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在《行政長官2019年施政報告》有關食物及衞生政策措施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今日(十月十八日)在介紹《行政長官2019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的記者會上,闡述食物及衞生局政策範疇措施的開場發言:

  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首先,我想講講食物及衞生局在今年《施政報告》中尤其是改善民生方面的工作範疇,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和提升市民健康的一系列醫療政策、措施及相關服務;另外是食物科方面對於環境衞生、食物安全和漁農政策的進展及措施。

  首先是醫療衞生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因應全球和本地人口老化,以及醫療服務的需求大大增加,我們必須與時並進,推展醫療制度和現時政策上的改革,希望可以藉此提供優質、可負擔和可持續的服務予大眾。主要有六個範疇:第一,促進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第二是加強疾病防控;第三是推動中醫、中藥的發展;第四,強化現有的公營醫療服務,包括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的服務;第五,確保醫療系統能夠可持續發展;第六,完善現時對公共衞生的規管和政策。

  我先講講基層醫療健康,我們希望扭轉現時比較着重治療但忽略預防的工作,所以我們銳意在十八區每一區都要建立地區康健中心。傳統上我們可能主要照顧患病的人,但現時社會上有很多市民沒有患病,又或者只是高危但未患病的人,我們認為要在上游多做工夫。地區康健中心正正是這理念,我們希望可以公私合營、醫社合作和以地區為本,會在十八區推展這項政策。

  位於葵青區的首個地區康健中心已於九月底開始正式營運。今年《施政報告》亦提到其餘17區於現屆政府任期內也會有安排,主要是在葵青區以外的其他六個地區成立康健中心,這些康健中心在現屆政府任期內會啟用。至於其餘11個地區則會有屬過渡性質的地區康健站。這些地區康健站當然規模比較小,但我們希望在現屆政府任期內能夠做到每個地區都有以預防為主的服務,除了可以提升市民健康之外,亦會有很多不同服務讓市民提升自己管理健康的能力。除了提高意識,他們自己對於管理健康的能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是地區康健站和地區康健中心要做的工作。這些地區康健站亦會於日後過渡至當區的地區康健中心,即是說其實每一區都會有地區康健中心,屬大型的。在未來兩年多我們會做好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的工作。長遠來說,我們希望每一區都有政府選址用作地區康健中心,這是醫療系統的重要部分,所以並不是說一個計劃,或只是一個區、一個區地做,將來會全面整合而變成醫療系統的重要部分。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一直檢視,將會發布有關本港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的藍圖。

  疾病防控非常重要,我們要作預防。今次我們集中談一些新措施,例如疫苗接種計劃。每年都會出現流感高峰期,而小朋友疫苗接種是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去年在小學做了學校外展疫苗接種服務,今年會恆常化,並擴展至幼稚園和幼兒中心。此外,部分學校將試行使用噴鼻式減活流感疫苗,看看對於小朋友的成效如何。第二,亦會為懷孕婦女在每次懷孕時接種一劑無細胞型百日咳疫苗,因為我們發現百日咳個案有上升的趨勢,所以為了保護懷孕婦女和最重要是生下來的小朋友,將會有這一項服務。對於病毒性肝炎,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公共衞生問題,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和國際間做法,我們將會在二○二○年訂立行動計劃,希望可以減輕病毒性肝炎對我們的醫療體系和公共衞生帶來的負擔。

  至於中醫藥,我們一直做了很多工夫,食物及衞生局轄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亦一直留意發展。有幾項具體措施於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到,我想向大家報告一下最新發展。中醫藥已納入本港醫療系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措施包括三項︰第一,首間中醫醫院將設於將軍澳,現已開展投標資格預審程序,目標於二○二○年內通過正式招標挑選承辦機構,期望最快於二○二四年年底分階段投入服務。第二,有關中醫門診,現時已有18間地區層面的中醫診所,稱為中醫教研中心,由二○二○年第一季起會增加服務量,提供每年超過60萬個有資助的中醫門診服務配額,包括中醫門診、推拿和針灸服務等的配額,標準收費是120元。第三是中西醫協作服務,現時醫管局有七間醫院提供中西醫協作服務,於二○二○年第一季會減低收費,由每天200元降至120元。當然我們會檢視現時該七間醫院和涵蓋的病種,評估有沒有深化和擴大的需要。為了加快推展中醫藥的發展,我們設立了一項五億元的中醫藥發展基金,今年六月已經開展,並已收到不同項目的申請,現正進行審視,希望於第四季批出不同項目,包括中醫和中藥發展方面,有些可能是研究項目、有些是培訓的項目、有些可能是資助中藥發展的項目。除了中醫和中藥發展,衞生署將會有政府中藥檢測中心,中心的選址已經確定,將設於將軍澳,即位於中醫醫院旁邊。

  另外,我們於七月頒布了《香港癌症策略》,涵蓋由預防以至篩查,以及監察和治療,以至存活者生活質素的提升和康復等各方面。我在此主要集中講幾項新措施。第一是設立網上資源中心,這資源中心給廣大市民使用,希望有一個一站式的資源中心,讓他們取得與癌症相關的健康資訊。在治療和診斷方面,醫管局有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他們都會有一些新措施,包括在癌症診斷、治療以及過渡性護理等方面提升服務質素,例如試行為癌症而設的簡化診斷服務;擴大癌症個案經理計劃,這樣能令癌症護理更加完善,更加一站式;持續引入用於癌症治療的先進醫療技術,這些技術無論對診斷或治療都有正面的提升作用;最後關於藥物,擴大醫管局藥物名冊內癌症藥物的涵蓋範圍。除了治療外,復康服務亦非常重要,目前醫療科技非常先進,有很多人患上癌症經治療後存活時間很長,所以我們亦發展有系統的復康及對於康復者的支援護理計劃,以確保他們除了得到適時的支援,也有更佳護理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素。

  我們對於不常見疾病都非常關注,雖然病人數目不多,但我們都認為應該增加對他們的支援,所以我們會研究就不同的不常見疾病建立資料庫,使我們日後提供的治療和研究會做得更好,亦會提升公眾對不常見疾病的認知。我們亦會加強支援不常見疾病及癌症病人的藥物治療,以及檢視人手配套和投放資源協助照顧患者的需要。當然研究亦非常重要,我們希望對於不常見病的科研和臨床研究可以做得更加好。

  至於基因組醫學,基因組醫學在世界上是一個大趨勢,無論對加強治療或診斷都有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政府在上一份《施政報告》已提過會成立香港基因組中心進行未來的研究。基因組醫學督導委員會將於本年年底就整個計劃向政府提交報告。該中心亦正在籌備中,將於二○二○年成立,以推行香港基因組計劃。

  晚期照顧、智慧醫院和大數據應用也很重要。有關晚期照顧服務,我們較早前提出立法建議,現正進行諮詢,將在十二月結束諮詢,然後我們會分析諮詢所得的意見,並推展立法建議。

  至於智慧醫院和大數據應用,大家知道創新科技能對整個醫療體系帶來服務的提升,所以醫管局會研究推行智慧醫院措施,希望對病人的服務,在流程和管理等方面可以更加好,更加暢順。至於大數據分析,醫管局亦設立了大數據分析平台和提升其數據實驗室,加強大數據分析方面的研究以及與大學的合作。

  強化醫療服務亦包括精神健康服務。精神健康服務非常重要,我特別講講幾項措施。除了食物及衞生局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現正研究如何更有效強化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務外,醫管局亦正在就兒童精神健康服務方面看看如何能加快,令輪候時間縮短,所以會加入兒科醫生協助處理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個案,希望加入兒科醫生,聯同精神科醫生,可以加快處理個案。衞生署亦計劃於六個月內展開一個持續的精神健康推廣和公眾教育計劃,希望增加市民大眾對於精神健康的認識,長遠來說希望建立一個精神健康友善的社會。

  大家都非常關注醫療人手問題,我們剛才提到多項政策措施,都必須要有足夠的人手,但醫療人手出現短缺,不論醫生、護士或專職醫療人員也有短缺的情況。特別在醫生人手方面,我們除了增加大學培訓醫科學生和護理學生等的學額外,也希望多管齊下增加人手,所以在不影響本地醫生接受專科培訓機會的前提下,我們亦要探討如何更有效地吸引海外醫生回港服務。在這情況下,公營醫療體系的有限度註冊年期已在修訂《醫生註冊條例》後由一年改為三年,我們正在探討,通過有限度註冊回港的醫生,例如在取得專科中期試(資格)的情況下,回港後如何可以接受專科培訓,醫管局和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也表示支持,並正商討有關工作。持續估算和監察人手情況也非常重要,所以在二○一七年發表報告後,新一輪人力推算工作經已展開,預期於二○二○年內公布結果。

  在護理發展,尤其是護理專科的發展,香港護士管理局一直進行很多工作,計劃在二○二○年初就護士專科發展推出自願註冊計劃,為最終建立護士專科法定註冊制度奠定基礎。

  除了醫療衞生方面,我亦會談談漁農業、食物安全和環境衞生的一些主要措施。如果大家在香港要安居樂業、有好的環境生活,環境衞生、食物安全等都是一些很重要的民生課題。我會就着以下四方面談談。

  第一是公眾街市政策,現時的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營運公眾街市,我們有街市現代化計劃,政府撥款20億元作發展。但隨着市民的需要和對於公眾街市定位的改變,我們希望公眾街市不單是用作「買餸」,而是一個重要地標,成爲市民聚腳點,亦可以開心地購買日常需要的食物和「餸菜」,所以新街市的需求是存在的。大家可能覺得某些區需要新街市,但每個新街市由計劃及就選址在區議會達成共識,以至興建都需要很長時間,所以今次我們以嶄新形式推出新的公眾街市營運模式,率先在天水圍試行臨時街市,我們較早前已經公布了選址。新街市地點包括在古洞北新發展區及在短期內完成將軍澳新街市的選址研究,決定後會諮詢區議會。

  街市現代化計劃主要對於現有街市作出一些整體改善和採取現代化管理模式。我們除了着力在香港仔街市開展外,亦有數個街市正在計劃中。當然,我們有一直在推展一些小型工程,不會等待興建大型的全面現代化街市,因為很多街市都有很多不同的需要,所以我們會推展一些小型工程。

  環境衞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課題,主要是滅鼠、滅蚊、環境清潔工作,以至公廁,大家都是非常關注。滅蚊工作方面,我們一直取得成效,各區的誘蚊產卵器指數一直有下降趨勢,今年沒有確診本地登革熱個案。我們採用新科技,例如新型捕蚊器——In2Care,或者用經改良的誘蚊產卵器監測情況,我們會一直推展這些工作。滅鼠方面,我們亦做了很多不同的工作、跨部門的協作,特別要提提有安裝夜視和熱能探測鏡頭的行動,用作評估滅鼠政策和工作成效。最後是公廁,針對公廁的衞生情況,我們一直都有加強管理和加快維修。

  食物安全方面,我們一直進行很多恆常工作,特別是加強規管食物內的有害物質,這亦是國際趨勢,我們將推出規管食物內有害物質的公眾諮詢,包括工業製反式脂肪及霉菌毒素兩方面。

  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亦是我們的主要政策範疇,第一是設立新的魚類養殖區及簽發新的海魚養殖牌照,這是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新措施,為魚類養殖業提供發展空間。新的發展方向亦一直在研究,亦會協助現有漁民轉型至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我們一直有與漁民商討。農業方面,農業園的發展會陸續推出,如果得到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支持撥款,會盡快推展。漁農業要可持續發展是需要財政支持,兩個已經在上屆政府開展的發展基金,一個是漁業,一個是農業,一直在接受申請,亦已批出了不少計劃,但有意見希望我們可以拆牆鬆綁,多批一些計劃,我們會一直留意最新漁農業的發展方向,希望這些基金可以在幫助漁民和農民轉型或開展新發展。多謝大家。
 
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8時28分
即日新聞  

圖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左)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今日(十月十八日)舉行記者會,介紹《行政長官2019年施政報告》中其政策範疇的相關措施。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2019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