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十三題:野鳥引起的環境衞生問題
******************
以下是今日(四月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葉劉淑儀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本人接獲眾多市民投訴,指稱不時有人在公眾地方餵飼野鴿,以致野鴿聚集和留下大量糞便,嚴重影響環境衞生並威脅市民健康。野鴿聚集的地點包括美孚新邨萬事達廣場對出行車天橋橋底及附近空地(特別是黃昏時段),以及沙角邨旁沙角街行人路(最多有超過200隻野鴿聚集)。沙田區議會十多年來一直要求相關政府部門採取措施解決野鴿聚集問題,但情況未見改善。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三年,每年當局接獲有關鳥糞引起環境衞生問題的投訴宗數為何,並按區議會分區列出分項數字;
(二)當局會否加強執法和巡查,以遏止餵飼野鳥的行為;如會,詳情為何;及
(三)過去三年,除了在有關地點安裝網絡攝錄機以遏止非法餵飼野鳥的行為外,當局還採取了哪些阻止野鳥聚集的措施及其成效為何;會否考慮在該等地點加建圍網防止野鳥進入;如會,詳情為何?
答覆:
主席:
若公眾人士餵飼雀鳥致弄污公眾地方,例如遺下殘餘飼料在地上,會違反《公眾潔淨及防止妨擾規例》(第132BK章)第4(1)條,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執法人員可根據《定額罰款(公眾地方潔淨及阻礙)條例》(第570章)向違例人士採取執法行動。
就議員的提問,我現回覆如下:
(一)食環署在二○一六至一七、二○一七至一八及二○一八至一九(截至二○一九年二月)分别接獲372、478及474宗有關公眾人士餵飼雀鳥致弄污公眾地方的投訴,按區議會分區列出的分項數字如下:
分區 | 二○一六至一七 | 二○一七至一八 | 二○一八至一九 (截至二○一九年二月) |
中西區 | 41 | 45 | 66 |
灣仔區 | 37 | 61 | 49 |
東區 | 51 | 53 | 48 |
南區 | 28 | 19 | 11 |
離島區 | 2 | 5 | 10 |
油尖旺區 | 30 | 53 | 54 |
深水埗區 | 51 | 47 | 50 |
九龍城區 | 12 | 28 | 47 |
黃大仙區 | 9 | 11 | 7 |
觀塘區 | 22 | 20 | 15 |
葵青區 | 6 | 14 | 8 |
荃灣區 | 2 | 5 | 4 |
屯門區 | 5 | 6 | 7 |
元朗區 | 21 | 42 | 33 |
北區 | 0 | 5 | 2 |
大埔區 | 12 | 11 | 19 |
沙田區 | 20 | 23 | 9 |
西貢區 | 23 | 30 | 35 |
總數 | 372 | 478 | 474 |
(二)及(三)食環署已設立19支專責執法小隊,主要負責加強對違反公眾地方潔淨法例(包括餵飼雀鳥致弄污公眾地方的人士)採取執法行動,並計劃在二○一九年再增設專責執法小隊。除恆常的執法行動外,食環署亦會安排專責執法小隊進行突擊檢控行動,遏止餵飼雀鳥致弄污公眾地方的違法行為。
除提供恆常的街道清掃及清洗服務外,食環署會按實際情況加強清洗街道,並使用稀釋漂白水消毒野鳥聚集的公眾地方,以保持環境整潔衞生。
加建圍網的建議須由相關地點的管理者考慮決定。如餵飼活動持續,在固定地方加建圍網後雀鳥仍會停留於附近,未必是應對可隨處轉移的餵飼行為的治本之道。透過加強公眾教育,提升市民不要餵飼雀鳥的意識才能根本地解決問題。
食環署一直透過不同的渠道,包括豎立警告牌、派發小冊子,呼籲市民切勿餵飼野生雀鳥,並且要注意環境衞生,從而避免吸引雀鳥聚集。
此外,漁農自然護理署會繼續從不同渠道教育市民切勿餵飼雀鳥,包括在不同媒體或平台播放新製作的電視宣傳片、電台宣傳聲帶及微電影,並已開設專題網頁(網址:nofeeding.afcd.gov.hk)配合宣傳。此外,該署亦已製作全新的宣傳橫額、海報、小冊子,於雀鳥聚集點懸掛及提供予各部門和私人屋苑張貼及派發,並會繼續於不同地區舉行巡迴展覽。
完
2019年4月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