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在《財政預算案》食物及衞生局相關措施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今日(三月一日)在二零一九至二零年度《財政預算案》食物及衞生局相關措施的記者會的開場發言:

  各位,大家好,首先我想向大家介紹今年財政司司長剛剛發表的2019-20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有關食物及衞生局在衞生及食物兩個政策組別的撥款情況和主要的政策措施。

  大家都知道,食物及衞生局的工作範疇跟巿民息息相關,所以政府一直以來投放在食物及衞生這兩方面的資源每年也不斷増加。雖然今年財政盈餘較往年少,但財政司司長在其預算案中對於食物及衞生局的的投放仍有不少着墨。

  我們以下的介紹會涵蓋衞生科及食物科兩方面的撥款及政策措施。首先政府在食物及衞生科方面的經常性開支承擔方面,2019-20年度(在衞生科方面的)經常開支預算為806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的18.3%,位列政府第三大開支項目。至於食物科,包括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及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的工作,2019-20年度經常開支預算為91.7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的2.1%。

  衞生方面的開支一直以來都有升幅,升幅差不多每年均有10%或以上,及至來年最新的經常開支預算達806億元。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的服務有很多人使用,政府的財政承擔一直以來亦持續增加,因為我們知道人口老化和服務需求不斷增加帶來很大挑戰。2019-20年度政府向醫管局提供的財政撥款合共699億元,較2018-19年度增加8.5%。

  至於衞生科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新措施和強化現行措施。我會分兩方面介紹,一是如何改善現有的公營醫療服務及設施;政府亦投資未來,也有一些推動長遠規劃的方案和措施。

  就醫管局而言,我們會全力提供足夠資源,使它能有效運作。政府以每三年為一周期,按照人口增長比例和人口結構的變動,逐步遞增其經常撥款。這是由上年度開始的新做法,可以讓醫管局在計劃上做得更好。為醫管局預留款項主要有兩方面,在今次的預算案中提到,一是預留50億元用作加強科技應用,提升醫療質素及效率,財政司司長亦說過,包括一般醫療儀器、癌症和其他專科病的尖端醫療儀器以及相關培訓。另外,亦會設立一個100億元為公營醫療服務提供撥款的穩定基金,主要是日後萬一政府財政狀況有變可以策萬全,或醫管局如面對突發情況而需額外開支,也可應不時之需。

  醫管局有多項主要新措施,在《財政預算案》中有着墨,就是優化挽留員工措施,包括調高醫生的候召補償定額酬金。醫管局昨日已發出新聞稿,表示有4800名醫生會受惠。此外,亦會增加資深護師職位,以加強夜更督導,並給予已取得專科資格的註冊護士增薪點;也會增加專職醫療人員職位,以改善晉升機會;亦會持續推行特別退休後重聘計劃。這些主要是挽留人手方面的措施。

  其他的主要新措施,包括香港兒童醫院的第一期服務、中醫方面18間中醫教研中心提供資助中醫門診服務、加強臨床治理的護理服務、優化特別用藥計劃的運作流程,尤其向嬰兒期及兒童期發病型脊髓肌肉萎縮症患者提供跨專業團隊護理。

  除此之外,在《財政預算案》中特別提到會增撥四億元經常性資助,主要用於擴闊藥物名冊。預計醫管局2019-20年度用於藥物的總開支會增至60億元。至於藥物資助安全網,例如撒瑪利亞基金及關愛基金,這些醫療援助項目的經濟審查準則已放寬,較早前已向大家報告,亦已把自費藥物納入資助範圍的編配優次工作由每年一次增至兩次,2019-20年度資助總額會倍增至15億元。

  醫管局有很多現有服務需要加強,包括很重要的是新增床位,有500張床位;加強臨床治理的護理服務,如改善人手供應、臨床督導、專科培訓等。其他服務,例如手術室節數、普通科和專科門診名額,都會有所增加,以回應巿民的訴求。慢性病是另一個課題,需要加強針對性的服務,而強化管理和醫治危疾的服務亦有一直加強。

  基層醫療是投資未來,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亦有提及,我們於2017年年底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現正計劃藍圖,在每一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現屆政府會大力推動以地區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我們亦正積極籌備位於葵青區的全港首個地區康健中心,預計在今年第三季投入服務。《財政預算案》亦提到,在2019-20年度預留超過一億五千萬元,作為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的營運費用及人手開支。財政司司長亦說過,會在資源上配合日後擴展其他17區的地區康健中心的網絡。當然還有少量撥款,例如醫管局獲撥款一千九百萬元為地區康健中心建立一個電腦系統,而食物及衞生局亦會設立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這些措施均有助日後推動這方面的工作。

  衞生署的工作非常重要,政府會增加24億元經常開支。《私營醫療機構條例草案》已獲得通過,而衞生署會設立私營醫療機構規管辦事處。衞生署亦會為女學童提供免費子宮頸癌疫苗接種服務。大家對於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服務亦很關心,服務會一直擴大及提升。大腸癌篩查計劃亦會轉為恆常項目,也會加強現有服務和人手、縮短輪候時間。

  對於長者醫療券,《財政預算案》提到,在2019-20年度提供額外一次性的1000元醫療券金額,而累積上限由過往5 000元增至8 000元,並作為恆常措施,預計涉及開支約10.2億元,約有130多萬名65歲或以上長者受惠。醫療券的檢討正在進行,亦差不多完成,我們會在完成後另行公布結果和相關做法。

  除了強化現行措施,就是投資未來,我們要推動長遠規劃,如果我們今日不開始規劃,長遠來說,人口老化對整個醫療體系的衝擊會很大,所以投資未來是一個重點。上屆政府開始已經有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預留2 000億元,上一個《財政預算案》預留3 000億元予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這兩個計劃正密鑼緊鼓進行。第二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內,包括研究現址重建瑪嘉烈醫院、屯門醫院、在京士柏用地興建新醫院、擴建北大嶼山醫院等,預計可增加大約共9 000張病床,以及多項設施和診症名額等。在大力推動以地區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方面,正如剛才提到的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預計在今年第三季落成。

  至於五億元的專項基金(中醫藥發展基金)方面,中醫藥發展較早前已經提過,在此特別一提,現時就這個五億元的基金,已邀請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作為基金的執行夥伴,預計基金將於2019年上半年開始運作。

  醫療人手規劃方面,我們亦十分注重,以配合持續的醫療服務和發展,尤其是公營(醫療體系)的人手方面是一個問題,醫管局的人手,無論是醫生、護士都有短缺,所以醫管局正進行針對醫生、護士兩個專業的長遠人手規劃的估算,這個估算是非常重要,有了這個數,我們才可以推行一些方案或看看如何增加人手。增加人手包括開源和節流,我們除了不斷增加學生外,亦需要進行挽留人手的工作,今次《財政預算案》有不同方案予醫護人員,一方面多謝他們的專業精神,另一方面希望能夠挽留人手。

  香港基因組計劃是一項長遠規劃,政府會撥款約12億元成立香港基因組中心及推展這方面的計劃,希望未來六年會進行四萬至五萬個全基因組測序,以及促進基因組醫學的臨床應用,即不僅要進行研究,臨床應用亦非常重要,亦推動香港在基因組醫學方面的創新科研,以配合未來醫療發展。

  我們看完衞生科的政策措施後,再看看食物科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如何改善環境衞生和清潔、強化街市發展和管理、做好食物安全把關和漁農業持續發展。首先撥款方面,食物政策組的開支一直有增幅,增幅超過10%,今年為91.7億元,較去年增加約8.7億元,增幅大約10.5%。在2019-20年度,食物科的經常開支預算約為1.6億元,較去年增加約9.4%。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的經常開支預算約為80.8億元,較去年增加約8億元,增幅約11%。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的經常開支預算約為7.4億元,較去年增加約3900萬元,增幅大約5.6%。

  新措施方面,包括公廁的翻新,《財政預算案》提到食環署管理的公廁,在未來五年會分階段為240所公廁開展翻新工程,包括更換設施、改善公廁通風等設備,以及改善日常管理和保養維修,開支超過六億元。

  環境衞生是很重要,我們了解社區非常着重環境衞生,食環署在2019-20年度有關服務的支出約為48.3億元,包括道路清潔、廢物收集和防治蟲鼠,這些方面的預算開支皆有增加。應用科技在防治蟲鼠方面,未來預算開支約為1億元。

  至於街市方面,去年的政府《財政預算案》預留20億元予街市現代化計劃,首個項目為全面翻新香港仔街市,今年內會逐步啟動為三個公眾街市進行全面翻新,此外,為最少三個公眾街市展開改善工程。新街市亦重要,在天水圍及東涌市中心(興建新街市),我們已經向區議會匯報街市選址和相關情況,亦有其他一些規劃中的街市。

  食物安全亦是大家非常關注,我們會撥款2 500萬元供食環署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加強其工作效益,食安中心正跟進去年年底發表的審計報告,執行報告的相關建議,對其日常工作、流程等,一直有改善措施。

  最後是漁農業,農業園第一期的工程預計在2019年展開,農業持續發展基金及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合共已批出超過1.5億元,漁護署會繼續協助農民和漁民,如果他們有意申請基金,會與他們商討。漁護署亦研究設立新養魚區及發出新的養殖牌照。多謝大家,如果大家有問題,署方和醫管局同事都在場,可以解答大家的問題。



2019年3月1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1時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