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粵港環保及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小組在廣州舉行第一次會議(附圖)
*****************************
  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與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今日(十二月十二日)在廣州共同主持「粵港環保及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小組」(合作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兩地二○一九年的合作進展,並議訂二○二○年的合作計劃。

  合作小組由既有「粵港持續發展與環保合作小組」和「粵港應對氣候變化聯絡協調小組」合併而成。

  過去一年,粵港在各工作範疇包括改善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區域空氣質素、保護水環境、林業護理、海洋資源護理和應對氣候變化等繼續維持緊密合作(詳見附件一)。

  改善空氣質素方面,粵港雙方積極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質素管理計劃」及跟進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的進度和成效,以達到二○二○年的減排目標。雙方同意在粵港澳珠三角區域空氣監測網絡加入大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濃度的常規監測,並已開展籌備工作。此外,粵港已共同開展《2020年後區域空氣污染物減排目標和濃度水平研究》(《研究》)。

  海洋環境管理方面,於二○一七年開始試行的「海上垃圾通報警示系統」運作良好,至今共就暴雨、水浸或重大環境事件啟動通報18次,使各相關政府部門及時作出相應清理行動。此外,粵港雙方今年首次聯合舉辦海岸清潔活動,共同宣揚保持海岸清潔和攜手保護海洋的信息。

  合作小組亦通過二○二○年的工作計劃(詳見附件二)。除透過《研究》協助制訂二○二○年後區域空氣污染物的減排方案和目標,和預測可達至的空氣質量水平外,粵港雙方會把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引入常規監測,加強管理區域臭氧情況;並就粵港空氣質量預報工作加強交流,提升對珠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預報的能力。此外,雙方也會共同探討監測海上垃圾及處理海上環境事故的技術和方法,並會擴闊區內城市在海洋環境管理的合作。

  生態保育方面,粵港兩地會就森林和濕地等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建設、管理、保育、人員培訓和宣傳教育等深入交流和加強合作。

  出席今日會議的香港特區政府成員包括環境局、發展局、漁農自然護理署、屋宇署、土木工程拓展署、衞生署、機電工程署、環境保護署、香港天文台、運輸署及水務署的代表;廣東省的代表來自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水利廳、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廣東省氣象局、廣東海事局、廣東省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珠海市生態環境局。合作小組主要就兩地有關環境質素、自然資源、生態保育、可持續發展及應對氣候變化事宜磋商及交流,並設八個專題/專責小組負責落實各合作項目。
 
2019年12月12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2時47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