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行政長官於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三月十七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與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會見傳媒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行政長官: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早晨。今早要大家久等,因為我和我的同事正檢視昨晚到今早這疫情在海外的情況,以及各國政府公布會採取的進一步防控手段。大家都留意到,過去一星期,這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迅速在我們國家以外的世界各國蔓延,蔓延的速度是非常快。據世界衞生組織的統計,已經有超過140多個國家受到疫情影響,而且很多國家的確診數字增長速度可以形容為爆發性,並不是慢慢地持續增加;有見及此,世界衞生組織在三月十一日亦公布進入了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情況。
 
  據我們掌握,到昨日為止,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確診個案最少──我只能夠提供最少的數字,因為這數字每日都在變──已經超過82 000多宗,而死亡人數亦超過3 200人,這兩組數字已經比在中國發生的數字為多。在香港來說,我們截至昨日晚上為止,連同一宗疑似個案,一共有158宗確診個案。這個數字是低於很多其他國家──可能比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還低──但隨着海外疫情不斷擴散,特區政府今日防控工作的重點、在防止輸入方面的焦點已經轉移到海外。
   
  正如我剛才所說,截至昨天為止的158宗,相比一星期前的116宗所增加的數字是值得關注,有一點更值得我們留意的是,在這些個案中絕大部分都是輸入個案。以過去兩周為例,確診的數字一共是57宗,其中50宗,即是佔九成,都是輸入的個案或是相關人士在病毒潛伏期間有外遊記錄,又或者是屬於輸入個案或有外遊記錄的緊密接觸者,所以可以說九成個案都是在境外、在世界各國輸入的。如果撇除這九成個案,我們在兩星期內只有七宗本地個案,已經出現了有些專家希望看到、我們是零星地每一、兩日才有一宗個案;但可惜因為有這類輸入個案,令我們的疫情又進入一個比較嚴峻的階段。如果我們在這時刻不採取一些嚴格的措施,恐怕會把我們在過去兩個多月的防控工作前功盡廢,影響香港公共衞生的情況。如果我們嚴控得不好,這些輸入個案在境內不斷傳播而出現社區爆發,後果更是不堪設想,亦會增加醫院管理局各個公營醫院的壓力。
   
  大家記得對於哪一些國家、哪一些地區,我們採取怎樣的公共衞生和檢疫的安排以至旅遊警示,都是有客觀基礎、有科學依據的。上星期我與大家分享了四個影響我們決定採取政策的因素,基本上仍然有效,包括這些感染個案的數字和在該國或該地區的分布情況;第二,就是我剛才也有提及的這些個案增加的速度是持續慢慢地抑或是爆發性上升,又或是經過一段爆發性後穩定下來;第三,當地政府採取的監察、控制措施和它們的政策是如何防控;第四,香港居民到訪這些國家、地區的頻密程度。當然,除了這四個因素,為了保障香港市民的醫療服務和整體公共衞生的情況,我們都要考慮我們自身的能力──我們承擔的能力包括我們的檢疫設施和公營醫院可以承受的壓力。
   
  在過去一星期,特區政府一共三次宣布向一些國家發出「紅色外遊警示」,亦對於在某一些國家和地區抵港的旅客實施或將會實施衞生檢疫安排,包括今早凌晨零時生效及在後天凌晨零時生效的措施,這一系列的措施將會涵蓋三十多個國家。我今日在此宣布,按着我們最新的評估,我們將會很快──應該在今日──就所有其他國家和地區,除了內地、澳門和台灣外,發出「紅色外遊警示」。換句話說,香港居民應該不要再外遊,除非有真的非常必要、急需的事情,否則應該避免外遊,無論是旅遊或公幹。
   
  第二方面,就是當我們在三月十九日,即是星期四的凌晨零時,本來生效的檢疫措施將會延伸至其他國家和地區,即是說本來在後天只是把今早已經落實有關神根地區的檢疫措施適用於英、美和埃及,我們將會延伸至所有其他地區。我希望在此預先公布,因為可能有一些配套措施,以及我們需在機場做一些特別的工作,以防止出現混亂。簡單來說,到了三月十九日凌晨零時,除了內地、澳門和台灣外,所有抵港人士都須要接受強制14天的檢疫或醫學監察,從而令我們可以保障我們得來不易的防控工作成效。這做法是得到我們的專家顧問團的專家支持。事實上,我昨天早上亦召開了第七次專家顧問團的會議。出席的專家──特別是我相信都向公眾表示了他的看法的袁國勇教授──都支持在這時候,我們應該將這些強制檢疫或醫學監察措施適用於全世界各地區、各國來香港的人士,而這是包括香港居民和非香港居民。
   
  近日在英美留學的香港學生,即使我們未有公布任何這些檢疫措施之前,由於當地的疫情及我們掌握當地一些學校採取的決定和措施,都已經提前回港,不等到學期完結或放假便提前回港。對於這一大批來自英國、美國的香港留學生,我們非常關心,所以早前已經向國泰航空公司建議,亦呼籲它應該加開航班。我於上星期五親自會見國泰航空的高層,我們現正掌握在這星期內國泰航空公司由英國倫敦返港──亦包括曼徹斯特──航班一共會由12班增至21班;同樣地在美國各市回港的航班亦會由23班增至25班,而且會選用一些大型飛機,可以接載更多香港居民,特別是這些我們的留學生返港。他告訴我們,只要是按着香港居民的需要及能夠組織到機組人員,他很樂意加開這些航班,盡快接載香港居民回港。
   
  對於在外地現時準備回港的香港居民,我們有以下幾點提示。第一,必須要注重個人衞生,因為我們都不知道在當區究竟現時的疫情和一些所謂保持社交距離措施的成效是如何。第二,他們上機後在航機上亦應該佩戴口罩,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為此,特區政府已經安排了67 000個口罩,請國泰航空公司免費為在英、美各地登機的香港居民──其實我們都不會區分的──向乘客提供口罩,主要是考慮到香港留學生在英、美地方現時買口罩是有困難。如有需要,稍後我們會將更多口罩交給航空公司分發給香港居民,回港時在航班上已經可以用。第三個提示是請他們填好健康申報表,因為現時有電子健康申報表,所以他們在未抵港前已經可以做好這手續,可以減少在香港國際機場輪候的時間。第四,即使有些地方到今日為止我們仍未落實強制檢疫或醫學監察的安排,我亦強烈呼籲在這些國家、地區回港的學生或其他香港居民應該留在家中14天,而且要佩戴口罩,這是保障他自己和他的家人;當然如有任何病徵或不適,亦要盡快求診。我們亦希望能夠盡快安排更多病毒檢測,稍後我會請陳肇始局長向大家說説這方面的工作。
   
  正如我剛才提到,昨天我召開了第七次專家顧問團會議,四位都有出席,分別是袁國勇教授、梁卓偉教授、許樹昌教授和Professor Keiji Fukuda。我們徵詢他們的意見,既然世衞已經宣布了進入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情況,香港是否要作出一些策略上的調整。專家意見認為香港一直沿用的防控政策是有成效的,亦可以繼續。這包括防止境外輸入,當然焦點由過去兩個月主要是內地,現時要轉變到海外輸入;第二,減少在香港境內傳播。就第一點,我剛才已經向大家交代了我們進一步嚴格的措施。第二點,防止境內傳播方面,絕大部分社交距離的措施仍然有效,我們亦會維持,這是至為重要,所以儘管公務員已經在兩星期前開始逐步復工,回復正常服務,但我們仍然要非常嚴格地採取一些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另外,在學校復課方面,我們會非常小心,現時看來在四月二十日,香港能夠全面復課是沒有甚麼可能,而且就算情況比較穩定,都只能分階段做。第三,特區政府是不會舉辦一些大型活動或人多的聚會,我呼籲社會各界亦要堅守這個保持社交距離的大原則。第四,每一位市民在這段時間都要稍為忍耐,避免有聚餐和聚會活動。
   
  要做好社交距離,但又要有一定的正常活動,我明白個人防護物品,特別是口罩的供應是至為重要。在這方面,特區政府的採購和支持本地生產有一定的進展。我們的政策仍然是優先照顧醫護人員及在前線做很多防疫、抗疫工作的人員,亦包括在安老院裏照顧長者和每日為我們保持城市清潔的清潔工友的需要,他們是優先可以使用我們庫存或我們搜購到的口罩。現時全球採購開始有少許進展,亦隨着內地復工和復產,我們開始看見有些訂購來自內地的口罩都可以順利運到香港,不過數量仍然不多,希望稍後情況會改善。早前我們說除了由中央配置的口罩,亦鼓勵部門自行採購,這亦有成效--我知道它們已經買了超過260萬個口罩,分配給在部門內的員工使用。在本地生產方面,大家留意,我兩日前已經去過懲教署,視察他們增加了的生產線,本地亦有一些生產商可以開始進入生產。至於在科技應用,研發生產可重用口罩亦有些進展,希望在四月可以向大家公布我們會如何分發這些重用口罩。
   
  總的來說,特區政府會以多管齊下的手段提供足夠的個人防護物品,但相信這個全球緊絀的情況會持續一段頗長的日子,因為大家留意到有些出產國已經停止出口任何這些個人衞生防護物品,所以如果社會人士、善心人士仍然能夠採購到,我們都歡迎他們繼續捐贈給特區政府,我們會全數將這些捐贈得來的口罩轉送給弱勢社群和一些有特別需要的群組。至今為止,透過這個機制,我們已經轉贈了超過300萬個口罩給弱勢社群、長者、病人組織;現時另外還有200萬個,我們會繼續使用這轉贈方式交給有需要的人士。
   
  同樣的多管齊下政策是適用於小童口罩。我留意到過去幾天,大家可能擔心如要復課,小朋友沒有口罩怎辦,因為小童口罩在市面上的供應更緊絀。早前我應該和大家分享過我們會多管齊下,包括懲教署會改裝其中一條半自動生產線,專攻生產小童口罩,稍後亦會引入一些新機器或引入一些半製成產品,再加工做成小童口罩;物流署已購入一批小童口罩,我們亦願意與學校分享;本地生產商如果參加我們的資助計劃,我們都會要求它要生產小童口罩;教育局作為負責部門,亦會直接聯絡一些內地生產商以增加小童口罩的供應;我剛才提到科技應用研發的可重用口罩是有兒童版的,所以小朋友稍後亦可以獲分配一個重用口罩。
   
  在我請陳肇始局長向大家說說我們在家居檢疫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和我們對於病毒檢測工作方面的進展前,我作一個小小的總結,有幾個信息希望全港每一位市民都可以接收到。第一,這場抗疫戰將會是一場持久戰,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我們難以在短期內完全處理這個疫情,正如我們的專家或世衞組織所說,我們都要控制它的傳播、減慢病毒的傳播,令我們的科學家、醫護人員有更多時間研發有效的藥品;但同時間因為正正它是持久戰,日常運作是不能夠完全停頓下來,所以公營部門亦要恢復為市民提供服務,生產工作亦要繼續進行。第二個信息是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去保護香港公營醫療系統,我們不能夠讓醫院管理局的醫院崩潰,因為這將會影響全港市民的福祉,所以我們每做一件事都會與醫管局討論它的承載能力如何。第三點,我知道有些人士會認為我們的檢疫中心或監察是否還是做得不完善,就這點請大家明白,每一個我們安排入檢疫中心的人士,我們背後是有大量的監察和配套工作要做,由監察以至為他提供服務──一日三餐,還有醫療配套──是大量的工作。同樣地,今天有超過二萬名人士正接受家居檢疫,我們亦有很多部門在背後支撐着家居檢疫工作,所以我們亦需要保留實力。往後這些檢疫中心的設施將會留給一些高風險人士,換句話說是一些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所以大家會見到很多從海外回來的,我們現時的做法是要他強制家居檢疫或強制醫學監察。第四,這工作的成功是需要所有接受檢疫的人士,特別是在家居檢疫的人士全面合作,要有自律精神。第五,如有人被我們發現違反了這些法定要求,無論是進入香港時在健康申報提供假資料或在強制檢疫期間離開處所,我們都會嚴肅跟進,依法辦事。最後,希望全港市民要保持信心,在注重個人和環境衞生的同時,多走一步、多出一分力,希望我們做到同心抗疫。
   
  多謝大家。現在請陳局長向大家說說我剛才提的兩點。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今日主要與大家談談剛才行政長官所講,我們在三月十九日零時零分起,(回港人士)回來後的檢疫安排,有些會進行家居強制檢疫和醫學監察,我先重點談談家居檢疫。受家居檢疫的人士要注意三方面︰第一,家居安排是如何;第二,當然是個人,受檢疫者要保持個人良好衞生;第三,就是環境,保持環境衞生。
 
  首先談談家居安排。第一,應該盡量安排受家居檢疫人士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亦盡量安排家庭成員住在不同房間;與其他人常常保持至少一米距離;不要共用毛巾或私人用品;用膳時使用公筷或公羹,大家亦不應與他人共享飯盒或飲品;以及不要吸煙。
   
  第二,要保持良好個人衞生,大家要時刻保持克制,例如避免觸摸眼睛、口或鼻;要經常清潔雙手,勤洗手,尤其觸摸眼、口或鼻是不能避免時;在處理食物、如廁後或手被污染時,要立刻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有用手掩蓋鼻或口後,要立刻洗手。洗手時用清水和梘液是最好,如無法做到,可以用酒精搓手液,最少搓手20秒。剛才亦提過打噴嚏或咳嗽後,應用紙巾掩蓋口、鼻。如要吐痰時,要用紙巾包好,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的垃圾箱內,如廁後沖廁時應蓋上廁板。
   
  第三,就是保持良好環境衞生,這是非常重要。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星期最少一次清潔家居,用1比99稀釋漂白水清潔。當物品表面和地面骯髒或有呼吸道分泌物、嘔吐物等,亦應使用稀釋漂白水作清潔。如果有嘔吐物、排泄物或非常骯髒的物件,我們建議要用更濃的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作清潔。另外,要妥善保養排水渠管和定期把約半公升的清水注入每個排水口。家中的垃圾處理亦是非常重要。這是關於家居檢疫大家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受檢疫者及家人方面。
   
  行政長官亦想我談談對於病毒測試的一些安排。我們在疫情開始前,一直擴大對於病毒的測試,當有確診個案的時候,便立即使用圍堵政策,立刻採取「早發現、早隔離和早治療」,盡早將病人送往醫院管理局。如果我們能夠盡早進行測試,可以切斷傳播鏈,不希望這些可能帶有病毒的人士再傳染其他人。所以,衞生署亦積極安排再進一步擴大病毒測試,擴大至為回港的一些高風險人士作2019冠狀病毒檢測,這是再進一步將範圍擴大。我們除了為醫院病人安排測試外,後來更擴大到普通科門診,香港現時有六十多間普通科門診可以安排測試,加上急症室亦可以安排測試。最近,亦再將測試範圍擴大,邀請所有私家醫生和私家醫院參加。現時,衞生署正進一步研究細節安排,為一些來港人士,尤其是為高風險人士作測試,在機場的整體流程和如何作(病毒測試)安排是非常具挑戰性。第二個問題是我們的測試能力,每一日可以進行多少個測試,我們也要做風險評估。第三,就是整體流程和測試後的報告如何讓有關人士知悉,以及無論報告是陰性或陽性,我們後續的處理方法等,我們正一一積極安排中。
 
行政長官:我們製作了這些電子版海報,是關於在家居接受強制檢疫人士的須知,以及對他的家人都重要的須知。我建議那些正接受家居檢疫的人士,或在未來這段時間返香港而須要接受檢疫的人士可以下載並印出來,然後貼在家中一個當眼地方,不斷提醒自己和家人需要採取什麼預防措施。多謝大家。
 
記者:林太,你好,首先想弄清楚,因為剛才你說新安排是除了內地、澳門及台灣,其實內地政策現時正實施中,會否有一個改變呢?為甚麼不對那邊也發出「紅色外遊警示」?第二個問題就是,其實今次這做法是類似澳門昨日的公布,但澳門採取的方法就是昨日公布、今日實施,但你現在是今日公布、後日才實施,其實會否形成一個真空期,即是明日就會有大批海外遊客立刻趕返香港「趕尾班車」,希望避開這個隔離的安排?第三就是其實接下來相信家居檢疫都會面對一個可能倍增的數目,剛才你說會嚴肅處理這些檢疫安排,但其實看過去因檢疫而被檢控的人都只得兩名,發出警告信有290封,其實措施是否真的有效?政府背後配套的人力是否真的可以應付到接下來可能是倍增的檢疫人數?會否可能設立其他安排?可能如果居民發現旁邊的人離開了家,會否有一個舉報機制?會否這樣會更有效可以確保到那些人士是真的留在家中?謝謝。
 
行政長官:第一,有關由保安局發出的「紅色外遊警示」,一向的做法都是適用於中國以外,我們也是沿用這個做法。我今日宣布所有在中國地方以外的國家及地區,我們稍後都會發出「紅色外遊警示」,但這不等於我們沒有在做防控內地可能輸入個案的工作。事實上,大家如果記得,由兩個月前開始,所有重點都是防止從內地輸入,所以整合關口,由14個減至現時的3個,以及在二月八日開始,我們制定了一條新規例──香港法例599章C──即所有從內地入境,無論是經陸路或航空入境,都是要接受14天強制檢疫,所以現時是將已經適用於內地的,也適用到海外地區。因為疫情的轉變,已經由中國變了去全世界,這是一致的做法。香港和澳門的情況是不同的,所以很難作一個直接比較。我們是一個航空樞紐,我們在外地讀書的香港留學生數以萬計。在這情況下,給予一定的時間,往往都是24、48甚或72小時,讓大家作好準備,是一個比較務實的做法,否則會出現混亂,可能大家會看到有一些外國的機場已經出現了很大的混亂,因為突然間限制入境、突然間實行一些措施。還有,今次與陸路口岸不相同的是關乎飛機,因為說的是機場,它本身都是受航班限制。譬如昨日的數字,由香港國際機場入境的,昨日的數字是一萬二千人,較前日是少了些,不過我們相信接下來由於國泰航空公司因應英美留學生的需求會加班,這數字會上升。我們覺得既然已經公布了在星期四凌晨零時有英、美和另外一些地方會實行這個措施,我們也不會等待另外的72小時,就於星期四一併把所有全球各國和地區都受制於這套檢疫安排。
 
  我剛才已說過,不過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都可以說得詳細些。其實每次我們發出一個家居檢疫令,強制某一位入境人士接受14天的家居檢疫,你們看到的只是表面,後面的操作是非常之龐大,因為我們要每一位檢疫人士接受用手機監察或是電子手帶的監察,亦要為這些人士提供醫療諮詢,所以在衞生防護中心設有很多熱線──大家可能看我的Facebook都看到我曾前往探訪──是有很多熱線,要有很多同事聽電話,無論是致電給接受家居人士問他的情況,或是接來電,他有很多事要查詢。另外,有一些因為14天不能離家,亦沒有親戚朋友幫忙,我們又要有一系列的同事在民政事務總署和社會福利署支援。社署現時平均每日要支援800個家庭,包括送食物和其他方面的事;亦有突擊檢查,紀律部隊亦會抽查,所以數起來,我想說的是數以千計的同事在背後工作。
   
  到今日為止,在二月八日之後發出了六萬個家居檢疫令。剛才你所說的那些違反的數字其實是很少,但我們都會嚴肅跟進,律政司已就着兩個個案會提出起訴;其他的幾十個,如我們有足夠證據,取得口供後,亦會進行檢控。但正如我所說,任何公共衞生的危機是需要市民完全合作來做。如果市民不是採取一個大家想保護香港這個城市,以維持我們得來不易的控制疫情效果的態度,那麼即使我們再多放人手,都難以可以保證完全沒有漏洞。我在此希望各位市民,無論是接受家居檢疫的人士或是他們的家人、親戚朋友,都支持這套家居檢疫的工作,為這些家居檢疫的人士提供所需的支援。
 
記者:……是不是不能向內地發出紅色警示……
 
行政長官:一向都是這樣的做法。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英文部分。)
 
2020年3月17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4時34分
即日新聞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會見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