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會見傳媒談話全文(附圖/短片)
********************
記者:司長,想問問剛才在節目中都有不少市民提及到派錢,其實社會上也有一些聲音說希望司長你可以派錢。其實,未來今次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會不會真的考慮派錢?以及就算要派錢時,政府的財政能否應付得到?以及在過去幾個月都看到政府推出了不少紓困措施,最近亦有十項民生措施,其實這會不會進一步加深政府的財赤?
財政司司長:我們在預算案諮詢過程中聽到有不同市民提出要求政府派錢。在這方面,其實意見是很分歧的,亦有市民認為不應該全民派,政府資源應該要針對性地使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所以這是個意見很分歧的問題。我們在處理這件事時,要考慮多項因素,一個是財政上的承擔能力,因為如果派得少,可能大家會不高興;如果是一些針對性的現金派發,有些市民沒有,或者行政措施方面比較複雜的話,市民亦可能不喜歡。在政府來說,今年,即二○一九/二○年,我們會出現赤字。二○二○/二一年估計赤字會更大一點,因為收入會再少一點,尤其是土地相關的收入,但同時間支出並不會減少,再加上經濟下行,我們要推出逆周期措施來撐着經濟,我們估計支出會增加。所以整體來說,我們也需要考慮負擔能力是怎樣。
至於剛才你提到最近行政長官宣布的十項措施的財政承擔方面,那十項措施,根據初步估算是超過一百億元。這方面來說,自從回歸以來,我們的經常性開支的增幅其實都相當大,一九九七/九八年度當時的經常性開支大概是1,500億元左右,用了大概十年時間增加至2,000億元;然後,用了只是七年時間,再增加1,000億元至3,000億元;跟着用了大概四年時間又增加1,000億元去到4,000億元。因此,我們的經常性開支的增幅是大的,當然,一直以來都是用於回應社會方方面面的需要,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務。未來來說,對於經常性開支的增加我們會小心謹慎。
要推行這些措施,社會上有所支持。當然我們要看看我們收入的增加情況是如何,是否要有其他的開源措施,或是因為我們的經濟發展得好,利得稅各方面的收入已足夠,這是一個考量;另一個考量,就是其實在過去十五年來,我們一直有盈餘,有不少時間我們都推出一些一次性的措施,包括薪俸稅退稅、利得稅退稅、差餉減免等各方面,規模都不少,在高的時候,規模可去到超過600億元,低時亦有200多億元。是否在這些地方我們可以調整一下?所以空間都是大的。
記者:司長,想問問因應財赤,政府會不會考慮公務員,以至問責官員減薪,與市民共度時艱?另外,想問問保安局正在研究為警隊引入電槍和網槍,可否透露未來在《財政預算案》會否為這些部分而增撥資源?
財政司司長:公務員和問責官員的薪酬調整是有一個機制,目前來說,都是按這個機制來處理。至於剛才你提到警方一些設備的購買,它是按政府內部既有的一個程序去申請撥款。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的英文部分。)
完
2020年1月18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5時04分
香港時間15時0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