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三題: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新措施
**********************

  以下是今日(六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葉建源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的書面答覆:

問題:
 
  教育局將由下學年起,在公營普通中、小學推行新的學習支援津貼優化措施(新措施),以支援各類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及成績稍遜的學生。新措施取代已推行多年的小學加強輔導教學計劃(加輔計劃)及融合教育計劃。有教育界人士反映,由於加輔計劃下所有班數及常額教席將於今年九月取消,有不少學校需削減人手編制,以致部分現有合約教師可能不獲續約,嚴重打擊教職員團隊的士氣和穩定性,有違政府在二○一八年《施政報告》內作出「在優化方案下,學校有更穩定的教師團隊和靈活調配的額外資源」的承諾。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本學年加輔計劃下的(i)班數、(ii)班級津貼額、(iii)額外常額教席數目,以及(iv)經常開支總額分別為何;
 
(二)核准班級數目因加輔計劃取消及/或小一收生人數下降而減少的學校數目,並按減班原因、學校班數,即:
(i)由24班或以上,下降至23班或以下,以及
(ii)由12班或以上,下降至11班或以下,
 列出分項數字;

(三)第(二)項所述學校當中,下學年須作出下列人事安排的學校數目分別為何:
(i)下調校長職級;按該職位的薪酬中位數計算,該安排涉及的薪酬及福利開支總額、
(ii)削減副校長數目;按該職位的薪酬中位數計算,該安排涉及的薪酬及福利開支總額、
(iii)削減主任級教師數目;按該職位的薪酬中位數計算,該安排涉及的薪酬及福利開支總額、
(iv)削減助理文書主任數目;按該職位的薪酬中位數計算,該安排涉及的薪酬及福利開支總額、
(v)削減文書助理數目;按該職位的薪酬中位數計算,該安排涉及的薪酬及福利開支總額,以及
(vi)削減二級工人數目;按該職位的薪酬中位數計算,該安排涉及的薪酬及福利開支總額;

(四)鑑於新學習支援津貼訂有60萬元、160萬元及220萬元的津貼指標,教育局根據哪些準則訂定該等水平;

(五)有多少間學校在新措施下獲轉換/提供的教席數目,無法全數吸納因取消加輔計劃及/或融合教育計劃而出現的超額/過剩教師,並按超額/過剩教師數目(即一、二及三名)列出分項數字;

(六)鑑於政府表示,加輔計劃教師可獲全數保留在學校的人手編制內而不會出現超額教師,學校有哪些方法保留加輔計劃教師,並按方法列出所涉學校的數目及名稱、獲保留的教席數目,以及按該等職位的薪酬中位數計算的所涉薪酬及福利開支總額;

(七)有否評估新措施會否導致現有合約教職員不獲續約;如有評估而結果為會,涉及的學校數目及合約教職員數目為何,以及有何措施協助他們;如評估結果為否,原因為何;

(八)鑑於學校就取錄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數目設定上限可能違反《殘疾歧視條例》(第487章),教育局有何理據就新措施下學習支援津貼設定上限;教育局根據哪些準則把計算上限及現金津貼上限定於220萬元及124萬元的水平;

(九)有否估算新措施下有多少間學校的計算津貼額超出220萬元的上限;如有,詳情為何,以及有何措施協助該等不獲提供津貼差額的學校應付學生的學習差異情況;
 
(十)教育局至今接獲學校就新措施對它們的影響而作出的投訴或求助的個案數目和內容,以及該局向該等學校提供了甚麼協助;及
 
(十一)會否推行可讓新措施「軟着陸」的過渡安排,並確保學校的現有人手編制及校長職級不會受新措施影響;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融合教育計劃在一九九七年推行,對象為有聽障、視障、肢體傷殘、智障及自閉症的學生。小學加強輔導教學計劃(加輔計劃)(註一)在二○○○年推出,對象則為成績稍遜的學生、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有智障的學生。這兩項計劃的對象均有限,所提供的資源(即額外的教師人手),在設計上未能對應照顧各類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例如有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言語障礙或精神病患的學生。教育局在二○○三/○四學年推出學習支援津貼,全面覆蓋所有類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根據學校錄取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及成績稍遜學生(適用於小學)的人數,以及這些學生所需的支援層級,發放學習支援津貼,讓學校可靈活地運用這筆津貼,為他們提供各種支援服務。我們一直鼓勵學校轉用學習支援津貼,支援所有類別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並在二○○九/一○學年推出過渡模式(註二),方便學校轉為全面採用學習支援津貼。然而,在二○一八/一九學年,仍有239所資助小學未轉用或全面轉用學習支援津貼,另有八所資助中學亦未採用學習支援津貼。

  在制訂將於二○一九/二○學年推行的優化措施前,教育局進行了一連串的持份者諮詢。在二○一七/一八學年,我們分別向辦學團體、學校議會、校長組織、主流學校推行融合教育工作小組、家長組織、公營中小學及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等諮詢意見。二○一八年三月二日,我們亦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介紹融合教育的檢討工作及優化方向。基本上,主流意見皆認同,教育局的優化措施應為學校提供穩定的教師團隊,並同時讓學校可靈活運用額外資源。經考慮持份者的主流意見,亦參考了《審計署署長第七十號報告書》提出教育局應採取措施,加快學校由推行加輔計劃轉為申領學習支援津貼的建議,以及《政府帳目委員會第七十號報告書》建議教育局考慮引入一項集學習支援津貼與加輔計劃兩者所長的新計劃的意見,教育局才制訂一系列融合教育優化措施。

  由二○一九/二○學年起,教育局會整合各項融合教育資助計劃,學習支援津貼會推廣至所有公營普通學校,替代加輔計劃及融合教育計劃。在優化學習支援津貼下,教育局會在公營學校增設約1 000個常額教席,當中306個教席用以保留加輔計劃/融合教育計劃下的教師,餘下的為新增教席,用於重整各項融合教育資助計劃和優化學習支援津貼的額外開支約三億元;而其他融合教育優化措施包括提升大部分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至晉升職級、擴展優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務及推行加強校本言語治療服務,以及向取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非華語學生的公營普通學校提供額外資源。政府投放於上述優化措施的額外開支約為八億元,在二○一九/二○學年,融合教育的總開支預計約達30億元,可見政府對於支持學校推行融合教育的承擔。

  為讓學校了解在二○一九/二○學年推行的優化措施的安排,我們在二○一八年十月底至十一月初為全港公營普通學校舉行簡報會,講解優化措施的詳情。當中,我們特別講解採用加輔計劃/及融合教育計劃的學校過渡採用優化的學習支援津貼的特別安排;此外,我們也聽取學校的意見,以進一步完善優化措施的執行細節。我們亦在二○一八年十二月十日致函各公營普通學校闡述有關的準備工作,並附上簡報會的資料,以讓學校及早準備二○一九/二○學年的有關工作。本局督學訪校時,亦再就個別學校的情況向學校闡釋在新學年學習支援津貼的安排,並解答學校的查詢。於本年三月二十九日,我們正式發出通告,詳細闡釋優化的學習支援津貼。由此可見,教育局推出的優化措施,是經過廣泛諮詢才制訂,過程中,亦透過不同途徑讓學校知悉有關措施的安排。

  就葉建源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二)及(三)在二○一八/一九學年,仍有239所資助小學開設加輔計劃,合共設有380個加輔計劃,每個計劃獲提供9,077元班級津貼及一個編制內的文憑教席,涉及開支約二億元。

  資助小學在二○一九/二○學年開辦的小一班數,會在二○一九年九月中經點算學生人數後才確定。因此,現時我們未能提供因在二○一九/二○學年推行學習支援津貼優化措施及小一減班而同時受這兩項因素影響的核准班級數目,以及核准教學人員和非教學人員編制的情況。

  單以過渡至新安排而引起的情況計算,236所現時(二○一八/一九學年)開設加輔計劃的資助小學均不會出現問題(二)所述的情況。其餘一所小學在二○一九/二○學年未達24班的門檻,另有兩所小學則未達12班的門檻。我們已與有關學校會晤和闡釋處理有關情況的方法。在校長職級方面,上述三所學校出現了校長的實任職級高於核准職級的情況,辦學團體可按照一貫做法適當地處理,即盡可能作內部調配。如未能作內部調配,學校可向教育局申請保留校長的支薪點,學校須在稍後有適當機會時修正有關情況。在副校長方面,兩所學校的副校長的職級會修訂為主任職級,學校可以校本程序處理,即申請保留副校長的支薪點,學校須在稍後有適當機會時修正有關情況。至於主任級教師,由於全部相關的學校在二○一九/二○學年均獲提升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至晉升職級,因此學校不會因取消加輔計劃而令實任主任數目高於核准職級數目。至於因此減少文書人員及二級工人(註三)職位數目的情況,兩所學校減少一名助理文書主任職位、一所學校減少一名文書助理職位,以及八所學校減少一名二級工人職位。儘管個別學校因取消加輔計劃而減少非教學人員編制內的文書人員或二級工人職位數目,政府透過其他措施提供的支援,有助學校處理有關情況。例如,由二○一九/二○學年起,政府在公營學校實施「一校一行政主任」政策,學校會獲得新增資源加強學校行政支援;如有需要,學校亦可申請暫停領取「供增聘文書助理的行政津貼」以保留現有的文書人員;學校亦可因應本身的情況,按「營辦開支整筆津貼」/「擴大的營辦開支整筆津貼」互補互通的使用原則,靈活調配資源,聘請額外的文書人員或工友,應付所需。

(五)及(六)在優化的學習支援津貼下,所有公營普通學校按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人數及他們所需的支援層級,獲得相應的學習支援津貼和額外的編制內學位教席。教育局設有特別安排,讓加輔計劃和融合教育計劃下的教師全部保留在學校的編制內,使他們不受影響。具體而言,有關學校在二○一九/二○學年因學習支援津貼而獲轉換/提供的額外教席,如不足以悉數保留加輔計劃或融合教育計劃的教師,學校如有編制內的教席空缺,包括已凍結的核准編制內教席空缺、因教師流失(如退休、離職)或增加班數而出現的教席空缺等,便應盡早修正多出的教席,這是行之已久的安排。如若學校沒有任何教席空缺,則以部分學習支援津貼轉換額外常額教席,以保留該等教師於編制內。
 
  在二○一八/一九學年,239所資助小學仍有開設加輔計劃(其中25所同時推行融合教育計劃),涉及共約400個教席;在新措施下,學校使用上述的安排,有關教師全部可以保留在學校的編制內,換句話說,學校不會出現超額教師。在這些小學中,143所利用優化的學習支援津貼而獲得的額外教席,已全數保留加輔計劃/融合教育計劃的教師。餘下約95小學(另有一所將於二○一九/二○學年結束)則透過以下方法悉數保留加輔計劃/融合教育計劃的教師,包括有兩所小學在二○一九/二○學年增加班數而用一個新增的核准編制內教席空缺保留有關教師;另有55所小學運用凍結的教席空缺保留有關教師,當中的48所運用一個凍結教席空缺,另有七所則運用兩個凍結教席空缺,而這七所學校均有三至五個凍結的教席空缺(部分是凍結主任職級的職位)。此外,這55所學校稍後如有教師離職,亦會使用因而出現的教席空缺替代凍結的教席空缺,保留有關教師在編制內。至於38所沒有教席空缺的學校,教育局讓它們以部分學習支援津貼轉換一個額外常額教席,以保留加輔計劃/融合教育計劃的教師。

  對於上述需要動用兩個凍結教席空缺的七所學校,在二○一九/二○學年,經扣減以轉換編制內教席的金額後,推算獲發學習支援津貼約有80萬元至110萬元,以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這七所學校在二○一九/二○學年亦均獲提供晉升職級的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支援融合教育。而在「一校一行政主任」政策下,學校亦會獲提供額外資源,以增聘額外行政職級人手。整體而言,這七所學校雖然要動用兩個凍結教席空缺,但它們仍有豐富的額外資源,為校長和教師釋放空間,照顧學生在學習、情緒、行為和成長上的需要。

  為免外界因學校的編制教席數目及涉及開支的多寡而對有關學校取錄和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情況有所誤解,因而可能對個別學校造成標籤效應,我們不會按學校保留有關教師的安排逐一披露個別學校的情況。

(四)、(八)及(九)優化的學習支援津貼在二○一九/二○學年開始推行,學習支援津貼的第二層個別津貼額調整為15,000元,而第三層個別津貼額倍增至60,000元。學校除可獲得學習支援津貼外,當津貼額達到指標,會獲轉換/提供額外教席。
 
  我們諮詢及分析了現時學校運用學習支援津貼的情況,發現學校大多用以聘請合約教師或教學助理,我們明白編制內教師更可保持教師團隊的穩定性,所以在考慮訂定學習支援津貼的指標時,我們決定為取錄較多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校,提供較穩定的額外教席。如津貼額達指標一(即600,000元),以部分學習支援津貼(即一名基本職級學位教師起薪點的年薪(約360,000元))轉換一個編制內學位教席,讓學校在轉換教席後,仍有一定金額的學習支援津貼,可靈活運用以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例如增聘教學助理或外購專業服務。這從公共資源管理及學校實際運作的角度考慮,是合適的做法。我們參考了二○一八/一九學年的津貼上限(即1,652,434元),設定二○一九/二○學年指標二的金額為1,600,000元。而當津貼額達指標二,除以部分學習支援津貼轉換一個編制內學位教席外,還獲提供一個額外的編制內教席,合共兩個額外常額學位教席,而達到指標三的金額(我們參考了指標一及二的計算,設定二○一九/二○學年指標三為2,200,000元),除以部分學習支援津貼轉換一個編制內學位教席外,還獲提供兩個額外的編制內教席,合共三個額外常額學位教席。

  在本學年,只有51所(約11%)小學和58所(約15%)中學可獲上限為約160萬元的學習支援津貼,但未有編制內額外學位教席。在新措施下,取錄較多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校均獲學習支援津貼和獲增設編制內額外一至三個學位教席,加強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以456所公營普通小學和389所公營普通中學而言,在二○一九/二○學年:

1. 約64%的小學和約42%的中學獲約124萬元以下的學習支援津貼及一個編制內額外學位教席(小學的助理小學學位教師年薪中位數約為53萬元,中學的學位教師年薪中位數約為61萬元);

2. 約21%的小學和約15%的中學獲約124萬元的學習支援津貼及兩個編制內額外學位教席;

3. 約9%的小學和約6%的中學獲約124萬元的學習支援津貼及三個編制內額外學位教席。

  以上學校總計佔約94%的小學和約63%的中學。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局亦持續向學校提供專業支援,包括由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和聽力學家提供的評估及諮詢服務。我們亦不時向學校推介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教學策略和編訂教學資源供教師使用。由二○一六/一七學年起,校本教育心理服務已覆蓋所有公營普通中、小學。此外,學校會因應其情況而獲得其他與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相關的資源,例如供購買特殊傢具和器材的增補基金、為照顧特別嚴重個案而提供的加強支援津貼等。
 
(七)在二○一九/二○學年起推行優化的學習支援津貼,約八成公營普通中、小學獲得額外編制內學位教席,合共約1 000個常額教席。當中約七成教席是學校以部分學習支援津貼(即基本職級學位教師起薪點的年薪)轉換一個編制內學位教席;另外約三成教席是學校的學習支援津貼達指標二或指標三而獲提供的一個或兩個額外的編制內學位教席。新增的教席除部分(306個教席)用以保留加輔計劃和融合教育計劃的教師,學校亦可以讓現職合約教師填補新增的編制內教師職位,建立穩定的教師團隊。此外,學校可繼續運用學習支援津貼續聘現職合約教師,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安排適切的支援服務。我們沒有合約教師的詳情,然而我們預計在新措施下,編制內的額外常額教席大幅度增加,因此,有相當數目的現職合約教師將受聘為常額教師。

(十)及(十一)我們曾收到個別學校就優化的學習支援津貼的查詢,包括四封小學的信函(當中一封屬區域校長會的來函),表達對融合教育優化措施下學校保留加輔計劃教師特別安排的意見,另有兩所小學及一個中學聯會來函就學習支援津貼的運用提出意見。我們已透過電話、訪校會晤等,就有關學校的關注向學校闡釋安排。學校了解有關安排,並會因應我們的解說跟進有關工作。

  如前面各段所述,絕大部分公營普通中、小學均可以受惠於學習支援津貼優化措施,包括獲得額外常額教席(共約1 000個),而在加輔計劃及融合教育計劃下的現職教師亦全部可以保留在學校的編制內,他們可以繼續善用本身的知識和經驗,協助學校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教育局亦會持續檢視學校推行各項優化措施的情況。我們相信,當各項措施全面推行和運作輰順後,學校實踐融合教育的成效將會進一步提高。

註一:自一九八三年起,前教育署為成績顯著落後的學生提供一系列的加強輔導服務,包括在公營普通小學開設啟導班。由二○○○年九月開始,啟導班改名為小學加強輔導教學計劃(加輔計劃),鼓勵學校擺脫「班」的概念,透過「全校參與」模式提供優化支援服務。

註二:即在六個學年的寬限期內,由混合模式過渡至全面採用學習支援津貼,其領取的學習支援津貼上限為60萬元。
 
註三:資助小學核准非教學人員編制內的文書人員及二級工人職位數目,基本上用以計算「行政津貼」/「修訂的行政津貼」的津貼額。「行政津貼」/「修訂的行政津貼」已納入「營辦開支整筆津貼」/「擴大的營辦開支整筆津貼」內。在整筆撥款互補互通的原則下,學校可因應校本需要,更靈活地調配資源,聘請行政/文書人員和校工擔當有關職務,或僱用外間服務,以應付所需。



2019年6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