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談支援中小企及旅遊業措施(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十月二十四日)出席「中小企智囊論壇2019」後,就支援中小企及旅遊業的措施會見傳媒的談話全文: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多謝大家。我特意邀請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林宣武先生一起和大家見面。在近期經濟下行的環境中,中小企面對很大的壓力,這壓力來自兩方面──外來和本地。從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今日公布的(第四季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看到,不單是香港目前(內部)的情況,其實外圍情況對香港中小企帶來的困擾仍然很大,因此環球經濟指數是五個(分項)指數中最低的一個,反映香港中小企均面對外圍風險的壓力。當然香港本身的情況是雪上加霜,因此如政府與業界商討後得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我們都會盡所能來做。在過往這段時間,我們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針對中小企的升級轉型、市場開拓或如何應對新挑戰方面提供更多顧問服務,並聯同數個機構,如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和我屬下的工業貿易署等部門,將現時支援中小企的服務整合,即不分政府部門或服務機構,以一個團隊的方式一起出去推廣。我們已看到成效,在短短數月之間,自九月中起我們推廣各中小企基金,有關的申請大幅增加。(去年第四季至)今年首九個月(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的申請(按年)增加了約一倍,發放給中小企的資金亦多了兩倍,這還未包括市場推廣(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的數字。我們除了讓中小企知道可供他們應用的資源外,亦會協助他們申請和取得資金,作為及時的短暫支援。

  另外,昨日我們公布有關旅遊業界(的支援措施),正正說明如能與業界商討達致一個方案,我們不會等待,會及時推出,我們一直進行這方面的工作。未來,我們會繼續沿用這模式與業界商討,看看有甚麼好方法能幫助他們解困及解決燃眉之急。

記者:有導遊工會代表指旅行社拿取款項後未必會為旅客提供優惠,或者未必為員工提供津貼,你有甚麼看法?會否有其他措施可幫助旅遊業?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昨日我們推出為旅行社提供的現金獎勵計劃,是已經徵詢過業界的意見,包括從業員如領隊和導遊等。第一,我們必須在有限資源下和短時間內推出(措施),才可以幫助業界。第二,如果我們將有限的資源投放在旅客身上,未必能保住企業,亦未必能惠及整個行業。業界人士經常指出旅遊業是一個(人力)密集式的行業,有一千七百多間旅行社、六千多個導遊、一萬七千多個領隊。他們非常依賴人手,因為旅行社的服務就是依靠領隊、導遊等,所以能保住企業,才能保住這些工作崗位,而且他們說是「手停口停」,所以我們希望可以利用這一筆能立即運用的資源來幫助這行業「捱過」未來數個月,這就是整個目標。

  如果香港的整體情況好轉,正如我們早前已與旅發局(香港旅遊發展局)商量過,當我們能推廣或恢復對外宣傳香港的形象時,我相信仍然有很多資源,無論是來自旅發局或商界,如航空公司、酒店或其他企業,會願意用其他的方式,一起進行促銷的工作,所以將來的工作亦不限於這現金獎勵計劃。

  在這麼多種環境下,能夠立即在十一月推出這計劃,讓旅行社在未來數月能渡過這個冬天,保住(從業員的)職位,我相信這是業界的共同意願。

記者:局長,就旅遊業界的措施,其實有些中小型旅行社都反映,現時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客源,現時的措施是要有旅客才有一個鼓勵的獎金,他們反而希望能夠直接獲得金錢來交租或支付員工薪金。政府會否考慮這措施?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我們與業界討論這計劃時,正正提供了這彈性,因為如果我們將錢給予旅客,可能他是個人旅客,未必會光顧旅行社。如果將這金額(給旅行社)只支付某一項開支,未必能保留這彈性,所以業界向我們反映,希望有一個簡單直接的方法(支援業界),但亦必須與他們的營業掛鈎。做旅行社必須有客人,而入境旅客的經濟乘數效應較大,故此我們有兩個(入境旅客和出境旅客)不同的金額比例。整體而言,(計劃)一方面達到剛才所提及的目的,另一方面亦讓業界有彈性,例如(旅行社)可把現金奬勵用於減價促銷,也可用作彌補開支上的壓力,或是紓緩員工開支等。採用這方法可令旅行社或業界能更有彈性地運用資源。

記者:關於今天(世界銀行)公布的這個營商環境排名,香港從第四名升到第三名,因為這數字只包含五月份之前的情況,六月份之後的社會事件不斷激化,它沒有考慮到,會不會覺得這個排名太樂觀了?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我們要分開兩方面來說,今天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公布的(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是反映對經濟前景、對中小企的經營環境的一種意見。你剛才所引述,我剛在演說時也有提及,這個月內有兩個很重要的國際機構,其一是今日(宣布評級)的世界銀行,另一個是(兩)個多星期前的世界經濟論壇,分別就營商環境和競爭力等作評級,都把香港列於全球第三位。香港於兩者中皆有晉級,分別是由第四位升至第三位,以及由第七位升至第三位。這些國際機構通常看的不只是目前的情況,而是看基本條件,例如競爭力方面,香港在國際環境中,無論順逆,是否有能力吸引外商來投資及營運,又或是香港企業能否「走出去」;營商環境方面,在香港成立公司是否便利等。我認為香港本身已具備,並會繼續保持這些條件,無論現今市面的環境怎樣,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條件,所以這兩個國際機構對香港的(評分)指數,是對香港現有優勢的肯定。當然這些優勢要不斷調整或進步,亦可能受香港本身的情況影響,因此我們對這指數應「一則以喜,一則以警惕」。「一則以喜」是指縱使過往一、兩年在全球困難的經濟環境下,香港不但沒有退步,而且是進步了;「一則以警惕」是指這些良好的營商環境可能受香港本身的內在因素(影響),例如如果街頭暴力繼續出現,令香港不再是一個安全城市,這些因素可能會影響香港將來的評級,相信我們要以這方式理解香港目前的情況。謝謝。
 
2019年10月24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04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