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出席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致辭全文 (只有中文)
************************************
鄧耀昇先生(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會長)、施家殷先生(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協會榮譽會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興出席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和大家分享香港作為大灣區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香港作為大灣區內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和航空中心,專業服務享譽全球,加上「一國兩制」的雙重優勢,在大灣區建設擔當重要角色。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香港在金融服務業方面的傳統優勢。香港是獲全球廣泛認可、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根據最新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的全球排名穩列第三,僅次於紐約和倫敦。全球百大銀行中,有接近80家於香港經營業務。
證券市場方面,到二○一九年三月底,我們的股票市場市值超過33萬億港元,最近達到35萬億港元,相當於我們本地生產總值的11.9倍。去年,我們IPO(首次公開招股)上市集資2,800多億港元,讓我們再次成為全球第一。其實在過去十年,我們有六年是世界第一。資產和財富管理方面,香港管理資產達到3.1萬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來自境外。至於保險業,全球20間最大的保險公司中,有13家在香港經營保險業務。
香港金融服務業支持大灣區實體經濟發展
那我們怎樣把握大灣區的機遇,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呢?第一,香港的金融服務業在推動大灣區實體經濟發展和服務大灣區企業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大灣區內有很多優秀的企業,遍布科技、銀行、保險、地產、醫療和家電等領域。一家全球傳播服務集團發布的《2018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排行榜當中,營業總部設在大灣區內的企業就佔了30席。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絕對有條件成為大灣區內各類企業首選的上市集資中心、綠色金融中心以及企業財資中心。
上市平台方面,到二○一九年三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廣東企業有超過240家,市值約六萬七千億港元,總融資金額約七千八百億港元。政府和監管機構正不斷地優化我們的上市平台,去年四月更開始容許「同股不同權」的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在我們的主板上市,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充分保障投資者的前提下,吸引新經濟企業在香港上市,當然少不了多家位於大灣區的「矽谷」即是深圳的「獨角獸」科技公司。
綠色金融方面,內地對綠色金融的需求日增,我們歡迎大灣區的企業來香港發行綠色債券。政府正積極推進多項工作,以推動香港成為區內的綠色金融樞紐。我們已經設立綠色債券資助計劃,向合資格的綠色債券發行機構提供資助,補貼其用於綠色債券認證的成本;加上債券資助先導計劃為首次在香港發債機構提供兩次的資助,以及優化合資格債務票據計劃給投資者的稅務寬免,都有助鼓勵更多集資者及投資者參與香港的綠色金融市場。
此外,政府致力推動香港成為內地與跨國企業的企業財資中心,大灣區的企業亦是我們希望吸引的對象之一。香港擁有完善的銀行網絡、資金充裕的資本市場,以及多元化和專業的金融人才,是大灣區企業管理現金、融資、外匯兌換、投資和對沖等財資活動的理想平台。政府已經修訂《稅務條例》,將企業財資活動的利得稅寬減範圍由現時只適用於與非香港相聯法團,擴展至與香港相聯法團,希望藉此完善香港企業財資中心的稅務優惠制度。
大灣區背景下香港保險業的前景
剛剛我提到香港在大灣區在上市融資、綠色融資及企業財資管理的政策及角色。現在,我講一講香港作為大灣區風險管理中心的角色,因為保險是大灣區金融服務業的一個重點。個人保險方面,大灣區人口是香港的九倍多,而且是全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區內市民對保險的需求殷切。特區政府正跟內地當局商討,容許香港的保險公司在大灣區設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以及讓香港的保險產品在大灣區內銷售,特別是最近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到關於醫療和機動車保險方面,以滿足區內市民對保險及保障的需要。
除了個人保險之外,航運保險、巨災保險和保險相連證券市場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先說航運保險。在全球最繁忙十大港口當中,大灣區的港口就佔了當中三個席位,包括深圳、廣州和香港。以過去兩年為例,三個港口的總吞吐量每年合計超過6 000萬個標準櫃,較世界其他知名灣區多好幾倍。
香港擁有悠久的海運傳統,現時有接近90家本地及海外的保險公司為亞洲區以至全球船東提供船體保險以至船隻責任保險等較為複雜的海事專門保險產品,而政府亦計劃為海事保險的業務提供百分之五十的利得稅寬免,從而促進有關業務的發展,我們現正起草有關的法例草案。
另外,全球近年面對多種自然災害。傳統的巨災指數保險,在廣東已經覆蓋十四個地市,以去年為例,和颱風「艾雲尼」相關的賠付就超過1.9億元人民幣,而和颱風「山竹」相關的賠付就超過1.2億元人民幣。至於保險相連證券,則是一項保險風險證券化的工具,為資本市場增添一種靈活的另類投資工具,而證券投資者便成為保障提供者。以巨災債券為例,投資收益率通常高於普通債券,而機構投資者就可以投資一些和經濟周期無關的項目,分散投資集中的風險。展望未來,我們可以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框架下,探討建立巨災保險制度,包括利用香港的資本市場發行巨災債券等保險相連證券。
的確,香港有成熟的資本市場及完善的司法制度,加上能夠提供大量法律、保險、證券和信用評級服務的人才,絕對有發展保險相連證券市場的潛力。政府會修改相關法例,容許在香港成立專為發行保險相連證券的特殊目的公司,深化香港市場的風險管理工具。
香港作為內地改革開放的實驗田
最後,香港在大灣區的獨特角色在於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內地改革開放進程中是一個不可取代的實驗田。我們希望在大灣區內先行先試各項開放措施,讓國家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推動長遠的金融改革。
在國家的支持下,香港已經發展成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處理全球超過七成的人民幣支付交易,也是最活躍的人民幣外匯交易中心之一。在二○○四年香港開始開拓人民幣業務以來,我們的人民幣業務已經由簡單的存款服務,逐漸擴展到貿易結算、財富管理和投資等各個範疇。
在過去五年,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持續深化及擴大,二○一四年啟動的股市「滬港通」,二○一五年的基金互認安排,二○一六年的「深港通」以至去年的「債券通」北向交易,都是國家資本帳戶逐步開放、邁向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舉措,而香港這個試驗場則扮演着連接國內與海外金融市場的角色。
我們很高興見到這些互聯互通項目自啟動以來運作一直暢順,為人民幣資金於在岸和離岸市場之間的使用和循環開通了新渠道。政府會繼續探討拓展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規模和範圍,並與內地有關部委優化現行安排,研究將更多不同的投資產品納入互聯互通機制,增加跨境人民幣資金的流通,對人民幣國際化出多一分力。
總結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大灣區的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上市集資中心、綠色金融中心、企業財資中心以及風險管理中心。我相信香港定能抓住大灣區的機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祝願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祝各位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亨通!謝謝!
完
2019年4月1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3時24分
香港時間13時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