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二題:醫生的供求情況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葛珮帆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非本地培訓醫生須通過由香港醫務委員會(醫委會)舉辦的執業資格試,並在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完成一段時間的駐院實習,才可註冊為醫生。此外,非本地培訓醫生如獲醫管局等指定機構聘用以進行教學、研究或臨床工作,可向醫委會申請有限度註冊。關於醫生的供求情況,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過去四個及本財政年度(截至九月),每年醫管局(i)欠缺多少名醫生、(ii)有多少個醫生職位空缺,以及(iii)計劃聘請多少名有限度執業註冊醫生及(iv)實際聘用多少名該等醫生;
 
(二)會否要求醫管局就(i)專科門診及(ii)急診室服務的輪候時間制訂服務承諾;如會,將招致的額外開支及將增聘多少名醫生;如否,原因為何;
 
(三)是否知悉,醫管局有否就各專科聘用多少名有限度註冊醫生制訂目標;如有,數字為何;如否,醫管局會否制訂該等目標;
 
(四)是否知悉,醫管局有否聘用有限度註冊醫生出任顧問醫生職位;如有,過去四個及本財政年度(截至九月)的人數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五)是否知悉,過去四個及本財政年度(截至九月),每年醫管局各專科的醫生短缺人數(按總辦事處及各聯網以表一列出分項數字);如沒有該等數字,原因為何,以及醫管局會否進行統計;
 
表一
總辦事處/聯網 專科 二○一五至二○一六年 二○一六至二○一七年 二○一七至二○一八年 二○一八至二○一九年 二○一九至二○二○年
總辦事處 (不適用)          
(聯網名稱) 急症科          
麻醉科          
家庭醫學科          
深切治療部          
內科          
神經外科          
婦產科          
眼科          
骨科          
兒科          
病理科          
精神科          
放射科          
外科          
其他          
小計          
……            
總數          
 
(六)是否知悉,過去四個及本財政年度(截至九月),每年受聘於醫管局的有限度註冊醫生當中,(i)應考執業資格試的人數、及格人數和及格率分別為何,以及(ii)註冊為醫生後轉為私人執業的人數及該等人士的執業詳情為何;如沒有該等數字,醫管局會否進行統計;
 
(七)會否調查非本地培訓醫生註冊為醫生後的執業情況(包括轉職私營醫療機構的人數);如否,原因為何;
 
(八)是否知悉,過去四個及本財政年度(截至九月),每年在境外(i)就讀醫科及(ii)行醫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人數(以表二列出分項數字);如沒有該等數字,會否進行統計;及
 
表二
國家/地區 二○一五至二○一六年 二○一六至二○一七年 二○一七至二○一八年 二○一八至二○一九年 二○一九至二○二○年
(i) (ii) (i) (ii) (i) (ii) (i) (ii) (i) (ii)
英國                    
澳洲/新西蘭                    
美國                    
加拿大                    
內地                    
其他                    
 
(九)有何措施鼓勵第(八)項所述的人士回港執業及在公營醫療機構工作?
 
答覆:
 
主席:
 
  就葛珮帆議員所提出的問題,我現答覆如下-
 
(一)醫院管理局(醫管局)過去四個年度的醫生短缺累計人數、全職醫生離職人數及離職率如下:
 
年度 醫管局醫生短缺累計人數 全職醫生離職人數(離職率)
二○一五/一六年  300 240(4.4%)
二○一六/一七年 300 286(5.1%)
二○一七/一八年 300 336(5.8%)
二○一八/一九年 260 374(6.4%)
註:二○一九/二○年數字暫時未能提供
 
  自二○一一/一二年起至今年十一月一日,香港醫務委員會(醫委會)共批准54宗非本地培訓醫生以有限度註冊形式在醫管局工作。現時共有20人分別在麻醉科、急症科、心胸肺外科、家庭醫學、內科、神經外科、兒科、放射科及外科等人手短缺的部門工作。另外四名非本地培訓醫生亦將於本年第四季至明年第一季履新。
 
  在過去四年及截至二○一九年十一月一日,以有限度註冊形式受聘於醫管局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人數,載於下表:
 
二○一五年 二○一六年 二○一七年 二○一八年 二○一九年
(截至十一月一日)
10 12 12 10 20
註:除二○一九年外,數字為截至該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醫管局以有限度註冊形式聘用以紓緩人手短缺問題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人數。
 
(二)

專科門診輪候時間
————————
 
  醫管局一直就專科門診診所的新轉介個案實施分流制度,分流制度確保病情緊急而且有需要及早介入的病人會優先獲得治療。在目前的分流制度下,新轉介個案通常先由護士甄別,再經有關專科的專科醫生檢查,然後分為第一優先類別(緊急)、第二優先類別(半緊急)和例行類別(穩定)個案。醫管局的目標是把第一優先類別和第二優先類別個案的輪候時間中位數,分別維持在兩個星期和八個星期之內。醫管局一直能夠兌現承諾,把第一優先類別和第二優先類別個案的輪候時間中位數維持在所訂的目標內。
 
  至於例行類別(穩定)個案,由於不屬於緊急或半緊急類別,醫管局會按既定程序安排病人的到診時間。過程中有專科醫生覆檢評級,亦有機制讓病情在預約後出現變化的病人,提早就診。
 
  醫管局已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以紓緩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這些措施包括實施分流和編定先後次序;加強基層醫療服務;推行公私營協作;加強人手;推行管理專科門診診所輪候時間的各項年度計劃;提高輪候時間的透明度及便利病人自行選擇跨網就診;以及優化專科門診的預約安排。此外,醫管局由二○一六年三月開始推出流動應用程式,方便主要專科病人預約新症。
 
急診室輪候時間
———————
 
  為了確保有緊急需要的市民前往急症室診治時能獲得及時的急症服務,醫管局轄下的急症室實施病人分流制度,按照病情的緩急輕重決定治理病人的先後次序,將病人分為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及非緊急五個類別。醫管局已訂立服務目標,盡量使有急切醫療需要的病人能在合理的時間內得到診治。
 
  醫管局已推出各項措施,藉着增加人手及向公眾提供相關求診資訊,以減輕急症室的服務壓力,例如推行「急症室支援時段計劃」,以發放特別酬金招募額外醫護人員處理半緊急和非緊急病人,讓急症室醫護人員能專注處理危殆、危急及緊急類別的病人;以及於二○一八年十一月推出「自選兼職招聘網站」,以更具彈性及效率方式招聘更多兼職人員。
 
  醫管局亦於其網頁及「醫管局與你」手機應用程式提供相關資訊,包括各公立醫院急症室的等候時間和私營醫療服務的連結,提供私人執業醫生名錄予公眾參考。
 
(三)醫管局會繼續以有限度註冊方式招聘非本地培訓醫生。隨着《2017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實施後,有限度註冊的有效期和續期有效期已由不多於一年延長至不多於三年。連同已推出的一系列改善措施,經有限度註冊計劃招聘的非本地培訓醫生預期會有所增加。
 
  醫管局自本年四月開始,已將招聘非本地培訓醫生為駐院醫生的範圍擴展至所有專科,並在八個專科醫生流失情況較為嚴峻的專科(麻醉科、解剖病理學、心胸肺外科、耳鼻喉科、婦產科、眼科、放射科及核子醫學科),招聘已獲取專科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為副顧問醫生。所有有限度註冊計劃下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均是以恆常編制以外空缺及政府額外資源聘請。
 
(四)自二○一一/一二年起至今年十一月一日,醫管局沒有招聘有限度註冊醫生出任顧問醫生職位。為鼓勵及吸引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以有限度註冊形式來港於公立醫院服務,以減輕人手短缺的問題,醫管局已於本年四月的內務會議通過實施改善非本地培訓醫生職業前景的措施。非本地培訓的駐院醫生取得專科資格後,在公立醫院臨床工作達五年或以上,便有機會晉升為副顧問醫生。由於相關的晉升職位是以額外資源聘用,故有關機制不會影響本地醫生的晉升及培訓機會。
 
(五)醫管局會因應服務需要、各部門的人手情況和運作需求在各專科、醫院或聯網之間靈活調配人手,因此沒有備存各專科和聯網的醫生短缺數字。
 
  醫管局過去四個年度各聯網及專科的全職醫生離職人數載於附件。
 
(六)自二○一一/一二年起至今年十一月一日,醫委會共批准54宗非本地培訓醫生以有限度註冊形式在醫管局工作的申請;其中有七名非本地培訓醫生成功通過執業資格試並獲正式註冊,當中六名醫生選擇繼續在公立醫院服務、一名醫生轉至私人市場執業。
 
(七)過去五年,在通過執業資格試及完成實習評核的應屆正式註冊醫生中,每年平均有約80%加入醫管局工作。
 
(八)及(九)政府並無備存每年在境外就讀醫科及行醫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人數。
 
  因應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政府一直採取多管齊下的方針,以助紓緩問題。在非本地培訓醫生方面,醫委會在過去數年已推行多項改善措施和新措施,協助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本港取得正式註冊。舉例如下:
 
(i)由二○一四年起,執業資格試由每年一次增至每年兩次; 
(ii)由二○一五年起,醫委會調整執業資格試的豁免要求。就執業資格試第三部分(即臨床考試)而言,申請者須具備有關學科的註冊後經驗的最低要求,已由十年經驗縮短至六年;以及 
(iii)醫委會在二○一九年八月起將通過執業資格試的非本地培訓專科醫生的評核期由六個月縮短為兩日,我們預期此舉將可吸引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專科醫生來港執業。 

  此外,《醫生註冊條例》已於二○一八年四月作出修訂,有限度註冊醫生的可執業或為其註冊續期的期限已延長至不多於三年。食物及衞生局、衞生署和醫管局會繼續緊密合作,並在駐海外的經濟貿易辦事處協作下,推廣新的便利措施,鼓勵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政務司司長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去年分別先後出訪英國,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亦於今年九月中旬率團前赴澳洲,推行這方面的宣傳工作。
 
  為了進一步增加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在公營醫療系統服務的誘因,政府現正在不影響本地醫生接受專科培訓機會的前提下,探討更有效地為他們提供專科培訓。香港醫學專科學院轄下的專科學院與醫管局現正研究有關計劃的執行細節,期望能吸引更多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服務。
 
2019年11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2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