及與內地房地產相關的個案。內地辦事處均已按實際情況跟進及處理求助個案。
完
2020年6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