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政務司司長出席香港復康會60周年研討會暨工作坊開幕儀式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三月二十八日)上午在香港復康會60周年研討會暨工作坊開幕儀式致辭全文:
 
方津生醫生(香港復康會會長)、尊敬的張海迪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及康復國際主席)、陳麗雲教授(香港復康會主席)、Mr Darryl Barrett(世界衞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區域辦公室非傳染性疾病和終生健康部門殘疾、復康及失明預防技術主管)、Professor Malcolm Battersby(澳洲弗林德斯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南阿德萊德心理健康服務臨床主管)、梁佩如博士(香港復康會總裁)、梁智仁教授(醫院管理局主席)、各位講者及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我很高興出席香港復康會60周年研討會暨工作坊,就「邁向2030:推動全人復康與社會共融新思維」這個主題,與來自世界衞生組織的代表、本港和海外的傑出講者交流意見。
 
  香港復康會(復康會)創立於一九五九年,致力提供無障礙運輸及各項康復服務,協助殘疾或面對健康挑戰的人士活出自主自強的精彩人生,成績有目共睹。復康會亦一直倡議全人健康、社會參與以及共融有利的環境,這與政府矢志構建一個平等、關愛和無障礙的社會互相呼應、如出一轍。
 
  特區政府的康復政策的目標,是協助殘疾人士發揮所能,並實現無障礙的生活環境。為確保康復服務及其他相關的措施與時並進,政府已委託康復諮詢委員會(康諮會)制訂新的《香港康復計劃方案》(《方案》),就殘疾人士不同人生階段的服務需要制訂策略性方向及支援措施。康諮會在制定新的《方案》時會恪守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內「殘疾人士的多元化需要」、「個人的自主及自立」,以及「無障礙環境、交通及信息」的核心價值,並採取三個指導原則:
 
(一)       以貫穿人生歷程的方式檢視殘疾人士不同人生階段各方面的需要;
 
(二)       探討跨界別協作為殘疾人士提供服務;以及
 
(三)       進行既專且廣的諮詢及研究工作。
 
  我剛才提到特區政府以殘疾人士不同人生階段作為制訂策略性方向及支援措施的基礎,當中包括學前、教育、就業、社區生活以及老齡等幾個人生必經階段的服務需要。
 
學前康復服務
 
  兒童是社會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及早識別、適時介入對有特殊需要兒童的發展非常重要。為了讓幼稚園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盡早接受治療,政府在二○一五年推行了一個試驗計劃,由有提供學前康復服務豐富經驗的社福機構統籌跨專業服務團隊,包括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言語治療師、心理學家、社工,以及特殊幼兒工作員等,為這些兒童提供到校康復訓練。這個突破讓有需要的兒童在治療黃金期可得到康復服務。跨專業服務團隊亦為幼稚園老師、幼兒工作員和家長提供專業支援,包括諮詢服務、示範、講座、工作坊及研討會等。試驗計劃成效顯著,並獲家長和幼稚園教師充分肯定。政府已由二○一八年十月起把有關服務常規化,並把服務名額由試驗計劃的三千個增加至五千個,並將於今年十月進一步增加至七千個。同時,政府會增撥資源,進一步加強跨專業服務團隊的言語治療師及社工的編制,以及設立流動訓練中心。
 
教育
 
  政府一直積極推行融合教育,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行政長官於二○一八年的《施政報告》宣布,教育局會由二○一九至二○學年起推行多項支援措施:
 
  首先,我們會重整學習支援津貼、小學加強輔導教學計劃及融合教育計劃,學習支援津貼將會推廣至全港所有公營普通中小學,而第三層支援津貼額亦會提升,並會為取錄較多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校提供常額教師職位。在優化方案下,學校有更穩定的教師團隊和靈活調配的額外資源,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第二,我們會於取錄較多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公營普通中小學提升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的職級至晉升職級,讓統籌主任更有效地履行其領導職責。
 
  第三,我們會進一步擴展「優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務」(「優化服務」),目標是在二○二三至二四學年讓約六成的公營普通中小學接受「優化服務」,將教育心理學家與學校的比例由現時一比六至一比十提升至一比四;而就其餘四成學校的有關比例提升至一比六。
 
  第四,我們會由二○一九至二○學年起,分三年在公營普通中小學開設校本言語治療師職位,讓學校組成群組聘請校本言語治療師,協助有言語障礙或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發展溝通和語言能力。
 
就業
 
  特區政府的政策目標,是為殘疾人士提供技能訓練及支援服務,讓殘疾人士在公開就業市場憑自己的能力(而非因其殘疾)擔當具生產力和有酬勞的工作,並為僱主提供協助。
 
  為了加強提供予殘疾人士的綜合職業及技能訓練服務,政府將會與職業訓練局共同制訂策略方案,以揉合職訓局營辦的展亮技能發展中心及社署資助的綜合職業訓練中心優點的加強版服務模式,並透過:
 
(一)       加強學員在模擬的工作環境接受就業導向的培訓以獲取相關技能;及為學員安排更多工作實習機會;
 
(二)       加強培訓後的就業支援;以及
 
(三)       為有需要的畢業生提供技能提升或再培訓課程,藉以裝備殘疾學員與他們能力相稱的技能,訓練學員適應工作環境,維持他們的工作動力並幫助畢業學員在公開市場持續就業。
 
  為支援殘疾人士公開就業,勞工處推行「就業展才能」計劃,透過職前培訓及向僱主提供津貼,提升殘疾人士的就業競爭力;鼓勵僱主聘用殘疾人士並提供適當培訓及支援,以及委任指導員,以促進殘疾人士的就業機會。計劃由去年九月起推出了加強措施,讓僱主每聘用一名有就業困難的殘疾求職人士,可獲發的最高津貼額由三萬五千元增加至共五萬一千元,而最長津貼期亦由八個月延長至九個月。
 
  特區政府會繼續進行各項促進殘疾人士就業的措施,包括為殘疾人士提供職業康復及培訓服務;提高殘疾人士的能力和加強支援及推廣傷健共融的文化。政府亦資助非政府機構成立社會企業,為殘疾人士創造更多就業及在職培訓機會。
 
社區支援
 
  在社區層面,我們希望協助殘疾人士盡量發展體能、智能及適應社群生活的能力,促進他們融入社區。現時,社署為殘疾人士及其照顧者提供的社區支援服務涵蓋情緒支援、個人照顧和護理服務、社交、生活及工作技能訓練、復康運動訓練、日間照顧、照顧者支援、家居暫顧服務等等。
 
  考慮到不少殘疾人士在制定新的《香港康復計劃方案》諮詢期間,表示希望繼續在家生活以期盡量延後入住殘疾人士院舍的意願,行政長官於二○一八年的《施政報告》宣布一系列的措施,加強對殘疾人士及其家庭提供社區支援服務,讓殘疾人士可選擇繼續在社區與家人一同生活,並同時減輕其家人的壓力。這些措施包括:
 
(一)       把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的數目由現時的十六間增加五間至二十一間;
 
(二)       把自閉症人士支援中心由三間增設至五間,並會增加原有中心的人手。
 
殘疾人士老齡化
 
  在加強為殘疾人士提供的家居為本康復服務方面,政府於今年三月推行為期四年的試驗計劃,透過非政府機構的多專業團隊為在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及安老院舍居住的人士提供外展服務名額,以支援他們在社交及康復方面的需要。
 
無障礙環境及運輸
 
無障礙環境
 
  政府一直積極推動無障礙環境,以方便有需要人士融入社區。政府將會進行研究,參考海外城市的通達設計標準及做法,檢視香港社區和生活環境,以制定消除障礙的策略,讓殘疾人士可無障礙進出。我們亦會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包括通過應用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勵計劃及專題培訓及教育等措施,以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社區、生活環境的通達程度。
 
無障礙運輸
 
  與此同時,我們在二○一二年推出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讓殘疾人士可以$2乘搭巴士、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在二○一八年,透過這個優惠計劃使用公共交通服務的殘疾人士每日達十三萬四千六百人次。
 
  另一方面,政府為不便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殘疾人士提供復康巴士服務,以及為康復服務中心提供中心巴士服務。復康會正是由政府資助的復康巴士的營運機構。時至今日,復康巴士車隊已增至一百六十四輛,全年的使用人次達九十五萬。

  今年是復康會創立60周年會慶,我衷心感謝復康會多年來為殘疾人士所作出的寶貴貢獻和努力。特區政府將繼續積極促進社會共融,並與學界、商界、非政府機構和社區攜手協作,齊心協力構建一個平等、無障礙和傷健共融的關愛社會。
 
  最後,我祝願今明兩天的研討會暨工作坊圓滿成功,在座各位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多謝各位!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0時23分
即日新聞  

圖片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三月二十八日)上午在香港復康會60周年研討會暨工作坊開幕儀式致歡迎辭。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三月二十八日)上午出席香港復康會60周年研討會暨工作坊開幕儀式。圖示張建宗(右四)、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及康復國際主席張海迪(中)、香港復康會會長方津生醫生(左四)、香港復康會主席陳麗雲教授(右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左三)與其他嘉賓主持開幕儀式。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三月二十八日)上午出席香港復康會60周年研討會暨工作坊開幕儀式。圖示張建宗(前排左四)、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及康復國際主席張海迪(前排中)、香港復康會會長方津生醫生(前排右四)、香港復康會主席陳麗雲教授(前排左三)、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前排右三)與其他嘉賓合照。

網上廣播

政務司司長出席香港復康會60周年研討會暨工作坊開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