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談中美貿易事宜(附短片)
**********************
  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八月二十七日)與主要商會及中小企協會代表會面後,就中美貿易衝突相關事宜與傳媒談話的內容: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各位傳媒朋友好。今日我剛剛與大概八至十個不同的商會會面,是這一年半以來我們第十六次有關中美貿易戰對香港的影響的會議。大家都知道,美國宣布於未來幾個月,分別於九月至十二月,增加對一些中國進口美國的貨品的關稅;除了提升關稅稅率,由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三十外,亦將原先(總值)二千五百億美元(貨品)以外的三千億美元貨品納入關稅(的清單)內。簡單來說,我認為這可以說是一場全面的貨物貿易的開戰,因為不單加重關稅,亦將其全面化,差不多把中美貿易之間的所有貨品納入。中國所採取的回應措施,亦是提高關稅。簡單而言,這兩方面對於香港作為中美貿易之間的中轉站,或轉口貿易體系的影響是顯然易見。如果單單看增加的關稅(稅率),以及擴大的貨品清單,已經差不多涵蓋絕大部分中美之間透過香港轉口的貿易貨品。
 
  去年(美國)公布(總值)二千五百億美元(貨品的關稅)清單時,有不同的經濟分析師表示,對香港GDP(本地生產總值)的直接影響可能大概是百分之零點一至零點二,但我們看到去年整年的經濟(增長)由原先預計的百分之三至四,到最後只有僅僅百分之三,因此有些人表示間接的影響可能較原先的百分之零點一至零點二為高,甚至達百分之零點五。今次增加關稅和覆蓋面的直接影響可能沒有上一次高,因為今次只是針對剩餘的貨品和增加關稅的幅度,但間接影響來說,一場全面的中美貨物貿易戰已開戰,對香港整體的經貿環境可謂雪上加霜。
 
  我們在會上談及增加關稅對業界和整個投資環境的影響,稍後我請兩位商會會長談談。我們在會上亦談及有甚麼額外措施,或是任何現行措施可以協助業界。大家不約而同感到悲觀,因為現時中美之間在這一輪互相增加貿易戰的注碼,影響是全面而窒礙性的。全面是因為它涵蓋各種各樣的貨品,窒礙性(inhibitive)是因為它令營商環境變得困難,因為百分之三十的關稅從營商來說,基本上是難以負擔的。這(對中美)既是雙輸的局面,亦對香港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我們預計於第三及第四季度,由於貿易戰的加深和加劇,香港的經濟環境必然有更大的風險和負面影響。現在我請兩位會長,分別是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葉中賢博士,以及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吳宏斌博士,談談對業界的影響。
 
記者:想問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除了之前出台的一百九十億元的政策,下一步還會有甚麼措施來幫助中小企業,防止出現倒閉潮和失業潮?第二個問題是在國際及國內的雙重壓力下,香港會不會遇到比此前的世界金融危機、亞洲金融風暴更加嚴峻的局面?特區政府是如何預判?有沒有甚麼政策籌備?之前是否做過相關的測試?謝謝。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關於第一個問題,上星期我們推出的政策措施,一方面是紓緩本地嚴重的經濟壓力,所以我說是紓困措施,但也有多項是針對中小企業,面對好像我們剛才所說的中美貿易戰,以及本地經濟影響的措施。我們是按兩條路線去做,一方面是在經濟困難的時候如何紓緩銀根方面(的壓力),即是資金轉動的問題。過去我們推出貸款保證(「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剛才我們跟商會討論過,貸款保證還是有用的,我們最近一年透過貸款保證計劃(「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貸出的金額增加了差不多一倍;另外一條線就是能否按照企業的需要,如在拓展市場、升級轉型方面,透過配對基金幫助他們,這個也是受他們歡迎的。剛才在會上很多商會都希望,第一,政府能增加推廣宣傳現有四十多項的中小企基金,第二就是如何把申請的手續簡化一點,讓他們容易拿到基金,第三是希望我們可以考慮增加撥款,這是我們剛才討論的地方。
 
  關於你第二個問題,香港作為一個非常開放的國際城市,會承擔了很多國際上的金融風險,但香港也有一套比較穩健的制度和防備措施,尤其是在金融方面。從貿易、做生意和營商環境方面,我們面對一個非常困難的挑戰,就如剛才所說,在外圍環境下,中美貿易(摩擦)確實對香港已經產生了非常負面的影響,再加上香港目前的情況,形成我們面對的困難。總的來說,我們還是要從多方面應對,因此今天跟商會的討論也是環繞外面的問題、本身的問題,以及怎麼部署和重新再做應對的工作。
 
記者:局長,今早林太說政府有責任考慮所有有助止暴制亂的法律,想再問政府會否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如果政府真的引用了這條緊急法,會否影響香港的特別貿易地位?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政府每天都在面對香港因外圍環境和本身因素而引起的情況,我們按照「一國兩制」、特區法律和我們可以有的手段(處理)。民眾無論是有不同的政治立場,或對政府有任何不滿,我相信絕大部分都希望香港能停止暴力衝突,恢復和平和社會秩序;所以任何能按照「一國兩制」、香港法律,以及特區政府和市民(有)共同意願的方法,可做到這工作,我相信我們每天都會思考這問題。我亦相信在國際層面上,大家都會體諒,每個地方、政府如要面對像香港這個局面,都會採取不同的手法做好其應要做的工作。
 
記者:如果真的實施緊急法,會否影響香港的貿易地位?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我看不到甚麼,我相信從貿易角度而言,若無穩定和平的環境,任何經濟活動都一定會受到負面影響。
 
記者:局長,剛才你提到政府之前推出的BUD基金或信保的「加碼」措施其實是有效,為何在今次全面性的貿易戰爭時,政府仍未有增加新措施,或將現有措施「升級再升級」?有何因素需要觀望和考慮?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就第一個問題,在過往年半中,我們(與各商會)有十六次會面,每次會面我們除了審視當前形勢外,亦會檢視所有現行措施是否合用,並看看有沒有需要推出一些新措施。你剛才所說最令中小企受惠的兩個基金,一個是「市場開拓」(「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另一個是「升級轉型」(「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專項基金」),我們早在貿易戰開始前已開始「加碼」及統整,方便中小企申請。
 
  在經歷現時的困境時,我們看到這兩個基金在過往一年的申請,有些是倍增的。「升級轉型」的基金(「專項基金」)下的內地計劃,在短短一年間申請數目增加了一倍,而東盟計劃則收到四百多個申請。整體來看,這個基金已多撥了三億五千萬元。另外,「市場拓展」的基金(「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在過往一年,申請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九,我們總共批出了二億五千萬元。
 
  就這兩個基金,我們早期推出的措施,包括「加碼」、改善和統整,以方便申請,已經達到這目的。你說得很好,是否需要「加碼」?我們在上星期公布新紓困措施時說,這兩個基金會繼續「加碼」,分別是每個增加十億元,但我們暫時未有資金壓力,因上次「加碼」的十億元基本上仍可滿足(申請需求)。
 
  很多商會告訴我們,未來應對中美貿易戰的唯一出路不外乎兩個:一個是開拓市場,另一個是升級轉型,所以這兩個基金正正可滿足他們的需要。我們在會上討論,可用甚麼方法令更多企業懂得使用這些基金,這亦是為何我們要令申請手續更方便,令更多人受惠。正如我們上星期所說,如有需要「加碼」,我們會及時增加撥款。
 
記者:局長剛才也提到今次貿易戰的間接影響會較大,請問會否有相關的實質數字,例如是影響經濟的比率?貿易戰升級會否令香港全年經濟增長倒退,沒有增長?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經濟預測方面,我交由政府經濟師以更科學和準確的方式作出預測。剛才我們於會上討論到大體上的問題,於(中美貿易摩擦的)第一階段,即涉及二千五百億(美元產品總值),關稅稅率為百分之二十五的時候,當時經濟預測顯示(對本地生產總值)直接的影響為百分之零點一至百分之零點二左右,但當時的情況與今日有別,去年整年的經濟增長達百分之三,任何少於百分之零點五的影響,都可維持正增長。過往數星期,當我們回顧上半年的經濟增長,看到增長已經停止,甚至陷於輕微衰退的邊緣。在這情況下,如果中美貿易戰帶來大致相同或更差的影響時,我們除了沒有去年百分之三的經濟增長優勢外,反而加深下半年踏入衰退期的可能性。一兩星期前,我們討論本地發生的種種事情影響經濟時,那時經濟已陷於停止增長及衰退邊緣之間,如果加上外在因素,這擔憂會比之前更大。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2019年8月27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21時34分
即日新聞  

網上廣播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會見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