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於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二月十一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聯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會見傳媒的開場發言及答問內容:
 
行政長官: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因應昨日(即二月十日)公布第42宗個案,一位62歲女病人與在一月三十日確診的第12宗個案的一位75歲男病人,兩位分別居住在長康邨康美樓不同樓層但同一單位,即07單位,因此衞生防護中心主動及積極跟進調查這兩宗個案,看看這兩宗個案的感染是否有關聯。這亦是我們往時在抗疫工作建立的機制,即是說當似乎看來是有一些環境跡象或屋宇跡象會引發傳染風險,這工作便須要馬上啟動。我們必須主動找出這些情況,然後阻截病毒進一步擴散的潛在風險。
 
  大家留意到,昨天我們亦第一時間安排了衞生防護中心的黃加慶醫生,聯同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和袁國勇教授在午夜會見了傳媒,交代了青衣長康邨康美樓這兩宗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的情況。稍後我請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向大家交代有關居於這些07單位的住客安排如何。
   
  特區政府高度重視這個個案,所以衞生防護中心已經聯同工程師和專家展開詳細調查,這個詳細調查在今天會繼續進行。不過,正如昨晚袁國勇教授指出,這個個案與當年「沙士」在淘大花園傳播的情況是不相同的。儘管如此,我們絕對不會掉以輕心,一定會進行詳細和全面的調查。由於這是一個公共出租屋邨,亦即是說香港房屋委員會是大業主,對於在我們的物業裏出現了這些個案,我們更要高度關注,亦會做足所有可以令市民、居民安心的措施,稍後我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向大家作一個初步解說。
   
  今日稍後時間,當我們派進這大廈裏的專家和工程隊伍做了初步調查研究後,我亦會邀請他們希望今天可以與我會面及匯報。我們會聽取他們的意見,亦會要求這些團隊盡快向公眾交代。事實上,昨天晚上,陳局長亦第一時間向我匯報,昨晚整個行動我都是知悉的,我亦覺得這種嚴陣以待的方法是正確的。當兩位陳局長向大家交代後,我會再向大家說說,過去三日強制檢疫工作的整體實施情況。我先請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說幾句。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向大家匯報一下現時的最新情況,青衣長康邨康美樓07單位總共有34個樓層,昨晚在34個樓層中有兩個樓層(的單位)是第12宗個案和第42宗個案(病人的住所),這些單位的兩名病人已經入院,其緊密接觸者已入住檢疫中心。除此之外,有23個單位的住戶去了檢疫中心,在這23個單位中,有三個住戶共四名人士經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人員進行醫學監察及了解其整體情況後,發現該四名人士有一些徵狀,所以他們已入院,分別送往三間醫院:瑪嘉烈醫院、屯門醫院和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測試、隔離和治療。其餘的住戶,截至今早七時,有20個住戶已經去了檢疫中心,有三個住戶正在安排中。20個住戶分別去了四個檢疫中心,包括麥理浩夫人度假村、鯉魚門公園度假村、保良局賽馬會北潭涌度假營和饒宗頤館翠雅山房。至於衞生防護中心的工作會繼續,我剛才講過,有23個單位(的住戶)去了檢疫中心,有九個單位(的住戶),我們暫時仍在進行這方面的工作。衞生防護中心已經設立熱線,可供有關居民(致電查詢),如他們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提供資料。食物環境衞生署和房屋署都會為大廈進行徹底清潔和消毒。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疫症開始之後,房屋署同事已經在所有公共屋邨加强清潔工作,亦就個別屋邨出現疫症的情況,我們在屋邨內的升降機、一般大家容易接觸到的表面,甚或至整體衞生環境工作都已加强。

  就長康邨,房署的同事及食環署的同事亦加强了消毒及清潔的工作,確保巿民的衞生健康。就長康邨康美樓發生的情況,屋邨管理的同事及工程的同事昨天晚上亦即時到現場了解情況,亦盡可能為調查小組提供協助。過程中,我們初步見到,在307這個單位內,我們初步的理解,有關的住戶可能進行過自行改裝工作,由於他把排氣管做了改動,我們的同事今天會再到現場作深入的調查。所以在現時的當下,希望大家不必要作揣測。
   
  昨天晚上我亦理解,袁國勇教授及我們CHP(衞生防護中心)的同事亦基於安全的考慮,審慎起見將有關的住戶遷離,保障他們的衞生安全及人身安全。當然,他們離開了住所後,容許我們進行一個更加仔細的清潔、調查和更深入的理解,待我們有進一步的調查結果後,我們便會盡快向大家作交代。
   
  在這裏亦請大家幫忙,在長康邨發生的情況與淘大花園的情況是不同的。長康邨的去污喉管的設計是在室內的,即是在廁所裏面,當年淘大(花園)的去污喉管是在牆外的,所以當風向轉變時,以及污水或糞便排出,因為喉管破裂而引致的情況,在今次是不盡相同的。我們的同事亦在各自的屋邨加強有關的清潔工作。就長康邨的居民,如有任何的擔心及懷疑,我們盡可能提供協助。
  
行政長官:正如陳帆局長所說,我在此也重申,我們昨天晚上採取的措施以至今日會繼續採取的措施,都是以審慎為主,大家都記得這次抗疫工作我們都說要嚴陣以待,即使未發現有高風險時我們也要以一個更謹慎的態度來處理。
 
  接着我想向大家說說,自從二月八日我們實施了從內地來港人士,包括香港居民、內地居民,或者其他旅客的強制檢疫措施的情況。二月八日、二月九日、二月十日,我們一共已經有三日的經驗,整體來說,實施這個強制檢疫措施可以說運作上大致暢順,我亦去過這三個口岸視察。香港和內地的跨境人流亦如預期是大幅減少,而強制檢疫令要求相關人士留在家中,目標是減低病毒傳入社區的風險,因為這些人士是不能夠離開他指定的家居,換句話說,亦不能夠在這段時間內離開香港。這個措施實施了三日,截至昨晚午夜,一共有2 196名人士須要接受強制檢疫,當中百分之九十一,即是1 997位是香港居民。而在這2 196名須要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中,大部分、絕大部分都是在家居進行檢疫,一共是2 080人在家居進行檢疫。
   
  在此我需要再次強調兩點。第一,就是在這個措施下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他是由於從內地入境──內地是一個幅員很大的地方──他從內地任何地區入境,或是在抵港前的十四天亦曾經去到內地任何地方的人士,他們不是來自湖北省,亦不是已經確診病人的緊密接觸者,他自己在抵港時亦沒有病徵。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專業評估,這一類人士的風險是較低,所以他們是可以在家中或有關指定的住戶中接受這十四天的強制檢疫來達至我剛才所說,減少他進入社區,亦防止他可以離開香港。但對於有人指這些檢疫人士──而我們要留意這些接受檢疫的人士,我剛才給予的數字就是超過九成是香港居民──有人認為這些檢疫人士現時在社區「播毒」,我認為這說法並不正確。
   
  第二點我想強調的,就是有關於我們執行這個強制措施的情況。陳肇始局長昨日在記者會已經解釋了,我必須要強調,當然我們是說這一套措施最佳成效是希望接受檢疫的人士是自律去遵從,否則會負上刑責──最高是入獄六個月、罰款二萬五千元,但我們同樣很重視執法工作,並不是要求檢疫人士自律,我們就不管,這完全不是事實。我們為了執行這強制檢疫,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亦預備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進行這項工作。現時進行我們去落實這個強制檢疫的監察工作是包括有在聯絡中心的人員,他們會透過手提電話的通訊軟件,在得到──就此要說清楚──在得到檢疫人士配合的情況下去以實時地點分享功能來確認他們留在住所,在此亦很感謝大部分我們去問是否願意用這個軟件接受我們監察的人士都是同意的。另外,我們當然亦安排了一些人員,包括警務人員,隨機突擊上門探訪;衞生防護中心亦透過一個聯絡中心,以電話與這些接受檢疫人士保持聯絡來確認他們是留在住所裏。
   
  昨日,陳局長已經向大家交代了,截至昨日下午以剛才那幾種方法能夠聯絡上的人士,包括以手提電話通訊軟件的實時地點分享功能聯絡了超過500名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以其他普通電話聯絡了超過600名人士,亦有用視像通話接觸超過400名檢疫人士。這是昨日下午的數字,估計到現在能夠接觸的人士或次數應該是不斷地上升。
   
  另一方面的工作,就是為這些在家居接受強制檢疫的人士提供他們必須的支援。一般來說,我們留意到都是家人或是親友可以為他們提供這樣的支援,但民政事務署亦接到檢疫人士大概四百個查詢和求助電話,有需要的求助亦會轉介給社會福利署。社署現時正在協助50個住戶、超過80人解決他們的生活所需。剛才我提過的突擊上門探訪,警方在過去三日做了超過220次,涉及超過350位檢疫人士被我們的同事上門檢查。
   
  在上述的工作中,我們確認了絕大部分接受強制檢疫人士都是留在住所,亦相對很合作,但在二月九日,即是前天,我們亦發現了有九人,全部都是香港居民,未有全時間留在指定地點。當然,從執法角度,我們非常關注這情況,及後已經馬上成功聯絡上其中七人,而且向他們發出了警告;另外兩名未能聯絡的人士,警方已經就此發出了通緝令。
   
  對於沒有遵守強制檢疫令的人士,特別是如果有跡象顯示有人故意違反這個檢疫令,我們一定會考慮作出檢控。剛才已提過,違反強制檢疫令是一個刑事行為,一經定罪,最高刑罰是入獄六個月,罰款二萬五千元。除了考慮作出檢控外,我們同時間亦要對這些曾經失去聯絡的人士作進一步安排,例如考慮他們要配戴電子手帶來加強追蹤,或如他們再次違反的話,我們就會安排他們入住由政府安排的檢疫設施。不過,在此要說一句,由於現時的檢疫措施非常短缺,我在此呼籲社會各界必須要同心協力支持我們在不同地區需要設立的檢疫設施,包括檢疫中心和一些指定的診所。
   
  隨着檢疫人數上升,監察的工作量當然會有所增加,所以我剛才已經說過,我們已經預備了更多人手,包括我們公務員同事,甚至是退休公務員或是義工加入在聯絡中心去接觸這些接受檢疫人士的工作,確保這項措施有效。
   
  另外一方面,我相信大家都留意到,強制檢疫措施實行後對於香港和內地的跨境人數已經大幅地下降,在此不再浪費大家的時間去詳細交代這方面的數字,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們稍後可以再次提供這些數字。
   
  因為最近有一宗確診個案是一個家庭的聚會──是打邊爐,突顯了在這段日子我們必須要所有市民,都要更着意減少這些社交接觸,亦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推出了一些措施暫時停止上學、公務員在家中工作、取消大部分會議、取消一些公眾活動,希望社會各界、各位市民都要全力配合,忍耐一段時間,減少這類社交接觸來達致我們可以同心抗疫。我在此再次呼籲各界市民,大家一定要出一分力,讓香港打贏這場抗疫戰。
   
記者:特首,想問就強制檢疫令的措施,已經見到有九個人沒有遵從,之前其實亦有傳媒報道過,有人直言他們是不會遵從的,其實現在政府會否在這措施方面加強阻嚇力?是否都不考慮封關?第二,見到長康邨那方面,懷疑是糞渠排氣管傳播病毒,可否說明一下政府現時是如何評估其他屋邨有同樣問題的風險?以及如有這些風險的話,會如何部署?第三,雖然政府之前已經說過訂了數以千萬計的口罩,但其實政府都沒說過是會給市民的,相信都是內部使用,雖然政府都說有本地生產線,希望協助它們生產口罩,但似乎亦不能應付一些很龐大的需求。面對有很多市民都是排隊買口罩、買物資,政府是否仍然堅持在這個非常時期都仍要緊守自由市場的原則,不對這些物資作一些干預,要市民繼續排口罩或買貴口罩?謝謝。
 
行政長官:多謝,有幾個問題。第一,關於強制令的執行,我已說過,一方面要靠接受強制令的人士自律,亦知道如違反強制令是有刑責的,但剛才我已經說過,我們已經多管齊下進行監察,亦會加強這些監察。例如如果他已經違反了一次,現時已經接受警告,我們可能要考慮,早前他不須要佩戴手帶來電子監控,現時便須要;或者甚至要他入封閉式的檢疫中心。但由於涉及的人數,三天裏已經超過二千人,所以一定要大家接受檢疫令,知道自己是抗疫戰裏的一員,必須要盡自己的努力。
 
  第二方面,我已經向大家說過──雖然剛才說過不再浪費大家時間來談數字──自從二月八日實施由內地入境的強制檢疫措施,已經大大減低了入境人士的數字,而仍然入境的人士絕大部分是香港居民,他們因為種種原因,明知道回來要被強制檢疫十四天,他們仍選擇回來;但其他非香港居民的入境數字已經非常少。我的數字,過去三天,每天由內地入境的內地居民已經只是數十位──二月九日,經過兩個口岸,即深圳灣和港珠澳大橋兩個口岸,入境的內地居民只得52名(應為43名),跟二月八日(52名)的情況類似。我相信跟二月十日,即昨天的情況,都是類似的。再封關的影響其實不是再去「封人」,而是封了我們現時需要的貨運、封了一些香港居民儘管要被檢疫十四天都要回來的真正需要。我覺得這個所謂「封關」的說法已經是沒有意思了,因為我們的效果已經做到將跨境人流減到最低。剛才說到的貨運,我都多講一句,因為大家都知道,在二月十日,內地很多工廠重新投產,所以在二月十日經過仍然運作的五個陸路貨運口岸進來的貨車的架次飊升,大家如果記得以前給過大家的數字是一千多、二千架次的出入。昨天的貨車入境架次和出境架次都差不多去到三千九百,希望在此讓市民放心──貨運是順暢的,而且可能由於內地重新投產,而香港對於食品或日常用品的需求大增,所以這些商業活動是不斷在進行。
   
  第三方面,我希望有關於長康邨的情況,要給我們的專家一點時間。衞生防護中心的專家,以至其他專家,還有工程隊伍今日要進去詳細調查過,稍後向我和兩位局長匯報,我亦會要求他們出來公開交代;因為至今只是十個小時左右,我不想在此說一些不全面的信息給大家知道。
   
  第四方面,關於口罩的問題。昨天特區政府已經按傳媒的查詢清楚講明,我們目前沒有計劃以立法工作來管制口罩的供應、分配或價格。因為現時全球口罩的供應,甚至其他個人防護裝備的供應,都出現了非常緊拙的情況,所以這個搶購、搶買的情況在很多地方都有出現。我早前向大家交代過的數字是我們訂購了,即下了訂單想買,而可以向大家說,這些訂購了的價格都是飊升了很多,所以訂購了而未送到的,我都不能夠說這個已經在我們的倉庫裏。因為現時很多地方都對口罩出口實施禁令,所以一定要貨到,我們才能夠知道整體供應情況如何。由於供應將會於一段時間內都是緊拙的,我必須要保護前線醫護人員──每天做這些衞生防護工作、檢疫工作;在檢疫中心裏的市民,以至我們在前線保持這個社會可以運作得到,例如清潔工友、其他執法同事的需要──他們的需要是放在第一位,否則我們難以令這個社會繼續運作。我亦呼籲公務員隊伍盡量在家工作、減少外出;社會大眾亦要減少一些社交接觸,從而可以減少整體口罩的需求。
   
  在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我們首要的任務是要增加供應,所以「兩條腿走路」──第一,全力向全球搜購,甚至搶購這些有關物品,這工作是日以繼夜地進行中;第二,全力配合增加本地生產,無論是我們自己懲教署的生產線或在科學園裏有一間公司的生產,以至最近亦有些有心人希望可以在香港作本地生產。我們已有專門的同事為他們做配合的工作,包括有一位有心人昨天告訴我,他已經去看了我們提供的廠房──我們在工業邨裏有一些廠房,他已經去看,希望能夠盡快購買到生產口罩的機器,我們便可以在本地投產。總的來說,一定要增加供應。不增加供應的話,不是一個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一定會竭盡所能去增加在香港對於這些衞生防護用品,特別是口罩,甚至是醫院裏的保護裝備的供應。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英文部分。)
 



2020年2月11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4時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