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2019年施政報告》記者會答問全文(二
*************************

記者:林太,你好。想問問你在開場白也提到會用幾十億元去資助購買一些離島渡輪,一些環保的渡輪。其實你的《施政報告》比較少講,我根據剛才lock-in session 時聽到,我的理解是那種船在政府購買後的ownership是那間船公司。其實這個安排會否有點奇怪?好像「益」了那間船公司,營運已經有一些補貼,連船還幫它買了?另外,《施政報告》其實都有一些教育措施,亦繼續有2,500元的學生津貼,但繼續都是中學、小學和幼稚園,還是沒有正讀大學的大學生,會否進一步令他們對你的不滿增加,覺得你是當他們是no stake?以及剛才你在開場白也提到區議會選舉,我想很簡單地問問「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是否一個會被DQ的口號?以及那些選舉主任因應美國通過了《人權及民主法案》,會否怕選舉主任在DQ了他人後,他們以後就會被美國制裁、不能前往美國、不能移民等等?謝謝。
 
行政長官:第一,在補貼離島渡輪服務方面,原則上是因為考慮到這些離島渡輪服務的成本很高,無論是營運成本或是資本成本--即是投資成本,所以我們除了在營運成本作出補貼來減低它的加費壓力外,亦建議在未來十年分階段為它們換這些船隻,令到它們無需自己斥資來換船。實際上,以今日的票價和收入,我看過那盤帳目,應該沒有營運商會樂意自己去換船,因為這些船很貴,四十七艘船我們要花七十億元(註),所以你可以計算到這些船很昂貴,因此這生意是沒法做的。我們面對的,要不就是有些船隻會越來越舊、越來越噴黑煙,要不就是政府斥資更換這些船。據我所知,我們還未去到這麼細緻,考慮整個合約是怎樣做,但我會覺得我們沒可能把我們斥資買的船隻給這些營運商,而這些營運商可以用我們的船隻去做其他事,或是用來投資或借貸等,應該並不是這樣。構思上是令到它們沒有資本投資的需要,所以它們便無需加費加得如此頻密或高昂。整個渡輪服務可能往後會變成一種營運及管理合約,因為「打本」上我們負責了很多的時候,可能我們批出的合約變成一種營運和管理的合約,而票價亦要受到一定的監管。
 
  第二個問題,正如我在《施政報告》的文本所說,我們考慮到對很多家長來說,每年開學的開支有很多,雖然我們有書薄津貼及其他等等,但很多開支都是一種負擔,所以今次把財政司司長本來只是做一次的學習津貼,我們把它恆常化,以後每一年開學時,中學日校、小學和幼稚園都可以有這個2,500元的學習津貼。與當時財政司司長設計這個一次性的紓困措施一樣,就是大學生或是專上教育的學生有另一套的財政安排,他們可以有貸款、可以有津貼,即是所謂的grant and loan,所以不放在這考慮內;但對於青年人提供的支援和幫助,在《施政報告附篇》裏都有一些,特別是幫助他們做實習、交流等方面。我在此必須要提一提,或者有人會擔心是否我現時又不太關心教育,因為今次的教育撥款並不是太多。教育開支在過去兩年增長了很多,由我還未開始上任的五十億元教育新資源,其實累積至現在,我們投放了大概超過八十億元的經常性開支在教育上,特別在專上教育,現時所有考到中學會考合乎入大學門檻資格的所有同學都可以獲得三萬多元的資助,讓他們可以選擇入讀一些自資的院校。
   
  第三個問題,有關區議會選舉。我在我剛才的發言中,最後特別提到區議會選舉,就是因為目前社會都很擔心十一月二十四日的區議會選舉能否順利進行。我想再次展示特區政府的立場──我們是非常有決心,希望亦盡最大努力,令這一場四年一度的區議會選舉能夠如期舉行,但它需要有一個平和一點、冷靜、不可以有很多候選人受到滋擾的情況下進行。你提及的那問題是參選人資格的問題,這問題恐怕我不能夠代答,因為在法律上哪一位參選人有資格參選成為候選人是由選舉主任按法律條文、按着他掌握的情況,包括有時候問過當事人後得出來的資料和立場的宣示而作出決定。選舉主任會否受一些壓力?恐怕在今日的社會環境,大家都留意到有很多「起底」、在網上欺凌的事件發生,上一次進行補選時部分選舉主任都受到這些滋擾,我當然希望這種事件不會再發生。你說外國政府要去制裁香港官員,這是毫無理據的。我對於今早美國眾議院通過《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我表示極度遺憾,一個外國國會肆意介入香港事務;我亦不需要外國議會告訴我們香港的人權、香港的自由、香港的司法有多重要,因為這些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亦是每一位香港人會極力維護的。多謝。
 
記者:其實想問就着按揭成數方面,其實到底有否預期──雖然你剛才說打算給一些「首置」自用的業主──但是其實你有否對樓價有一個預期帶來的影響?因為即時已經有一些二手樓的業主他們原本正在「放盤」,現在他們即時「封盤」。以及無論你就居屋、「綠置居」,雖然你都寫了供應的數字,到底有多大信心可以達到這個供應?因為數字都相當大。另外,到底《施政報告》預期會令經常開支增加多少?再加上之前陳茂波推出的那些措施,預計會否令香港的赤字惡化?到底帶來結構性財赤的影響是會多大呢?到底現在會否有點「亂派錢」去為挽救民望?以及其實現在外界很關注獨立調查委員會等等的訴求,如果沒有回應這些訴求的時候,預期到底公眾是多能夠認真看待這份《施政報告》?另外,租津方面,以前政府不想影響私人市場,現在算不算插手自由市場?是否自打嘴巴的政策?謝謝。
 
行政長官:多謝你一連串的問題。第一,我剛才已經解釋,這次放寬按揭保險可以按九成的樓價至800萬,是純粹希望能夠提供適切支援給那些有意自置物業、亦是首次買物業的人用的,為他們提供多一個選擇;換句話說,以往他們因為沒有足夠首期,他們的選擇可能就是有發展商提供二按的一手樓宇才能夠買得到。當然香港的樓市是相對比較敏感的,即時生效的措施,今日有一些即時的反應,亦是無可避免,但是置業人士是不需要即時入市的,我相信他們亦會看清楚情況,尤其是現在經過了這次社會紛爭,經濟出現這麼差的情況,大家都預計樓市會有下行。照我掌握的數字,過去幾個月已經累積下跌了百分之五左右,所以在這個時候是否要即時入市,是每位置業人士要自己認真考慮的。
 
  第二就是有關於整體公營房屋供應,我們的基礎就是十年的建屋計劃,亦是《長策》裏的十年建屋計劃。現在我們要做到十年建屋計劃,特別是改變了的比例──百分之七十是公營房屋,在土地方面還缺乏大約六萬多個單位。只要有足夠土地,我們是有足夠財力和能力可以建設這些單位予市民租住或者購買的;但是短期點,你說好像很大、不知道是否在指明年的數字是確實的,明年可以賣一個相信是近年很高的數字──12 000個居屋和「綠置居」,是很實在的,大概的分布是7 300個是居屋,另外4 700個是「綠置居」。當然「綠置居」在今年二○一九年那批仍未賣,那裏有3 000多個單位。這些數字是比較實在,但是未來的供應一定要視乎我們土地開拓的速度,所以我亦呼籲在土地供應的工作是需要整個社會齊心協力來做的。
   
  至於幾條關於這份《施政報告》裏帶來的財政情況的問題,正如你所說,因為我們進入了經濟逆轉,在經濟逆轉的情形之下,政府的收入一定是有所下降,而市民對於政府要做的事,期望亦會上升,所以在這個時候是要保留我們一定的實力和財力,應對未來不確定的環境。今次的《施政報告》並沒有甚麼派錢措施,每一個措施都是按着市民的需要,在我們能力可以應付的範圍內為市民提供。當然香港非常幸運,我們很多年來都沒有出現赤字,對上一個赤字應該是在沙士期間的二○○三/○四年,亦累積了相當豐厚的財政儲備,高達一萬一千億元;但大家如翻開《附篇》看到開支數字,現時特區政府的總政府開支已經高達六千億一年,經常性、即不是容易可以減去的經常性開支都有四千多億一年,所以如果經濟出現很大的波動,特別是逆轉,我們各方面收入下降,而開支不能減少的話,自然會出現一個相當大的赤字,在亞洲金融風暴後我們亦經歷過。你可以放心,我們一定會非常小心,不會為香港的公共財政結構製造很多問題。
   
  財政司司長的紓緩措施,一如既往的考慮,絕大部分都不是經常性,都是一次性的。這191億元正正是考慮到不要為公共財政帶來一個結構性負擔,而在這個《施政報告》裏屬於結構性,即是經常性的財政開支,全部都放在幫助弱勢社群和一些很急切需要的服務方面;無論財政狀況如何,我們都盡最大能力,為市民提供這些康健服務、給長者的服務、幼兒服務。我當然希望市民會全面看看這次《施政報告》提出各方面的措施,因為《施政報告》的對象是全港七百多萬市民,有些市民關心經濟、有些市民關心民生,但大部分市民都關心今日這個暴亂的情況,希望能夠將香港盡快回復正常、回復平靜,亦希望回復平靜之後,特區政府能夠更有為地去幫香港重拾自信,讓我們的企業有一個相對好的營商環境,外來投資亦會繼續來香港發展。
   
  至於我如何看租津問題,正如我所說,往時我們的考慮是傾向用政府的考慮,政府的考慮是租金津貼可能帶來租金上升,受惠的可能是業主而不是租客;如果推出租管亦可能令業主不放租,結果香港少了單位供應。這一連串理據,大部分官員都說過,包括我本人,但如果我們從另一角度、從市民的角度看,市民有住房需要,特區政府說了,房屋不是一個簡單的商品,每一個在這裏以香港為家的人,對政府有期望,希望政府能夠幫助他,至少「有瓦遮頭」。我們幫助的手法是不斷建公屋,但我們現時的公屋供應是大幅度落後,不單做不到三年配屋,現時的輪候時間平均是5.4年。對這班居住環境惡劣,亦長期希望政府幫但政府未及幫忙的市民,剛才的那些理據對他來說沒有關係,他會說「總之你現在不能給我一個出租公屋,能否稍為減輕我的日常支出的負擔?」只要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就可以想得通一點。如果有家庭自力更生,它想你幫住房,但你幫不到住房,於是它說原來有另一個方法可以幫到住房,就是不自力更生,去申請綜援,因為綜援有一個私樓的租金津貼,這是否政府願意看見呢?即使從財政上都不合邏輯。我們應該聚焦去幫每一個自力更生的家庭,它最需要幫忙的範疇是甚麼,就撇開我們自己官方固有思維,盡最大努力去幫。沒錯,我到今天為止,和同事談來談去,我們都沒談出一個更完備的方案,因為有人說排了三年才給他,但亦有人說有些人根本從來不排公屋,又或者一個排了三年的人可能沒有排了一年的人的住屋情況這麼差;所以我希望市民能夠給我們大概一年多的時間,我們會想出如何為我剛才形容的那些家庭提供一個比較恆常的生活津貼。最終我相信無論是那些家庭或特區政府,都希望能夠興建多些公屋出租給這些有需要的居民。
 
記者:你好,我們看到近幾個月以來關於香港金融市場和香港金融機構有很多傳言,金管局和港交所也多次出來闢謠。近期就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加強網絡謠言管控,不知道你對此如何看?然後第二,我們看到二○一八年四月,港交所推出了上市制度改革,二○一八年香港IPO集資總額佔全球第一名,但是近幾個月以來有不少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延遲或者暫停了在香港的上市。請問一下,在當前的局勢下,我們如何增強國際投資者對香港金融市場的信心?如何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動搖?謝謝。
 
行政長官:首先,第一個問題,這幾個月其中一個非常困擾我們的問題就是傳言,不單是金融方面,很多方面如有關警隊的工作、有關我們政府的工作,在網上都有很多不實的言論。我們無論是政府新聞處或是其他機構,包括警隊、醫院管理局都不斷馬上闢謠;但是要監控又有深一層的考慮,因為香港畢竟是一個非常重視言論自由、表達自由的城市。
 
  另外,有關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是國家裏面一個最國際化、最開放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中心有它非常重要的規管問題,也有開拓的問題。本屆政府同樣重視有關加強金融監管,加強我們的發展;正如你剛才提到,去年四月份香港交易所提出了可以說是近年很重大的上市條例改革。當然今年的情況是有些受到影響,一方面是外來的經濟,有關中美的關係、中美的貿易摩擦,另外當然是這四個月香港發生的事,要是我說沒有影響投資者的信心,這是不可能的,它正在影響投資者的信心,所以有些希望用香港上市條例來香港集資上市的,可能要多想一想甚麼時候再來。無論如何,今年我們雖然上市的企業少了,但是上市集資的資金,我記得還是全球第三;而利用你剛才提到的新上市條例,我們現在已經有大概超過10個企業,包括同股不同權的兩間公司,還有一些是未有盈利之前在香港上市的生物醫藥科技公司。我覺得我們要是能盡快止暴制亂、盡快讓香港回復平靜,香港特區政府和有關機構,包括香港交易所,一定會加把勁推廣香港,無論是海外、海內,希望爭取海外投資者再次來到香港。
 
記者:林太,你好。我想問因為在《施政報告》前言第四段你都有提及到要堅守幾個原則,當然當中包括要堅守「一國兩制」和絕對不容忍任何鼓吹港獨的行為。回看去年的《施政報告》,用字說法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其實這樣是否意味政府認為處理這個問題上不需加大力度?另外,剛才有行家都提及到,亦是大家最近比較聽得多的八個字,就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其實這八個字或口號有否「踩紅線」?是否危害國家主權和安全的行為?另外,「願榮光歸香港」這首歌是否港獨歌呢?其實政府會否不讓中小學生在學校唱這首歌?謝謝。
 
行政長官:第一,我在《施政報告》裏提出的三個大原則,是香港很重要的基礎,當然不會隨便改變;事實上,如果你留意到它們在一年到一年之間有很重大的改變,可能你需要擔心。這些無論是憲制原則或香港的核心價值──「一國兩制」、法治和我們的制度優勢,基本上是歷久常新,所以我覺得能夠重申這些原則,特別在今日社會比較紛亂、大家亦不知道前路怎樣的時候,我覺得抓緊這些原則更加重要。至於第二,你問我對於某一些說法的看法。如果不是在選舉期,我或許願意與你分享,但因為現在是選舉期,這些問題全部都會出現在我們的選舉主任要如何處理一些參選人資格的時候,我覺得由行政長官回答你的題目並不適合。你可以放心,我們的選舉主任都會按法律、按證據、按他在一個程序得到來自參選人的解說而作出他們的決定。
 
記者:林太,你好。有兩個問題想問,首先是租金津貼方面。其實租金津貼增加好像你剛才所說,有機會令人覺得有一個「益」業主的疑問。明白政府其實想由市民的角度想去幫市民,但大家都知市場其實很受情緒、風向所帶動,所以想問即是如果你現在都還未有這個方案的時候便已經公布你會做,會否擔心真的會影響令租金已經提升?然後,第二,剛才有行家都有提到一個民調,民調其實還有說到關於禁蒙面法方面,當中有六成人反對,亦有兩成人認為沒用,加起來超過八成。其實蒙面法不只是針對暴力示威者,有否考慮過其他市民會覺得害怕被秋後算帳或害怕其他原因?有否考慮重視這些意見?
 
行政長官:第一個問題,你留意到我們現在的說法是一個生活津貼,可能設計出來亦不是一個直接跟租金掛鈎的津貼,但對象是清晰的,都是一些非公屋、非綜援、低收入的家庭。關愛基金以前做的是一樣,將來一年做的「N無計劃」都是基於你沒有公屋、沒有綜援、低收入、在住私樓正交租,我們就給你一個生活的津貼。你提的問題是往時為甚麼怎樣也解不開這個結,就寧願不做,因為一做就會有這些擔心;但我剛才的說法是我們知道有這些擔心,我們盡量想辦法去解決這些擔心。譬如有人提租管,我現在不知道租管有沒有效,但不能夠因為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有明顯的理由也不幫,我希望大家都同意。我剛才說的家庭真的覺得你不能給公屋,又越等越長,現在應在現金上幫補一點,這個訴求是清晰的,所以我們這次謹慎點,先發放兩次關愛基金的非公屋、非綜援、低收入的生活津貼,然後去想通這一系列的問題,展示給市民知道房屋如此重要,我們很願意去幫一把。
 
  至於《禁止蒙面規例》,如果大家記得,我當日都說過,這是非常困難的決定,正正是你提到的──第一,未必是即時有效。雖然我們希望達至一個阻嚇作用,亦能夠令警方執法的時候相對比較容易些,但它真的會有這個反應,它不是即時有效,人人也戴蒙面物品出來,你也不能夠就這麼大量的人馬上即時執法。第二,有些人是有實際需要的。你見到這個規例其實雖然都很簡單、幾個條文,但是都盡量可以處理這些情況,即是說如果你不是在集會,你可以戴蒙面物品;或如果你有工作需要,好像各位是新聞報道。你說的「怕」──參加集會怕被人看見,所以要遮蓋面容,這真的很難處理。我相信香港社會是一個很包容、亦很尊重自由的社會,如果是一個和平示威,是不需要怕自己的面容表露出來。事實上,香港過去十多二十年,我們有很多人數很多的示威遊行,亦沒有出現好像近月必須要戴一個口罩,或者甚至是一個黑色口罩的情況才能夠參加。無論如何,這條例是在一個很緊急的情況下,我們覺得需要進行,所以引用了《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去做。我真的很希望當社會回復平靜的時候,我們便不需要再有這種法律條文,屆時大家亦可以相對放心。
 
記者:林太,你好。想問正如你自己所說,《施政報告》也未必可以全部解決社會紛爭的答案,只是一個開始,但其實剛才都有幾位行家問過,就是民調也顯示市民有幾個訴求,你都不肯做。我想問的問題就是,其實你是未知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裏,還是如坊間所說,你是「攬炒之母」?謝謝。
 
行政長官:我覺得現時一些已經是目無法紀、目標性地破壞香港的人,可能更適用於你剛才所說的那種形容。我為甚麼把今年的《施政報告》標題寫為「珍惜香港」?因為每一天看着電視新聞,特別是在大型的暴力行動,就會看到這些暴徒去破壞香港,他們根本是要把香港全部「打爛」,差不多可以說是沒有甚麼議題;他們是否為了某一個議題要發洩、要爭取,全都看不到,唯一得出來的感覺就是想香港衰落,所以破壞香港。我完全沒這種心態,我很努力,仍然希望香港好,亦以最大的決心繼續服務香港,希望不單只透過這份《施政報告》,亦透過我剛才說在未來施政方面的風格──願意聆聽、多互動,亦不要把我們自己的想法過早加諸於社會,認為一定要如何做──能夠把香港帶出困局,這是我對香港這個我土生土長地方的一個承諾。未來的日子是艱難的,回看今早,我從過去兩年時常可以進入會議廳與立法會議員互動,演變成今日相當激烈、惡劣的情況,未來要面對這種場面的機會仍然不少,所以日子是難過的;但基於我對於香港的熱愛,我仍然希望與大家有機會共建香港這個美好的家園。多謝大家。
 
記者:特首,你好。我都想追問剛才,因為我們日前了解到有立法會議員去信特首,說香港本地有些社交平台經常發布一些煽動性的言論,包括鼓動年輕人上街進行一些涉嫌非法的活動。我們都留意到有警察被人割頸之後,有個平台發出了一張醫學上的人體頸部解剖圖,用中文很清晰地指引,說你如果下次行動的時候從哪一個部位,從哪一個點下手,那麼就可以一擊致命。那麼,對於我來說,這些…已經是比較極端、比較嚴重。對於這個議員的去信,對於這點情況,我想知道特區政府如何應對?第二個問題就是大灣區那方面,有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到要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我想詳細聽聽特首有關這生態文明建設的情況。多謝。

行政長官:第一個問題,對於近月在網上出現了近乎是煽動做一些違法行為,以至其他「起底」、洩露個人資料、惡言攻擊,我是感到深惡痛絕的;但畢竟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我們都是用法律來處理。法律處理包括私隱專員公署,它亦是用它的條例正在做工作,亦包括警方打擊網上罪行。其實近年警方加強了打擊這些網上罪行,如果有些網上言論觸及了煽動一些刑事的行為,警方會採取行動。當然,如果你說現行法例有不足,即經過今次事件後有不足,特區政府一定會檢視現行法例作出更新和修訂,例如在《附編》內,我們已提出在《私隱條例》裏有數方面值得要研究和加強。
 
  大灣區內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章節,就是你提到的生態文明。我很難用三言兩語向你解釋,可以說的是,我們非常重視生態文明,因為希望大灣區可以在國家生態文明的工作裏成為一個有示範作用的區域。無論廣東、澳門或者香港在這方面都各自做了很多功夫;我早前向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亦提出,希望我們有三方共同小組跟進生態文明各方面的工作。我們做了初步的建議書,交了給廣東省看,亦得到了正面回應,希望稍後可以有一個工作小組落實有關工作。其實我今次在《施政報告》提出的綠色渡輪──即是我們要斥資七十億元的綠色渡輪(註),可能亦屬於廣義的生態文明的措施。至於其他環保措施,亦已放入我們提交了的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文明的初步建議內。
 
記者:林太,你好。有兩條問題想請教。第一條問題,就是林太你過往的兩份《施政報告》也有與青年同行的章節,今年這章節卻去了《附篇》。現時這本正本的《施政報告》,你在三處地方提過青年:兩處講了青年宿舍、一處講「明日大嶼」。其實很多民調都已經反映了年紀越輕、學歷越高的年輕人對你、對特區政府、對警暴很有意見,對「五大訴求」很有期望。你是否用這份《施政報告》再一次告訴他們其實他們真的是no stake in the society,你是不會理會他們的訴求?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就是剛才林太你也再一次強調,這四個月的反修例風波裏,其實都是一小撮暴徒希望「打爛」香港,由六、七月時拘捕700人,你在《施政報告》中也有提及現時已經拘捕了2 000人,當中為數不少是十五、六歲,DSE還未考的小朋友,有些是十一、十三歲,昨日有十三歲的小朋友被控襲警。林太,你自己是一位母親,你如何去說服那些在電視機旁的父母,他們那些十五、六歲的孩子、十二、三歲的小朋友,他們都是你口中有組織、有策劃的暴徒,只是一心想「打爛」香港?你是否也覺得你這樣說後,不單令幾代人與特區政府為敵,甚至幾代人的父母都與特區政府為敵?謝謝。
 
行政長官:第一,正如剛才已回應過,今年的《施政報告》決定聚焦在土地房屋,所以很多往時的章節都會放進《附篇》。《附篇》的作用是附加在《施政報告》來詳述本屆政府的施政理念和工作 ,所以青年仍然獨立成章。放在最後並不等於它是最不重要,其實放在最後是最重要,因為前面的幾個章節,無論是教育、房屋、醫療都有青年的部分。對於一個青年人來說,我希望他看完我們在前面所講各方面,譬如經濟發展、創科發展,就是要讓青年人有一個更好的前景;然後在最後我們特別為青年人,希望能夠支持他們在創業方面、在國際視野方面、在加入政府、在政治參與方面的工作。所以肯定並不是你所說的那種對青年人的態度,我對香港的青年人仍然是充滿熱誠,仍然相信他們將會是我們非常有為的新一代。正正是這樣,我們希望能夠給予他們一個更好的成長和發展的環境。
 
  第二個問題一樣,我沒有說過這些小朋友或這些未成年被捕人士全部是暴徒。事實上,這麼大的社會鬥爭中、在執法的過程中,很難只拘捕那些真正最暴力的暴徒;法律就是法律,法律包括參加非法集會、包括可能是襲警、包括可能是擁有一些他不應該擁有的物件。我沒說過小朋友是暴徒,但小朋友心智未成熟,參加這些相當激烈的活動是我們所擔心的,所以亦是這原因,我們考慮很久後都須要作出這個決定──訂立反蒙面規例,希望能夠幫助家長、校長、老師,勸喻這些小朋友不要以為戴上面具別人便不會知道你是甚麼身份,因而走出去參與激烈活動,影響他們的前途。我同樣呼籲家長要向自己的小朋友解釋或勸導他們,今日香港面對非常複雜的情況,並不是一個小朋友能完全掌握,所以他們須更小心,亦真的要三思是否參加這些這麼激烈的行動。
  
註:未來十年為11條航線分階段更換新建船隻(47艘)的非經常開支預算總數約58億元,而未來五年牌照期內為14條航線提供特別協助措施經常開支預算約13億元(即每年約2.6億元),合共約70億元。

(請同時參閱談話全文英文部分)



2019年10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3時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