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抗疫記者會答問內容(附圖/短片)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一月三十一日)下午舉行記者會。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保安局局長李家超、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入境事務處處長曾國衞、衞生署署長陳漢儀醫生及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亦有出席。以下是記者會答問內容:

記者:特首,你好,想問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封關這個問題,其實越來越多聲音都要求全面封關,很多人都認為這個是最大功用去阻止社區爆發的風險,但特首剛剛說了這麼久,完全沒有提到會有進一步封關的行動,究竟你們有否聽到民意要求,其實這是一個最有效的方法阻止社區爆發?政府是否不會考慮進一步加多一些口岸來封關或者全面封關?第二個問題,就是在撤僑方面,剛才聽到局長說有幾個考慮,但其實現時都看到不同國家都安排了包機在武漢撤離他們的僑民,政府遲遲都未公布這個安排,是否在短期內考慮這些原因,你們提過的原因後都不會安排包機去運送這批僑民回港?第三個問題,就是口罩問題上,其實這幾日都看到大部分市民都因為擔心之後沒有足夠口罩而有恐慌的問題,在凌晨開始已經在這麼冷的環境下去排隊買口罩,想問特首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會有甚麼感受?多謝。
 
行政長官:我回應第一、第二個問題,第三個問題請聶局長進一步講講關於在湖北省的港人情況。在上一次記者招待會,很多傳媒朋友都重點問這問題。我想我們也要清楚知道「全面封關」是甚麼意思,我不希望大家都流於很口號式。「全面封關」的意思即是封閉我們口岸的管制區。香港在我們未進行一系列的管控口岸措施前有十多個口岸管制區,讓香港和內地以至香港及海外人員往還,如果有人提議「全面封關」,一般的理解應該是關閉全部關口,我也留意到可能會有個別國家在未來日子或會做這種工作,雖然這個措施並不符合世界衞生組織最新的建議。世界衞生組織如我剛才所說,儘管決定了把這次疫情定為一個國際關注的突發公眾衞生事件,但它亦表明是不建議任何旅行或者貿易的限制。所以如果說到「全面封關」,除了不符合世界衞生組織這個以科學為本、亦以控制疫情為目標的整體建議和策略之外,在現實情況亦是不可行。大家都看到我剛才提及的數字,我們有很多香港人每日都在往還,甚至比例是遠遠高於內地人。大家記得我應該於上一次、甚至是前一次講,當時的香港人佔這些兩地人員的往還大概是百分之七十五,現在已經接近百分之九十,因為剩餘內地旅客經過我們的非機場口岸入境已經是單位數字。所謂「全面封關」是否這個意思?要關閉這些口岸?但聽了一會後便發覺並不是,我也知道,我都會進入討論這個議題。聽了一會後,原來提出「全面封關」的人士是說要全面阻止內地旅客來香港,這個變相是不准某一些人進入香港,這恐怕又與世界衞生組織昨日的聲明中,其中一個重要的一項有所衝突。世界衞生組織的聲明說根據《國際衞生條例》第三條中的原則,請各國不要採取可能助長歧視的行動,所以就此,我們要非常小心考慮,但我們的策略其實是透過很嚴格地管控我們的口岸管制區,從而減少兩地人員的往還,其成效在剛才都透過一系列的數字向大家交代了。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這個數字會持續地下降,因為畢竟我們昨日才一共關閉了六個口岸管制區,並大幅削減航班,以至陸路運輸、海上渡輪服務等。這個我仍然認為是我們今日比較適當的措施,亦符合世界衞生組織對於各個國家的要求。當然香港是一個特別行政區,但我們一向對於世界衞生組織對國家成員裏提出的建議十分重視,亦會審慎地落實。在管控關口方面的力度,這方面我剛才都主動提到,我們會密切地監察,亦會留意疫情,並會與內地聯繫,探討在這方面我們還可否加大力度管控這些關口,這工作會繼續進行的。
 
  我在這裏特別想講,對於提出「全面封關」,來自醫院管理局醫護的同工,我感受得到他們擔心工作量、擔心感染,亦希望做好他們自己作為醫護人員的天職,但是大家亦看到我們提供的數字,無論在感染,還是呈報的個案中,有很大部分都是香港居民,所以在這方面的工作,我覺得應該做的是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去保護我們這些醫護人員,包括減省一些在醫院管理局平常要提供的服務──高醫生都曾向大家交代,稍後如大家有興趣的話,高醫生可以再說說。另外,剛才陳肇始局長都說為他們提供足夠的防護物資和為他們提供足夠他們下班後所需的特殊安排。我希望全社會採取防疫、抗疫的工作是互相包容、尊重、互諒互讓,不是以針對性去排斥某部分人士進行。
   
  至於口罩供應方面,由於全球口罩供應都是緊絀,即使我們已經全球採購,並已找過很多供應商,事實上是有困難,但我們都希望能夠透過多管齊下的措施,讓市民知道,正如你剛才提到,是有的,供應是會來的,所以不需要過份恐慌或焦慮地搶購口罩。我們亦透過一系列措施去減少社交接觸,譬如接近90萬的學生毋須上學,這便對口罩的需求可以大大減省;而越來越多醫護專家,包括世衞亦已發出指引,並非一定需要戴口罩、在甚麼情形下可以戴口罩、在甚麼情形下可以透過其他方法去保護自己及防止受這病毒感染,稍後或者陳署長亦可以再說說。我們亦會透過加強與公眾溝通將這信息傳播,但對於必須要用這些防護物資,例如口罩、防護衣,我們會確保他們得到供應。剛才陳肇始局長都提到,在整體緊絀的情況下,我們一定先要確保醫護人員有足夠的物資供應,而另一部分要確保那些提供必須、緊急服務的人員亦有物資供應。對於其他市民,我們要確保市場是有供應,換句話說,即使是一些私人零售商去採購,但它在採購過程中遇到困難,我們亦樂意去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昨天政務司司長已交代,透過我們的介入,事實上是促成了不少零售商自己的訂單能夠順利抵港。在未來的日子,這些工作會令市場的供應增加,但我不敢說會增加至沒有短缺,因為我們留意到近日無論在醫護的單位或者在社會的層面,用這些防護裝置,特別是口罩的使用量是大幅上升,所以相信口罩供應緊張的情況將會持續一段日子。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有關香港人在湖北的情況和安排,正如我剛才所說,首先我們很關注情況,過去亦一直與駐武漢的同事及入境處在香港的同事保持聯絡,收集有關資料,了解他們的情況,以及提供相關支援,就此我們會繼續跟進。
 
  第二點,我們正考慮究竟如何安排才是最合適。首先必須從公共衞生的角度作評估,世界衞生組織亦強調應盡量減少疫區人員的跨境流動。現時有不少香港人在湖北探親,我們要從公共衞生的角度去評估風險,整體上,移動人員在這個時候是否合適?
   
  另外,我們亦積極作好相關預案,因為當地所有公共交通已全面停頓,任何安排均需要當地政府和內地有關部委的支援。另一方面,當他們回港時,我們必須要妥善解決一些問題,如檢疫十四天的問題,現時求助人數已超過一千,需要安排一個地方做這方面的工作。剛才我亦提過,目前作檢疫的地方,已有三個檢疫中心提供約90個單位,這些都是我們一直積極跟進的事情。所以目前來說,我們是在作好一切準備,並因應情況作出評估,待適合時候採取相關行動。
 
記者:你好,想問一問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追問聶局長,想問你們根據現在掌握的數字,有多少滯留武漢或者湖北省的港人希望回香港?有沒有這個數字?你們需多久來提供協助?會否有包機接他們回來?這是第一。第二就是針對昨日其實有兩宗確診個案,其中一宗是因為瞞報,其實都有一個擔憂在醫院內部有爆發風險。當局有否跟進及即時檢測?亦會否再作進一步可能去追蹤病人,會否隔離?第三,想問其實剛才一直在說很關注市民的口罩供應,其實都很含糊地說會協助零售商促成交易,究竟有否一個確實的數字,你們現在政府內部的庫存有多少?會否計劃在這幾天內,有一些應急的口罩去派給市民或者一些單位可以領取到這些口罩?
 
行政長官:請聶局長答第一條。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有關第一個問題,我們收到的六百多宗求助個案,部分是到湖北探親或旅行,當然他們希望回港,他們亦是因此向我們尋求協助。我們會一直與他們保持聯繫,了解他們的情況,若他們有需要,如剛才提及的醫療需要,或藥物需要,這些我們都會協助。同時,我們亦要考慮相關的安排。至於以甚麼方式安排他們回港、何時實行這事情,我們需要與內地有關單位、部委商討,亦需要得到他們的配合。同時,也要考慮及妥善安排他們回港時相關的檢疫安排,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處理的。我們會積極密切注視情況,以及作出跟進。
 
行政長官:請衞生署署長。
 
衞生署署長:就昨日確診了兩宗個案,第一宗個案我們繼續向有關那對夫婦索取資料,調查仍在進行中。第12宗個案那位香港人士,根據他的資料曾經去過順德和澳門。我們正聯絡澳門當局,想再了解多些他在澳門進行過甚麼活動或者去過甚麼地方。我們在這一類流行病學調查裏,一般都需要不停地問,以及要病人回憶他過往14日去過甚麼地方,所以調查往往不是一兩日就可以完成,我們仍在跟進中。
 
行政長官:我請邱局長講講口罩問題。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多謝行政長官。昨日政務司司長跟大家見面時已很詳細及全面地解說過口罩的問題,或者我重複一下,主要有三大方面。第一是有鑑於如剛才陳肇始局長所說,政府於這段期間使用這類保護物資的需求大增,譬如以醫院為例,其使用量倍增,所以第一項工作就是政府物流服務署加大了採購,除了向原先已有的供應商進行採購外,亦擴大了網絡,甚至是向全球採購,這方面的工作(範圍)增大了,並採取了較具彈性的採購政策,加快落單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方面是協助企業,無論是在政府的採購,或是我們跟業界討論時(得知),以往主要的供應商都是來自內地,但因為種種原因,如內地的供應緊絀,以及有些生產商的生產地點遠離本港而需要貨運等,我們需要協助他們作清關或物流上的安排,這方面的工作我們已經做了,直接或間接地協助了政府及企業的採購。每當我們看到有批次出現延誤的時候,我們便會聯絡內地的機構,以及透過海關與海關之間的接觸,就這些批次作查詢,並成功(協助)一些口罩及保護衣物如期付運到港。這是第二方面的工作。在兩者之間,我亦跟接觸過的業界說明,若他們自己進行採購,(順利的)當然好,但如果出現了問題,我們會協助,但我們不會(在採購上)重疊,以免影響大家的供應。
   
  第三方面,我們看到隨着(口罩的)需求大增,本地生產亦是一個新方向,因為這類生產所需的科技不高,廠房的設備卻有一定需求。這一、兩個星期亦多了查詢香港有沒有條件再重新引入生產線,很多部門已在這方面提供協助,譬如研究於香港某些地方例如工業邨,引入生產線,在中長期可穩定(口罩的)供應。
   
  這段期間,亦有個別有心的企業欲將其手上特意購入或剩餘的口罩捐贈出來,我們亦做了聯絡的工夫,將其轉贈到有需要的人士手上。因為整體的供應情況緊絀,而且政府尤其是前線的機構亦有需要使用,我們手上沒有很大數量(的口罩)能作廣泛派發,反而我們集中的工作是確保供應能如期來港,或增大採購,希望滿足政府及市場的需要。

記者:林太,你好。我想在封關問題上再追問一下。政府其實可否說清楚你們是一定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封閉所有關口?抑或是其實會有一個指標,可能確診個案有多少、社區爆發,甚至是會死人才會封關?專家小組有否給你「全面封關」的意見?另外,其實現時最首當其衝的醫護人員已經要求「全面封關」,否則會醞釀罷工,你會怎樣回應他們?聽你剛才所說,特區政府不會考慮本土民情,即不會有獨立於世衞的思考?另外,在歧視問題上,剛才你提到歧視,可否說清楚你的意思是甚麼?在現時特殊情況底下,阻止有高風險旅客入境,保障本地市民的健康怎會構成歧視?即是你現在暫停自由行簽證是否已經是率先歧視?另外在口罩供應方面,雖然政府已經向市民講了有多少口罩供應,但似乎看到市民依然不太相信,依然出來「撲口罩」,在購買口罩問題上,政府會否有一些購買準則,例如可能只容許有香港居民身份證的市民購買,或者政府有一個角色,即是確保市民at least有一盒口罩,,因為他們其實每一日都要外出,你要他們等,變成他們沒有口罩無法外出,這個問題想問問政府會否多做少許?多謝。
 
行政長官:我回答第一組的問題,請邱局長說說有關於商品的情況,不過今次當然是大家都很關注的防疫物資──就是口罩。如果我了解清楚,你剛才的提問是在甚麼情形下封閉所有關口,即是說我們在香港連接內地、澳門和海外的所有口岸管制站都是封閉,這樣即是全封閉,即是不出、不入,這是不切實際的。
 
記者:不好意思,或者我說清楚少許,大家所說「全面封關」的意思並不是所有人不准出、不准入,可能是你們有特別措施,或者可能是擁有香港身份證的人士其實是可以自由出入境,現在只是想限制內地人士可以透過各種簽證來香港,因為現時他們還可以透過商務簽證或探親簽證來香港,仍然有一些人擁有着申請簽證,可能他們的簽證是未到期,依然可以來香港,是一批這樣的人士。多謝。
 
行政長官:我剛才已經說過,我們昨日採取了管控關口的工作,我們會不斷檢視以採取進一步的措施,這亦需要與內地一起探討和聯繫,這工作是會持續進行。但去到一個地步,所有某一類人士都不能夠進入香港境,無論是甚麼人士,這真的不符世衞指引,而這指引是根據《國際衞生條例》的原則訂定──就是我們不應該採取會助長歧視的行動。所以我們也要問,如果我們正處理的是一個公共衞生的問題,我們為何會用居住地來劃分,或者甚至用到戶籍來劃分?我剛才說,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去減少兩地跨境人員的數目,因為每一次跨境,或者無論是進入內地或其他疫情的地區都會帶來風險──因為他們要回來,如果是香港居民回來便會帶來風險──所以這是人流管制問題。在此,我們已經採取了不少措施,亦取得一些成效。不過,我相信在未來這幾天,這些數字還是會持續下降。
 
  剛才你提到,我早前也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即是取消了某一些簽注或是針對湖北省以至十四日內在湖北逗留過的人士採取更嚴厲的措施,就是限制入境。這是比例性的問題,我們每一次做工作都要合符比例。當時我也解釋過,湖北省特別在武漢市是今次疫情最嚴峻的地區,無論從數字上或是傳播上都是,所以我們採取了其實到今天為止都不是全世界很多地方採取過的措施。我剛才說12個確診個案中,七個是內地居民,五個是香港居民,但有些地方確診個案可能比12個更多,而且是百分之百都是中國公民,它們都沒有採取到這種針對性的限制措施,因為大家的着眼點都是公共衞生,希望如果有這樣的風險,我們都是以一個盡快識別、盡快隔離、盡快醫治的措施來做。正如我們亦有至少兩位香港人進入內地,應該是在廣州,亦是確診了,他們正在廣州接受隔離和治療,這是世界衞生組織希望各個地方採取的防疫、抗疫的做法。邱局長,請說說有關口罩方面。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這問題我在昨日的記者會上已回答過。我們明白市民在面對疫情時需要各種保護措施,當然不只依靠口罩,醫護人員和專家亦解釋過整套的做法。針對現時的情況,確實有供應上的問題,因為主要生產商是位於內地,而內地本身固然對這方面的需求大,但我們亦要確保香港購買的口罩,無論是政府的採購,還是企業採購用以售賣給香港居民的,下了的訂單都能夠取貨。我們亦看到,這段時期的實質需求,例如醫護人員的使用量,確實出現倍增,亦有人覺得預留口罩在身旁會較為安心;種種要求都顯示,要正本歸源處理供應問題。我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有此需要,亦看到這需求很多時均來自香港人。政府本身沒有備存大量口罩以作派發,而香港亦有廣闊的零售網絡,能比政府更有效分發口罩,因此我們的工作仍集中在供應方面。我們亦有繼續與業界,尤其是零售界別,討論當有足夠的供應時可如何做好有關方面的工作。謝謝。

記者:都會代行家問多少少問題,不好意思,其實第一題想問,意大利剛剛宣布禁止香港航班飛入境內,那樣他們是否構成歧視?是不是一定所有事都要跟世衞條例,如果不跟從便是歧視?林太,你一直都不希望封關,但根據香港民意,是有八成市民支持封關,是可以只是禁止內地旅客來境,你剛才用十四日之前的比例數據比較,其實三十號及三十一號是只是下跌了29.6%,你如何面對一日的數據?另外一條問題,行家都很關注瑪嘉烈有一位75歲男病人在普通病房留院六日,這六日的播毒有沒有你們所說的健康申報?是不是真的有效令內地居民如實說出到過哪些地方,是沒隱瞞的?第二個問題是全港都買不到口罩,新加坡那邊,一個家庭有四個;但香港是炒至九百元一盒,陳肇始局長在之前二十一號的post仍然說價格尚可,林太你會否就通宵排隊的老人家道一個歉?第三條問題是關於有警察是穿着PPE,想問其實懲教署每月生產一百一十萬的口罩用在哪裏?警方佔多少?保安局沒收市民那麼多個月以來的物資是用了在哪裏?那些口罩會否派發予市民?用回創科局的一些新研究方法,可能如新加坡那樣,每個家庭或有長者咭的長者可以每人分發多少口罩?三條問題,希望可以給多些行家問,謝謝。

行政長官:我記錄了你很多問題,不過不要緊,慢慢答。第一就是你舉出意大利停了一些航班的例子,其實我們做得更加早,這是透過壓縮兩地的交通運輸服務,從而達致減少兩地人員往還的目標。我們已經在昨天──亦公布了兩日,亦在之前採取了一些措施──昨天開始是很嚴格的措施,我們將香港去內地各個市的航班已經透過與航空公司、亦得到國家民航局配合減了一半,所以減省一些運輸服務或者整合一些口岸設施,從而令出入境帶來不便,減少一些人流,這個我認為從世衞角度應該是可以接受的,但我們現在說的不是這事。第二,當然在一段時間裏,出入境人士的人數已經出現下降,因為就算政府不採取任何管制關口的措施,市民都減少外遊,但你會看到隨着我們已經得到中央的支持不再簽發新的個人遊,亦已經停了所有旅行團的簽證,這個數字將會持續下降。當然你說,剛才信報記者亦提到,仍然有一些有效的簽注,這個我們亦會透過與廣東省的協作,看看在哪方面可以嚴格地監控。因為國家亦呼籲了,即使仍然持有有效簽注,國家都呼籲國民在這段時間不要外出。如果因為他無外出,簽注失效過了期,亦說日後是可以免費補發的,所以沿着這精神,我們亦可以更嚴格管控我們的人流。

  如果我沒記錯,昨日個案不是內地居民,是75歲本港居民,所以大家有時都要客觀,你說那個75歲昨日確診的是本地居民。事實上,12宗個案,五位都是本地居民。至於市民因為恐慌,不知道口罩的供應將會是怎樣或者實際上今日因為要用買不到而引起的焦慮;知道有哪個零售商、零售點有售,因此很早排隊,我覺得這是我們應該高度關注的,所以我們亦不斷做工夫,希望能夠增加整體社會或在市場對於口罩供應的增加。邱局長亦透過和零售管理協會,跟大家說如果有口罩出售但量不多,那些零售點都要想清楚究竟用什麼方法去推廣,以免製造剛才你形容的情況。至於懲教署生產的,即現時大概每日五萬個的口罩,我們現在希望它增產,即由現在每天做兩更,看看可否每天做三更,增產到七萬個左右一日,它的供應應是給政府用的,因為這些叫CSI (Correctional Services Industries)生產的物品一般不應推出市場,造成與市場這類物品的競爭 ,而一百多萬的口罩對於整體公營部門,包括政府部門和其他公營機構,是遠遠不足夠。我們現在戴的這種顏色的口罩全部都是CSI的,我亦要在此強調,這些由政府懲教署生產的口罩是有記認的,如果有人將這些口罩拿出市場或者在網上發售,我們一定會嚴肅追究,正如醫院管理局昨天亦報了警,有一位員工拿走了物品出去,即偷了這些物品出去。所以這並不存在給哪個部門,總之哪個部門按我們剛才說的原則在提供服務給市民時,他需要戴口罩保護自己和保護市民,那麼他就會獲分配用這些口罩,我不希望就口罩事件又特別針對某一個部門,多謝。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英文部分。)
 
2020年1月31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2時47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