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昨日(四月二十六日)晚上與醫生團體代表討論公營醫療人手事宜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全文: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首先,不好意思要大家等這麼久,因為我們剛剛才開完會,我明白大家正在等候,但我亦想有足夠時間討論。我們剛剛與一些前線醫生團體開會,我希望給予足夠時間,讓他們發表意見和討論。

  我們剛才和一些前線醫生團體討論非本地醫生來香港工作。最近大家討論香港醫務委員會(醫委會)關於(有限度註冊)醫生的實習期,我們經常說的實習期,英文是period of assessment,是有關評核期放寬的情況,和他們的一些方案,我嘗試讓大家加深了解和交換意見。

  我首先和前線醫生團體分享政府在對於醫護人手的規劃和如何增加人手的想法,我亦向他們介紹了昨晚(四月二十五日)開會的平台是如何組成、討論了甚麼、三月開會時所探討過的一些問題和了解了人手短缺的問題,我希望做到公開透明,讓他們知道這個多方平台,其實是在談甚麼。在人手短缺的情況下,對於如何增加人手,為海外醫生增加吸引力是政府希望做到的前提,除了通過修訂《醫生註冊條例》,由一年變成三年的有限度註冊年期,我們希望能夠吸引多些海外醫生回來工作,任何對於這一方面是有效的方案,我們都是歡迎的。

  我亦和他們分享了我們希望吸引一些海外醫生回來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增加人手。雖然他們的方案並不是完全令大家有共識,但有兩點令我很高興的:第一,政府和一些前線醫生團體都有一個共同目的,就是希望增加前線醫生的人手,尤其是在公營醫療體系裏,這是一個共同的目的;第二,他們亦談及一些海外回來並正在醫管局工作的有限度註冊醫生的一些親身經驗,覺得海外醫生融合得很好,前線醫生亦表示不會排斥他們,很希望他們繼續留在醫管局工作。這兩點我們是共通的。
  
  提到大前提,我們希望任何的方案除了一視同仁之外,都是真的能夠吸引到海外醫生回來工作,因為我們是在討論專科醫生,專科醫生其實是比較高級,究竟是否這樣容易就可以吸引到專科醫生回來呢?所以方案應該是越寬鬆、有吸引力和一視同仁是最好的。雖然大家的目的是一樣,但前線醫生團體覺得如果要將實習期或者評核期減低的話,是必須公平地有一些補償,所以「綑綁」(在醫管局、衞生署和兩間大學醫學院工作的有限度註冊醫生的實習期)是他們出發點的大前提。當然,「綑綁」亦是希望為公營機構增加人手,因醫生會繼續在公營機構服務,所以我們的大前提是一樣的。

  大家在會上坦誠溝通,氣氛是良好、有建設性和很溫和。我們亦坦白去交換一些意見,例如他們有提出一些對於醫委會條例的意見,我們亦就着這方面的一些法律觀點,交換了意見。

  我亦讓他們知道在昨晚(四月二十五日)的會議上,香港醫學會提出有限度註冊醫生在考試後,要再做十八個月的臨床工作,對於「臨床」的定義,我們是沒有共識的,我們只是提出必須看看其中的細節。如果「臨床」只是限於在醫院或一定要有病房的情況,可能對衞生署未必完全適合,但這亦不等於衞生署同事的工作遜於「臨床」工作,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溝通和理解。

  大家對於如何去計算「臨床」工作亦有不同意見,因為將來如果真的採用這個方案的話,不希望到運作階段上大家有爭拗,所以,大家都坦誠溝通和交換意見。最後,我亦提出大家的目的是一樣,出發點也許有些不同,我希望大家可以思考一下,現在大家有共同目的大前提下,是否可以把我們不同的觀點收窄,或大家可以再討論。我們希望有一個一視同仁和公平的方案。

  正如昨日我和記者朋友提及,希望業界就不同方案進行理性的討論,亦希望醫委會可以作出一個正面和一視同仁的決定。我不期望這個方案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前線醫生亦同意,他們亦提到,如果有海外醫生來港,就算他們不是專科醫生、較專科醫生經驗少,或已開始但未完成培訓等,他們都歡迎的。這正與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因為大家都是希望多些醫生回來幫手。我們希望不僅只是吸引專科醫生回港工作,而是不同經驗的醫生。如果他們有其他可以增加人手的好意見,我們邀請他們提出,既然大家都是有同一個目的去增加人手,我請他們繼續提出意見,我們亦可以繼續溝通。

記者:想問現在臨床工作的定義是否已經界定?你怎樣看醫學會的方案,衞生署的醫生也要到公立醫院工作,其實是否可行?現時有沒有這樣的做法?另外,剛才說過未完全達成共識,之後會繼續做甚麼去尋求共識?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剛才我們並不是特別為(臨床工作的)定義尋求解釋,會議目的:第一,是希望大家明白互相的出發點;第二是有坦誠溝通,了解他們為何會有這個方案、他們的想法、我們又為甚麼希望有一個較寬鬆和更加靈活的方案。至於有關衞生署的同事,就現在這個方案來說,我知道香港醫學會有談到是否可以去醫管局取得臨床經驗,又或者不作任何改動,現行要經過六個月的評核期,我們現在談到把這六個月壓縮,醫委會想壓縮至幾日。衞生署目前只有一位有限度註冊的醫生,但如果永遠都以有限度註冊的方式工作,基本上不用理會六個月的評核期。一方面我們希望吸引人到衞生署協助處理積壓的輪候個案,但這些醫生又要花時間取得另外的訓練,我覺得這是不切實際的。因為我們現在所說的不是資歷淺的醫生,說的是專科醫生,在專科醫生來說,如果要再經過較六個月更長的所謂實習或評核,這不會是一個吸引的方案。

記者:現在政府的立場為何?因為醫學會的方案指衞生署的醫生在門診工作並不是百分百臨床工作,應該需要做超過18個月,會否變了跟以前的方案一樣不夠一視同仁?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這個方案雖然在時間上好像是一致,經過剛才的溝通,我知道他們經過很多考量,但正如我剛才所說,因為大家的出發點不同,他們想找一些方法如何令醫生公平地具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提出18個月實習的方案。對我們來說,是希望能吸引更多海外醫生。我們未必覺得這方案很吸引,因為現在基本上都可以用有限度註冊來港工作,如果要獲得正式註冊,做六個月的實習已經可以,所以考試後再加18個月的實習期是否真的很吸引呢?

記者:政府是希望越寬鬆越好,其實有沒有一個實質的指標?會否擔心如果真的改成一年,而醫學會不肯讓步,最終會一拍兩散?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我們希望醫委會可以為着大局,提出方案是大家都能夠接受。能夠吸引海外醫生來港工作是第一步。我亦明白前線醫生覺得應該要公平,這亦值得尊重。我們現時未能評估五月八日醫委會有甚麼方案,但現在這階段,我們已經坦誠與前線醫生團體去溝通,讓大家了解我們的大前提。上一次的四個方案雖然不能通過,但其中一個方案比較寬鬆和一視同仁,我們都覺得可以接受。但這只是很小的一步,我們應該繼續探討除了吸引專科醫生來港外,亦希望可以吸引其他醫生來港。
 
2019年4月27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2時44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