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會見傳媒答問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今日(五月十七日)上午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的答問內容:

記者:剛才你談到有關互認機制,如何在報關時和內地做到互認安排?在竹篙灣的檢疫措施會否永久保留?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其實香港、廣東省和澳門一直有一個聯防聯控的機制,這個機制由來已久,大家簽訂了協議,除了在醫療衞生上有不同的合作,還有一個聯防聯控的基礎,尤其在公共衞生重大事故上,大家都有通報機制和聯防聯控。在這個基礎下,現在當我們的疫情都稍為緩和時,需要逐步恢復一些日常生活、活動,首先當然是一些商業、專業的活動。大家都在商討三地現有的檢疫措施和病毒檢測,我們怎樣可以互認、何時可以做到、方法為何?例如互認檢測是在何地的檢測?以上我們都正在商討。

記者:何時會有初步的共識?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現在大家處於一個了解的階段,正交換一些資料,例如內地有健康碼,健康碼如何使用、我們又如何能互相配合?我想三地都有不同的做法,所以現在仍然密切地商討中。當我們有具體的做法和時間,便會讓大家知道。

記者:方式會否配合內地的做法?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認為兩地都要交換資料,因為在香港到內地的人士,例如在內地做生意或提供專業服務的人士,人數也不少,在這個大前提下,我們也要視乎香港所做的工作。我們較早前修改法例將599C章(《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第599C章))中的檢疫措施延長至六月七日。第二,我們在豁免組別中增加了兩組人士,同時,讓衞生署署長有權在互認的機制下,如何取消和縮短在香港的檢疫令。如果我們知道他們在內地得到有效的檢疫,那麼當他們在香港的檢疫病毒測試呈陰性時,便可以縮短(檢疫令)。

記者:請問檢測的目標數量實際要完成多少和最先的目標人群是哪些?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是指擴大檢測計劃?我們在香港一直擴大現時的檢測計劃,尤其是最近於社區發現有幾個確診個案,我們現在很着力地去追蹤這些確診個案的緊密接觸者和接觸者。大家都知道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在梨木樹附近和這些緊密接觸者出入的地方,都在派發樣本瓶,希望了解在社區有沒有存在傳播鏈。除此以外,我們由星期五開始已經增加了一些無症狀人士的擴大檢查,包括在機場工作的人士,因為機場有許多輸入個案,風險比較高。另外現時我們亦與社會福利署合作,他們屬下的院舍和殘疾人士院舍的員工如果有輕微症狀亦會進行檢測,此類人士雖然未必是較高風險的群組,但考慮到他們的工作,若果他們確診,對於他們服務的群組會是高風險的,所以我們會首先推出這兩項措施。接着我們會研究社區方面,例如是否能在葵青地區康健中心,以至18間的中醫教研中心進行擴大檢測的工作,當然現時只是一個初步的計劃,我們仍要就此商討。就擴大檢測範圍和擴大檢測的能力,這方向的工作一直進行,而且是肯定的。較早前政府已通過在創科方面批出超過二億元以加大實驗室的檢測能力,包括兩間大學,即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以及衞生署的公共衞生化驗所,務求希望將檢測能力在八月更加擴大。至於現時的檢測能力,醫管局及衞生署每日大約有四、五千,現時每日若不是有許多確診個案,仍有一些空間多作檢測。但當然我們要時刻留意,如有確診個案是有許多的緊密接觸者,要預留空間為這些緊密接觸者作測試。

記者:想問防疫措施,包括限聚令方面,早前許樹昌教授指現時不應再堅持「28日」零感染的標準,政府考慮如何?以及近日出現的本地小型爆發,有數人感染,有否影響放寬防疫措施的時間?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如果了解外地,例如世衞的建議以及專家對此病毒的看法,都認為這病毒其實可能是一個常態,未必能在短時間內完全被消滅,這是第一個大前提我們要留意。第二,香港過去曾經23天沒有本地個案,現在重現幾個確診個案,我們仍在追查他們的緊密接觸者,在這情況下我們便要更加小心。除了追查緊密接觸者外,我們亦擴大檢測的範圍,令我們更清楚知道本地傳播鏈是否存在,以及整體的情況,讓我們掌握更多資料知道我們是否有條件放寬防疫措施,我們要小心檢視這情況。我們整體的策略是「張弛有度」,如果我們要大家的整體生活、經濟等各方面回復正常,要逐步以不同的階段放寬。但若果一有任何異常、或風險再次提高,我們亦要再次收緊措施,這也會是接下來的一個常態。多謝。
 
2020年5月17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1時1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