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資料館「影畫早晨」重溫粵劇名伶的精湛技藝(附圖)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電影資料館(資料館)逢星期五上午十一時放映的「影畫早晨」節目將以「銀光承傳——粵劇申遺十周年」為題,於九月至十二月選映十四齣粵劇電影,讓影迷於大銀幕重溫老倌獨特的唱腔和成名絕技。部分放映設映後談,分別由著名粵語片演員沈芝華、粵劇新秀吳立熙、粵劇及電影研究專家林萬儀博士、吳月華博士和阮紫瑩擔任講者。映後談以粵語主講,免費入場。
新馬師曾是粵劇界少有擅唱京曲的老倌,他在《一把存忠劍》(1958)盡展自成一派的「新馬腔」。片中的重頭戲「斬經堂」,新馬於悲痛復仇前一段京腔「高撥子」,聲情並茂,牽起全劇高潮。
具視聽之娛的《光緒皇夜祭珍妃》(1952),有「小新馬」梁無相飾演光緒皇獻唱主題曲,亦有擅唱「妹腔」的余麗珍飾演珍妃,更有「丑生王」梁醒波的詼諧演唱。
《情僧偷到瀟湘館》(1956)的粵劇原著為何非凡的代表作,奠定其「情僧」地位。電影由何非凡飾演賈寶玉,壓軸一場於瀟湘館憑弔黛玉,一曲十二分鐘的「寶玉逃襌」,令觀眾聽出耳油。
在《搜書院》(1957)演丫鬟的紅線女,機智勇敢且扮相甜美;重頭戲「初遇訴情」和「柴房自嘆」更是「紅腔」經典。此外,片中「步月抒懷」一折是馬師曾晚年經典之作,唱腔細膩端莊,突顯其角色正義、樂觀的性格。
《喜滿人間福滿堂》(1958)由「花旦王」芳艷芬分飾性格迥異的孿生姊妹,能文能武;後來她又易裝男將勇救落難將軍何非凡,展示其多元技藝。
《萬惡淫為首》(1963)全劇以新馬師曾金曲「乞食」及「玉笙怨」貫穿,憑曲儆世。新馬真假嗓交替自如,音域廣闊,音色具穿透力,至今無人能出其右。
「神童羽佳」復出影壇首部電影《一柱擎天雙虎將》(1961),可說是其武藝代表作。片中羽佳與敵人連番打鬥,以寡敵眾,功架十足。
《雷鳴金鼓戰笳聲》(1963)改編自林家聲初掌文武生的首個劇本,並由舞台版原班人馬演出。林家聲在尾場蕩子開打,大耍水髮及旋子等絕技,盡顯大將之風。
林家聲、余麗珍、半日安和李香琴合演的《神蛇飛虎救正宮》(1961)為「東宮鬥西宮」系列的經典神怪作品。電影除了神怪特技奇趣吸引外,亦保存不少粵劇排場功架。
在《關公守華容 劉備過江招親》(1957)中,「女關公」靚華亨演活關羽一角,手持青龍偃月刀耍大刀花、抖盔、紮架形神俱佳。而「筋斗王」梁少松演的馬僮則功夫俐落,令電影錦上添花。
京劇名家粉菊花在《大戰泗洲城》(1962)率領門下弟子傾力演出,而她在片尾化身賣茶婦收服妖精,表演耍家絕技「挑水桶」,銀幕上難得一見。
《打死不離親兄弟》(1962)由麥炳榮和其弟麥先聲聯袂演出。片中火爆的麥炳榮與未婚妻鳳凰女互鬥功架,兩人同場耍水髮長達二十秒。電影亦保留了仿《六國大封相》的排場,除了靚次伯的獨門坐車功架,還有尤聲普、阮兆輝及林錦棠等客串演出六元帥的珍貴片段。
任劍輝與余麗珍主演的《金鳳斬蛟龍》(1961)以水髮、絞紗、挑盔、車身、耍雞尾等九大絕技為賣點。在長達三十分鐘的一場代父報仇壓軸戲,兩位主角施展渾身解數顯功架,令人拍案叫絕。
《樊梨花》(1968)以六十年代流行的黃梅調旋律配以廣東話唱詞,一新觀眾耳目;而武場沿用戲曲鑼鼓,保留粵劇傳統韻味。片中陳寶珠不但以子喉獨唱,更破天荒以刀馬旦姿態飾演大唐女將樊梨花。此外,著名女丑譚蘭卿的反串演出為電影添加趣味。
所有影片為粵語對白。《光緒皇夜祭珍妃》不設字幕;其他影片設中文唱詞。
門票三十元,現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信用卡電話購票請致電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查詢節目詳情,請致電二七三九 二一三九或瀏覽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HKFA/zh_TW/web/hkfa/programmesandexhibitions/programmes/chinese-opera/index.html。
完
2019年8月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