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在北京會見傳媒答問內容
***************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三月一日)下午在北京出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後會見傳媒的答問內容:
 
記者:特首,哪些措施是研究希望在今年之內可以推出,有沒有一些措施可以說說?另外,關於「三隧分流」方面,很多議員都出來表態說不支持這個方案,你有甚麼回應?以及會否把握在北京的機會再與西隧的母公司再談談有關價格調整,即是看看是否可以再商討?
 
行政長官:第一,我可以很清楚說,除了這八項措施外,還有不少丶遠比八項要多的其他措施正研究中。韓正副總理要求我們每一項措施──第一,要反映三地市民的需求,並不是我們官員作出來的,真是有一個社會的需要;第二,要做調研,究竟在粵港澳大灣區適用這些措施是否適合;第三,要相關部委研究然後同意,譬如剛才說的兩個都是稅務措施,財政部一定要知道和同意,因為它只是適用於大灣區,這是需要慢慢研究。我不能夠具體列出每一項措施現時是怎樣,不過可以告訴你,都是圍繞着剛才所說的使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大灣區內更便捷,亦特別與科技創新發展相關。這個是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的問題。
 
  有關於香港特區政府就「三隧分流」的最新建議,我知道運房局局長今日亦向傳媒公布了。「三隧分流」唯一目的是疏導現時我們看到的交通擠塞,特別在紅隧和東隧,全部都是基於很確實的運輸數據評估,並不是一個加價的項目。早前,應該是一月下旬,我們先收回無約束力的政府動議,是因為開通了或是部分開通了中環及灣仔繞道,未清楚看到它的效應,免得在立法會討論會被這些部分開通的中環及灣仔繞道的數據所影響,並不是說我們覺得我們的建議有問題。現時我們再提上立法會,希望他們都有一個討論,當然最好是支持。但為了證明我們真的並不是為了政府收入要加紅隧和東隧,純粹是為了希望透過加費以理順這三條過海隧道的交通流量,所以今日的建議就是說所有由紅隧、東隧因為增加隧道費而增加的收入,將會投放在一個「智慧交通基金」,將來可能都是回䭤給整體社會,只是希望更清楚地說明這一件事。本來這些錢,這9億多元,是用來抵銷我們在西隧的額外支出,現在也不再計較,總之西隧因為通過方案我們要補回給西隧公司,我們自己繼續經過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同意可以做,而紅隧、東隧增加隧道費後所估計的9億多元收入便放在一個「智慧交通基金」,因為大家都贊成香港要做一個智慧城市,交通是智慧城市裏的重要一環。
   
  另一個建議,亦是為了釋除公眾疑慮或者特別是立法會議員的疑慮。當西隧二○二三年八月交回政府前── 當然不會去到最後才做,一定會在很早前我們便會交代──當三條隧道都是屬於特區政府擁有時,究竟它的隊道費應該是怎樣?現時的加費純粹因為西隧並不在我們手上,要做這工作需要現時這套建議。其實現時科技日新月異,我相信去到二○二三年,很多過海隧道的收費都可以有新思維來做,譬如有意見說應該按着交通流量,即是早上或是下班很繁忙,可以使用某一種收費;平時或者星期日沒有太多車,又並不是太緊張收入,是否不應該用這種收費?有了科技,這些全部可以做。
   
  至於你提到甚麼來北京順帶說,請給我一個機會澄清。有人把這件事放大了,其實西隧公司其中一個股東是一間央企,所以我曾經有一次與他們提過我們想做這件事,同樣西隧公司的其他兩個股東──它一共有三個股東──我都曾與他們見面,希望他們能夠支持我們做這件事。因為這件事是純粹要靠西隧公司肯同意給我們做,不是說你肯給錢,人家一定要接受,它可以現時在合約下不受立法會規管、不需要政府的批准可以增加很多費用,甚至可以加至超過200元過西隧一次,純粹是這樣,並不存在說要向甚麼人交代做到或做不到。當然我希望做到,因為這個對於未來這幾年的交通擠塞情況有所改善,但我們都會尊重立法會的意見。今日是三月一日,據我所知,運房局提出去辯論這個無約束力的政府議案應該是三月二十七日,我們在未來這三個星期會繼續很努力去解釋和游說各位議員支持。
 
記者:剛才公布的八項措施,其實看到很多都是廣東省九個城市向香港開放的一些措施,其實現在有沒有討論一些香港向廣東省九個城市各種開放的措施?以及剛才你公布時都沒有提及「理財通」,市場都有些關注,究竟「理財通」會否在今年內是其中一個粵港澳大灣區內會推出的一個措施?
 
行政長官:首先,你的觀察都相當準確,其實這八項措施中可能除了最後一項通關便利是雙方面都受惠──因為有了「跨境一鎖」,我們在香港的海關查驗時間縮短了,內地口岸的查驗時間亦縮短了──其他絕大部分都面向港澳,希望給更多的便利、優惠和鼓勵性措施給港澳。倒過來的,現在沒公布就沒有,研究中的我記得的都不太多,因為我們的情況很不同。廣東是一大片腹地,現在說的是我們港澳進入一個更大的空間發展,無論是創業或者做企業發展,所以某些措施都是單向的。另外一方面,倒過來有些是做不到,譬如車的問題。你可以想像今次提出讓港澳車輛可以更便捷使用港珠澳大橋,如果倒過來讓廣東的車下來,問題便很大,因為香港是一個比較小的地方,很容易因為這麼多車來而塞車。我自己參加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領導小組都時常感覺到很多都是中央部委和廣東省政府很支持我們的工作。不過,當然「一國兩制」之下做粵港澳大灣區一定有其獨特的優勢,譬如香港是一個很國際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我們亦有很好的科研大學,我們在這方面貢獻給廣東,一起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正如我所說,我不能確認現時另外的一些項目有沒有你剛才說的項目,總之都是那句說話──只要香港市民、香港社會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有一定的訴求,而這事宜亦是對香港有利,當然對整個大灣區的發展有利,譬如你所說的措施對於整個大灣區金融的互聯互通有利的話,我們都會去爭取。
 
記者:林太,「港人港稅」方面,其實與中央或者廣東省討論期間,廣東省有否表明過有甚麼憂慮,會否說承擔了很多香港人上大灣區發展的稅項補貼差額?以及有否提到預計要補貼多少這些稅項差額?另外,「三隧分流」方面,林太你會怎樣覺得接下來這個政府議案或者政策在立法會通過的機會有多大?如果再通過不到的話,會否覺得在施政上會有一些挫敗?
 
行政長官:第一,我留意到在香港有些朋友接受訪問時提這個概念──「港人港稅」,其實這個「港人港稅」概念,是要說清楚在說些甚麼。剛才我們說在稅務方面,這次八項措施有一個是廣東省或者市政府可以作出補貼,是人才、高端人士或者他是廣東省很想要的人才,他們願意作這個補貼,不是說所有香港人在內地工作都可以獲得這個補貼,所以一定要說清楚甚麼是「港人港稅」。
 
  第二,關於三隧分流。政府施政,我希望大家明白──第一,我們很謙虛、很認真聆聽社會的意見,希望為香港社會解決越多問題越好。這三條隧道,或者特別是紅隧、東隧的塞車是一個困擾立法會議員、駕駛人士、甚至不駕駛人士,因為乘坐公共交通經隧道,現在也會塞在那裏,所以特區政府,尤其是本屆政府,我們都很希望為社會解決問題。我們研究了很久,研究出一個我們認為是有機會可以紓緩紅隧、東隧,以至甚至不是用紅隧、東隧過海而在周邊交通擠擁的方案,所以我們有責任提出這個方案,亦有責任去游說立法會同意這個方案,因為這個方案需要經過法律的修訂和財政撥款。但是如果立法會議員是市民的代表,他認為市民不是很贊成這個方案,他在投票那一刻不能夠支持政府,我們會尊重議會的決定。這對我來說不是一個挫敗,也沒有甚麼氣餒的感覺,我只是盡了最大的努力,是一個我認為負責任的做法。好處是定了之後,立法會議員代表市民做了這個決定,便清楚告訴政府未來三年多我們不用再處理這個議題了,一直等到二○二三年西隧的擁有權回到特區政府,我們就一併看看隧道的收費應該是怎樣。
 
記者:但其實上次立法會接受不到方案的原因,議員都說其實是接受不到加幅太大。今次提了方案出來,其實這樣繼續原封不動沒有改變,怎樣能說服議員接受?
 
行政長官:因為如果改變了紅隧、東隧的建議加費,就解決不到問題。我剛才已經說了,這套方案有一定的科學性,亦有一定的理據,但如果政治上不能夠接受紅隧、東隧加費,我們唯有接受這個政治的考量。如果你說純粹為了政治考量而降低今次建議的加幅,令到根本達致不到「三隧分流」的效果,這是沒意思的,這種我認為是施政不太科學化的做法。我們會盡我們的努力,在未來三星期繼續游說。我希望社會上支持今次「三隧分流」方案的機構、企業,甚至有些汽車工會、的士工會,他們都可在未來三星期將他們的立場表達出來。因為這套建議,正如運房局局長應該今日有交代,是得到不少人支持,它的效益亦遠遠大於只是對駕駛者,因為每日有數十萬市民用過海隧道,如果可以少些塞車、便捷些,當然受歡迎,塞車亦會帶來空氣污染,所以對環境亦有好處。考慮多方面的好處,我們都唯有沿用這個有科學基礎的隧道費方案,但為了展示、證明這個隧道費真的不是為了增加收入,亦未必需要長期維持在這水平,於是今日公布了兩個補充措施。多謝大家。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2019年3月1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3時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