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出席「百年五四」展覽開幕典禮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五月四日)出席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舉辦的「百年五四」展覽開幕典禮致辭全文:

葉國華董事長(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董事長)、黃富榮主席(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席)、蔣建湘部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盧寧部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九龍工作部副部長)、曹傑會長(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執行會長)、各位嘉賓、各位同學、各位朋友、各位傳媒朋友:

  大家好!這個活動已經是我在過去二十四小時內出席的第五個「五四」活動。今早有兩個,這已是第三個。剛才還有一個有一半是與「五四」有關,因為是與青年有關,討論的是科技,它的主題並不是「五四」,但它揀選了今日,所以我也把它計算在內,總共是六個。

  我很高興,因為今日我一來到黃富榮主席和葉國華主席便親自帶領我去參觀攤位和展覽,有些同學我都已經見過,有機會與他們交談,他們的水平很高。多謝同學們和老師們,你們花了很多心思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反映我們中華文化的重要。

  今年不單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亦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特別有意義,可以說有雙重意義,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大家可能很熟識中國歷史,但請容許我說說「五四運動」,因為這與我稍後說的主題有些關係。五四運動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由陳獨秀、胡適、魯迅等知識份子提倡的新文化運動於一九一五年展開,他們宣揚「民主」、「科學」、「自由」與「平等」的啟蒙思想,掀起了中國青年學生的思想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利,引發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生舉行集會及遊行,並很快發展成為社會各界廣泛參加的全國規模的五四愛國運動。

  運動過後,「社會改造」成為解決中國當前問題的新口號,新思想奔騰潮湧。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起了促進作用,而五四運動又反過來把新文化運動推向新高峰;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兩者關係密切,尤如一體,在中國社會各領域開花結果,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從歷史教育意義而言,「五四運動」是中國當年的重要思想解放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兩大旗幟,在政治、文化、倫理、文學、教育等不同範疇對年輕一代產生過顛覆性的衝擊,至今仍值得我們反思。

  我希望公眾透過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舉行的「百年五四」展覽,回顧這場充分展現中國人的愛國和民族意識的運動,並認識其對近代中國發展的影響和重要貢獻。

  今年亦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新中國立國以來,國家自強不息,逐步在民主、經濟、社會建設取得重要發展,綜合國力日益強大,今天已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身為中華兒女,我深感自豪。

  香港自回歸祖國以來,一直得到中央政府鼎力支持,成為香港在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上,穩步繼續發展的最大助力。隨着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及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陸續開通,香港與國家整個系統連接起來,以及蓮塘/香園圍口岸在新界北區、即粉嶺邊區,估計在今年年底前可以落成通車,屆時會把整個香港與珠三角打通脈絡,由東至西,東面的蓮塘/香園圍可以直達惠州,十分快捷;中部方面有高鐵在九小時內直達北京;另外港珠澳大橋可以打通西面的珠三角。這對於香港與國家的整體連繫有一個重大的作用,亦可以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訊息流,所以正如葉國華主席剛才所說,香港的前景是十分亮麗,對於年輕人來說更是機遇處處,拓展他們的發展空間,當然貿易、金融方面亦可以帶來很大的裨益。

  但在整個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我們應該以「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充分發揮我們的獨特優勢,在這方面不單止推進香港向前邁進,亦可以貢獻國家,努力實現「同發展,共繁榮」的目標。

  最後,我祝願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百年五四」展覽圓滿成功,在座各位身體健康、生活愉快,國家富強昌盛,香港繁榮穩定,多謝大家。



2019年5月4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7時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