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四題:網上教與學
***********
  以下是今日(五月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葛珮帆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的書面答覆:

問題: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嚴峻,教育局早前數度押後學校復課,並建議學校在停課期間透過學校網頁及電子學習平台等向學生提供學習材料,讓學生在家中繼續學習,以期達到「停課不停學」的目標。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政府於上學年在關愛基金下推出名為「資助清貧中小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以實踐電子學習」的援助項目,資助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政府會否考慮擴闊該援助項目的資助範圍以涵蓋上網及購置配套設備的費用,並提高資助額,以協助基層家庭應付有關開支;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鑑於有不少基層家庭的家長反映,他們缺乏指導子女操作電腦和網上學習的知識及技巧,政府有何措施協助該等家長,以及會否舉辦有關的講座或工作坊;

(三)關於預先錄製教學影片供學生自行收看及進行網上實時教學,政府有否研究該兩種方式在教與學成效方面的差異;有否檢視學校使用視像會議軟件教學的情況及效果;及

(四)有否檢視全港學校在停課期間推行網上教學的模式、運作及成效;會否就網上教學的教學要求和模式制訂指引,以供學校依循;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在停課期間,教育局建議學校應繼續按其校情及學生在各學習階段的不同需要,透過合適的學與教模式,支援學生在家學習。學與教的模式多元,網上、網下的學習應以促進學生在家自主學習為重點,應切合學生需要和校情。電子學習只是學習模式的一種,當中除實時網上授課外,教師可以利用熟悉的學習管理系統、電郵、學校網頁,向學生提供學習材料、課後練習和課外讀物,收回課業及給予回饋等。學校亦可鼓勵學生廣泛閱讀、進行探索的專題研習活動等,以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在家繼續學習的目的。

  教育局一直透過專業發展課程及到校支援服務,深化教師電子學習和運用電子學習工具和資源的能力。在停課期間,教育局新增了專頁,分享如何運用電子學習平台、「翻轉教室」和實時網上授課等技巧。此外,我們亦透過電話熱線、流動通訊程式、網上研討會及自學課程等,持續為有需要的教師提供意見及支援。香港教育城亦設立專頁,整合了一些學與教資源,方便學校、師生和家長瀏覽。

  就葛珮帆議員的問題,現答覆如下:

(一)教育局透過關愛基金,由二○一八/一九學年起推行為期三年的援助項目,資助就讀於推行「自攜裝置」公營學校的清貧中小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影響,不少學校都嘗試以電子平台繼續進行教學,教育局已作彈性處理,讓所有在停課期間推行電子學習的學校,不論其是否已推行「自攜裝置」,皆可以為有需要的同學即時提出申請。除了購置流動電腦裝置外,資助的用途也涵蓋一些基本配件,如螢幕保護貼、裝置保護套、分拆式鍵盤、觸控筆、滑鼠等,學校亦可運用津貼按學習需要為學生購買其他所需的配件。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或全額學校書簿津貼學生可獲得全額資助以購買上述的裝置及產品,而領取半額學校書簿津貼的學生則獲得半額資助。每名受惠學生所獲得的資助金額上限每年會按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調整。二○一八/一九學年全額資助的上限為4,500元,從參加學校所提的報告所得,每名獲得全額資助的學生所需的實際資助平均為3,984元。

  此外,政府透過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轄下學生資助處及社會福利署向合資格家庭發放上網費津貼,為基層家庭學生使用市場上由固定或流動電訊服務營辦商提供的基本互聯網服務提供支援。津貼額會定期參考市場上的互聯網服務價格而有所調整。

(二)、(三)及(四)正如前言所述,支援學生在家學習的模式多元,況且學生在各學習階段有不同的需要,而學校的校情亦各有不同,因此教育局並沒有「一刀切」地要求學校採取某單一模式,而是可以從不同教學策略中選取適合校內學生的方案,包括電子學習,支援學生在家學習。教師應作出專業判斷,選取適切的教學策略、學與教資源及學習活動,以照顧學生的多樣性。此外,電子學習的重點在於因應教學目標及學生需要,靈活運用不同電子媒介(包括數碼資源及通訊工具),提升學與教成效,以及學生的素質(如自主學習能力)。錄製教學影片或進行實時網上授課只是眾多電子學習策略之一,各有其用途及特點。例如:教師製作教學短片可供學生自行觀看後完成網上練習,然後通過有關記錄,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並提供支援;而教師利用實時網上授課則可與學生群組進行即時互動,並可給予他們即時指導和回饋。當中的關鍵在於教師掌握不同電子媒介的優點,並能融會貫通地在適切的學與教情境下運用,以提升學與教成效。

  學校在實際應用有關策略時須有周詳規劃,包括須考慮不同年紀學生和特殊需要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專注力、長時間接觸電子屏幕對學生眼睛健康的影響、學生社經背景、家庭的硬件及網絡速度、教師所需的培訓等方面的問題,作全盤考慮、統籌,以及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技術支援,解答他們的查詢。訂立學習計劃時,學校應採用師生有信心和能掌握的學習方式,以不增加學生、家長壓力為原則,並與家長保持緊密溝通,亦需不時評估校本計劃的進展是否符合預期,以及按需要加以修訂或調適。所以,學校要小心評估師生和家長都陌生的網上學習模式是否切合校情及能否達到學習效益。在停課期間,學校仍會保持校舍開放,並安排教職員當值,以便支援有需要回校的學生及解答家長的查詢。若學生及家長有任何問題或困難,亦可主動聯絡學校,尋求適切的協助。

  另一方面,課堂內外全面的電子學習對學童健康的影響,家長是否理解電子學習的利弊,包括會否引起沉迷網絡等問題,都需要學校與家長緊密溝通。因此,教育局一向有為教師提供關於電子學習及電子安全的專業發展課程及資源套,協助學校進行相關的家長教育,亦提供講座及設立熱線為有需要的家長、教師及學生提供個別支援。我們亦把其他政府部門及非政府機構等製作的電子安全資源的連結上載至本局網頁(www.edb.gov.hk/il/chi),以便家長及學生參閱。

  在停課期間,教育局設立專頁,上載了數十段短片,講解如何運用電子學習平台、「翻轉教室」和實時網上授課的技巧,供教師參考及更掌握有關教學策略。此外,自本年一月底,我們每星期均舉辦不同課題的網上研討會,分享最新網上教學的資訊及實踐經驗,截至四月已舉辦了數十場。教育局亦已透過不同途徑,例如信函、「局中人語」和「政策正面睇」等,闡述在停課期間運用電子學習支援學生在家學習的原則,並上載至教育局網頁供學校參考。

  教育局一直透過不同途徑與學校保持溝通,了解學校在停課期間推行「停課不停學」的情況及遇到的問題,以便我們按學校的需要提供適切的支援。據我們了解,在停課期間,學校普遍使用不同的方式進行電子學習,包括製作教學影片、進行實時網上授課、使用電子學習平台/學習管理系統進行教學活動、透過電郵/內聯網等派發學與教材料給學生等。學校亦因應部分學生的情況,包括欠缺電腦裝備或遇到網上學習的技術困難,運用其他有效的方法(例如郵寄學與教材料給學生),協助學生維持學習進度。教師亦不時致電學生了解學習進度,並為學生提供支援。我們亦留意到,學校在過往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多元學習模式(包括電子學習),支援學生在家學習。有關經驗可作為日後發展的參考,教育局會總結今次學校對應疫情而停課的各項安排,檢視哪方面可以改善,以備日後不時之需。此外,我們亦鼓勵學校善用不同的評估材料,了解學生在停課期間的學習進展,以便復課後適當跟進。
 
2020年5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43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