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目辦事處展現北歐電影藝術(附圖)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電影節目辦事處主辦的「北歐電影節2019」是「世界文化藝術節」的重點節目,精選十五部來自北歐五國,丹麥、芬蘭、冰島、挪威和瑞典的電影,於十月十八日至十一月十七日在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香港科學館演講廳和香港太空館演講廳放映。
 
  北歐氣候極端,當地人為了生存努力適應環境,電影中的主角亦然。《拉那》(1929)真實描繪挪威北部與馴鹿共生的薩米族人的生活和壯麗的北極景色。攝影師出身的導演George Schnéevoigt,在諸多的環境限制下,仍能展現神乎奇技的黑白影像。塞斯道夫的《大冒險》(1953)以混合紀錄片和劇情片的手法,拍出動物和人在大自然規範下求生和延續後代,展示自然界的美好與殘酷。影片獲1954年康城影展國際獎。Grímur Hákonarson的《風雪養羊人》(2015)講述冰島村落一對養羊維生的兄弟,如何應對羊瘟病所帶來的災難。片中對白不多,藉影音形象來感動觀眾。影片獲2015年康城影展一種關注單元獎。
 
  不少北歐導演愛探討人和神的關係,思考生命的終極意義。默片傑作《鬼車魅影》(1921)由「瑞典電影之父」斯約史特洛姆執導,講述除夕夜最後死去的惡人要當上死亡使者,全年到處收拾亡靈。片中的特技和攝影成功營造恐怖氣氛,同時也達致道德反省。德萊葉的《憤怒的日子》(1943)借中世紀的獵巫運動,影射當時統治丹麥的納粹德軍的凶殘。導演的場面調度精簡有力,把亂世中人性的搖擺不定及身心痛苦,活現光影之中。影片獲1948年美國National Board of Review十大電影。塔可夫斯基的遺作《犧牲》(1986)寫核戰爆發在即,居於孤島的學者及其家人好友如何面對死亡。片中沒有天崩地裂的末日場面,只以哲理性的對話表達死亡的臨近和內心的恐懼,從而反省生命的意義。影片在1986年康城影展獲評審團特別獎、最佳藝術貢獻獎及國際影評人獎。
 
  瑞典電影以性開放知名,展示北歐人對自由的嚮往,爭取民主社會和男女平權。G‧莫蘭達的《人生間奏曲》(1936)巧妙結合戲劇、音樂和電影,講述已婚的小提琴師愛上女兒的鋼琴教師,兩人更乘到外國演奏之便雙宿雙棲。電影盡顯女主角英格烈褒曼的青春美麗和男主角G‧艾克曼的迷人風度,與他們的演技相得益彰。在瑞典電影大師英瑪褒曼的《夏日與蒙妮卡》(1953),兩名青年男女相約到海島歡度夏日;惟夏天一過,他們只得回歸冷酷的現實。褒曼不但寫出夏之狂熱、性的解放,也寫出二人面對俗世所付的代價。Vilgot Sjöman的《我好奇—黃色》(1967)圍繞少女蓮娜對政治和性愛的好奇與探索。電影的形式和內容大膽新穎,性愛場面毫不掩飾,還拍攝了馬丁路德金及瑞典高官的訪談,於公映時即引起哄動。影片女主角獲1968年 The Guldbagge Award最佳女主角。
 
  北歐的黑色電影則反映當地井井有條的生活中所潛伏的反常和恐怖。Erik Skjoldbjærg的《天光光心慌慌》(1997)中,探員在調查凶案時,因挪威北部天色日夜不分致精神失常,更錯手殺死同袍。電影充滿驚險動作,更有罪與罰的深層心理描寫。Baltasar Kormákur在《血迷蹤》(2006)揭露高端科學研究的風險,以及人類渴望超越大自然所引發的悲劇。影片在2006年冰島艾達獎獲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演員。Niels Arden Oplev的《龍紋身女孩》(2009)講述為電腦黑客的紋身女子飽受權貴的利用和摧殘卻堅持追查真相。電影情節峰迴路轉,更從中帶出社會寫照和人性批判。影片獲2011年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電影。
        
  而對倫理道德的疑問亦是北歐電影的拍攝題材。《火柴工廠女》(1990)為郭里斯馬基的「無產階級三部曲」之一;電影貫徹其電影風格,主角皆是困苦、壓抑、無助,而周邊的環境也都冷酷無情。溫德保的《家變》(1998)講述一次家庭聚會把各家族成員不可告人的秘密一一揭發出來,故事既荒誕又真實。影片獲1998年康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和1999年鹿特丹影展觀眾票選獎。《末日派對》(2011)中,馮提埃爾以豪華婚禮所引發的連串不愉快事件,揭露華麗外衣下人的虛偽、好強、脆弱和自以為是。影片女主角獲2011年康城影展最佳女主角。
 
  《大冒險》、《犧牲》、《人生間奏曲》、《夏日與蒙妮卡》、《我好奇—黃色》和《龍紋身女孩》為瑞典語;《風雪養羊人》和《血迷蹤》為冰島語;《憤怒的日子》為丹麥語;《天光光心慌慌》為挪威語和瑞典語;《火柴工廠女》為芬蘭語;《家變》為丹麥語、德語和英語;《末日派對》為英語。《大冒險》、《風雪養羊人》、《憤怒的日子》、《人生間奏曲》、《夏日與蒙妮卡》、《血迷蹤》、《龍紋身女孩》和《火柴工廠女》設英文字幕;《犧牲》、《我好奇—黃色》、《天光光心慌慌》和《家變》設中、英文字幕;《末日派對》設中文字幕。《拉那》為默片,設配樂及英文插入字幕;《鬼車魅影》為默片,設英文插入字幕,並邀得管風琴演奏家唐展煌作現場音樂伴奏。《我好奇—黃色》、《龍紋身女孩》和《家變》為三級影片,只准十八歲或以上人士觀看。
 
  此外,節目亦設八場以北歐文化和藝術為題的座談會,於九月二十六日、十月五、十二、十九及二十日和十一月一、三及九日,分別在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天地圖書地庫展覽廳、商務印書館尖沙咀圖書中心、香港太空館演講廳及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舉行,並邀得節目策劃羅卡、王茵茵博士;文藝評論人鄭政恆、朗天;設計家郭達麟;影評人及電影研究者喬奕思、家明、劉嶔為嘉賓講者。座談會以英語及粵語進行,免費入場。
 
  門票六十元,現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信用卡電話購票請致電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查詢節目詳情,請致電二七三四 二九○○或瀏覽網頁www.lcsd.gov.hk/fp/zh_TW/web/fpo/programmes/nordicfilm2019/index.html



2019年9月7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1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