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三題:發展電子發放款項平台及金融科技
**********************

  以下是今日(六月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莫乃光議員的提問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的書面答覆:
 
問題:
 
  財政司司長於本財政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宣布推出現金發放計劃,向每名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居民)發放一萬元。然而,該計劃的籌備時間頗長:預計要到本月底才可讓居民進行登記,並到本年八月底才可向大部分居民發放款項。有資訊科技界人士指出,政府長遠應建立電子支付平台,並善用電子支付工具(例如儲值支付工具、預付卡及扣帳卡),以便可快捷地向居民發放各類資助及津貼,以及促進金融科技發展。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評估以現金以外(例如電子支付)方式進行刺激本地消費和振興經濟工作的成本效益;
 
(二)會否研究以電子方式向居民發放具時限及有指明用途的本地消費券,以振興經濟和促進消費;
 
(三)會否與資訊科技界共同研發可支援不同電子支付工具的發放津助平台,以提升政府日後向居民發放款項的效率,並促進金融科技的發展;及
 
(四)鑑於政府為方便居民使用單一數碼身分與政府和商業機構進行網上交易,將向居民免費提供「智方便」帳戶,以及推出沙盒先導計劃供商業機構(現時只限金融機構)作測試,至今有多少間金融機構參與測試,以及它們測試的項目(例如身分認證、填寫表格和數碼簽署)的詳情和進度;預計智方便何時可供商業及公共機構應用,以及有關時間表為何?
 
答覆:
 
主席:
 
  因應當前的經濟情況,財政司司長在今年二月二十六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向年滿十八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一萬元,一方面希望有助刺激和鼓勵本地消費,另一方面亦藉此紓緩市民的經濟壓力。自公布計劃後,政府隨即展開各項籌備工作,包括擬備流程、與銀行等相關機構商討實施細節、設計及開發電腦系統等。籌備工作現已進入最後階段。我們將於六月二十一日開始接受登記,七月開始發放款項,預計絕大部分合資格市民可在八月底前收到款項。
 
  就問題的各部分,經諮詢各相關政策局及部門,答覆如下:
 
(一)正如上文所述,是次現金發放計劃旨在紓緩市民的經濟壓力,以及刺激本地消費,為經濟注入動力。如果採用現金以外的方式,例如電子支付,把款額存入市民的電子錢包,與把現金存入市民的本地銀行戶口,在時間上並無分別,但由於電子支付是相對新穎的做法,需要額外時間研究可行性和作出具體安排,反而可能造成延誤。
 
  政府會密切留意電子支付等方式的發展和普及性,日後如有適當機會,會與其他可行方式一併考慮,務求以最快捷便利而穩妥的方法落實措施。

(二)發放消費券是否較直接派發現金更有效刺激消費,受很多因素影響。舉例而言,如果有些市民主要以消費券去支付基本生活開支,卻沒有因為取得消費券而增加額外消費,那麼發放消費券對刺激消費、帶動經濟所發揮的效果就會沒有預期中那樣理想。其他經濟體發放消費券的經驗亦顯示,措施對刺激消費所發揮的效果往往未如預期。
 
  另外,即使政府以電子方式發放消費券,亦可能要同時採用實體消費券,以照顧對電子支付不熟悉的市民。
 
  無論如何,政府會密切留意本港的經濟情況,在顧及長遠的財政狀況的同時,適時推出措施振興經濟及紓解民困。

(三)及(四)政府十分重視金融科技的發展,除了促進及推廣,政府亦帶頭使用金融科技。由去年十一月起,政府已接受市民以「轉數快」繳交税款、差餉及地租和水費。政府亦正研究讓數個政府部門在繳費櫃枱及自動服務機接受以「轉數快」付款,並會在其後擴展至網上繳費。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科辦)與數碼港合作,於今年三月推出「智方便」沙盒先導計劃,讓金融業界利用此計劃提供的應用程式介面功能進行模擬測試。截至五月底,有88間機構已登記參與測試,當中包括銀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虛擬銀行及證券服務公司。這些機構按其業務需要,測試不同「智方便」應用程式介面功能,包括身分確認、「填表通」(e-ME)服務和數碼簽署。資科辦會考慮把沙盒先導計劃推展至其他界別的時間及範圍。
 
  資科辦計劃於今年第四季推出「智方便」。在推出初期,資科辦會首先集中推動和協助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採用「智方便」,以及把「智方便」推廣至與公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公用事業機構。資科辦會在推出「智方便」後,根據「智方便」的採用情況和不同電子服務的需要等,逐步推行「智方便」平台的其他商業應用。若政府日後着手研發發放津助平台,會以開放的態度研究不同的可行方案,包括利用「智方便」平台。



2020年6月1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