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教育局局長就「落實多元教育 紓緩學生及家長壓力」動議辯論的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一月三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李慧琼議員動議的「落實多元教育 紓緩學生及家長壓力」議案的總結發言全文:

  多謝主席。再次感謝李慧琼議員提出的議案,八位議員提出的修正案,以及剛才十多位議員的寶貴意見。今天討論涉及的教育範疇十分廣泛,我剛才小心聆聽每一位議員的意見,亦發現因時間所限,可能議員就其他教育範疇有更多精闢的意見,我稍後會再找機會與各位議員作更深入討論。今日部分議題的看法我們以往在教育事務委員會或其他場合交代過,有一部分或會在明日舉行的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討論,所以在此我不就這些議題作深入回應。我會就幾個剛才的討論重點作整體回應。

  首先,我想談談中、小學教育。好的學校課程可以為學生提供終身學習所需的重要經驗,並可以因應個別學生的潛能,讓他們在德、智、體、群、美五育得到健康的發展,成為積極主動、富責任感的公民,為社會、國家以至全球作出貢獻。我們會參考其他國家/地區的課程發展,因應香港社會發展的情況和學生的學習需要,持續優化學校課程,令學生受惠。近年,我們提供更多資源,讓學校採用更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包括把學習空間從課室拓展到其他環境的全方位學習策略,希望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及促進自主學習。

  在下一個學年開始,我們將每年為公營及直資學校提供全新的「全方位學習津貼」,讓學生多參與「走出課室」的多元化體驗學習活動。至於照顧學生的多樣性方面,學生不論是有特殊教育需要、資優、非華語,以至有經濟困難,在課程調適及支援方面,我們都會投放額外資源。

  現時除了課堂學習,學生更可走出校園,藉着跨境交流增廣見聞,配合課程需要。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最少各獲一次到內地交流的機會,讓他們透過親身觀察、感受和體會,以鞏固和深化課堂學習,拓寬視野,並加深對國家的歷史、文化及最新發展等方面的認識。學校同時亦可運用「全方位學習津貼」,策劃更多活動,包括內地及海外交流,這些都是多元學習體驗如何可以拓闊學生視野、促進全人發展的例證。

  有議員提及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教育。如何培育人才面對科技主導的社會經濟發展大趨勢,是世界眾多先進教育體系共同探索的課題,我們在中小學推動STEM教育,着重學生透過「動手、動腦」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綜合和運用所學解決問題,從而加強他們的創造、協作和解決問題能力,啟發創新思維,以助學生發展廿一世紀所需的能力,以及提升他們對STEM學科的興趣,將來在專上教育階段,修讀相關科目,成為香港未來創科人才。

  STEM教育推行數年間已漸見成效。大部分學校已成立專責小組或委任教師專責領導/策劃校本STEM教育的計劃;不少學校將STEM教育設定為「關注事項」或未來發展重點,不同科組合力推動學生學習。

  至於本港學校多辦國際課程的建議,正如我在開場發言所說,不同國家/地區均有因應其本地情況而發展的課程和考評制度,香港亦不例外。我剛才已提過,我們重視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希望學生可以從小欣賞中華文化,認識國家的歷史和各方面的發展,培養國家觀念等,這些都是本地課程的特色,也切合社會需要。在我們的課程中,我們希望課程的彈性可以照顧學生不同的能力及需要,我們不認為一定需要用不同的課程照顧不同學生的需要,所以我們會繼續支援學校落實本地課程,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

  事實上,本港教育質素獲世界各地認同,學生在不同的國際比賽表現一直名列前茅,人才輩出。以香港中學文憑試為例,現時全球已有超過280所高等院校及知名學府接納文憑試的成績作為入學要求,而「英國大學及院校招生事務處」(UCAS)於二○一七年九月起最新公布的對照分數更顯示,文憑試3至5**級,維持與「英國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E至A*級的水平相若。可見本地課程具質素保證,與其他非本地課程的質素不遑多讓。事實上,我與很多其他地方的教育官員的交流中,大家分享在他們的地方一樣面對當地市民的壓力,希望課程能不斷改革,他們同樣面對市民對課程不滿的情況,我們是否選擇非本地課程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還是應集中力量,如何改善本地課程,令本地課程更配合本地社會及學生的需要?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因此我們的教育政策會照顧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需要,也提供合適多元的選擇。現時除了公營學校外,家長亦可按其子女的學習需要選擇入讀直資學校、國際學校或私立學校,當中有部分學校開辦非本地課程。

  今日另一個較多議員提及的是學生及家長壓力。我們和各位議員一樣關心學生的壓力問題,擔心過大的壓力不利學生的全面發展。正如我在開場發言所說,壓力的成因複雜,來源可以是多方面的。

  壓力對學生的影響亦因人而異。我們希望學生能將壓力或競爭轉化為動力,努力向上,以達成自己所定的學習/人生目標。 我們固然需要繼續減輕學業帶來的壓力,但我們作為愛護下一代的成年人,應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裝備他們有堅毅的品格和抗逆力,方能應對將來的種種挑戰。現時中小學課程內個人成長的部分幫助我們的青年人建立正面的人生態度。 

  我們作為教育當局也必需承擔責任,避免教育制度或公開考試為學生帶來過大壓力。環顧世界的教育制度,學習評估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我們是否只關心考試分數和名次,是不是也相信「贏在起跑線」的理念?我們會否一面埋怨壓力,但另一面卻為自己的子女安排密集的課後補習班、林林總總的興趣班;當升學不只崇尚「名牌大學」,還要入讀所謂「神科」,會否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增添壓力?所以我在此希望社會各界在討論如何替教育制度減負時,亦一起注視各問題的癥結,希望一起找到改善良方。

  我在此再次介紹政府近年推行減輕學生在學業壓力的措施。自二○○九年起推行新高中學制後,所有學生皆可直接升讀三年高中,免除升讀高中的競爭;而二○一二年實施的文憑試取代過往兩次具篩選的公開考試,應可減少學生的考試次數和壓力。我們更推動全方位學習,在高中階段增設「其他學習經歷」和「學生學習概覽」,避免過於偏重科目學習。我們更新了家課與測驗指引,要求學校靈活設計課業,減輕功課量,釋放空間讓學生發掘興趣和個人所長。至於有議員建議訂定「最高家課時數」及「在校完成家課」政策,但由於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而教師亦各有不同的教學策略,專業的教師會因應課程設計和學生能力,配置和批改家課,在政策的層面,推行議員的有關建議,未必能切合學校的需要,亦在一些情況下會窒礙學生學習。

  因應《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教育局已成立了多個專責小組,以處理一些較關鍵的教育議題,包括課程安排、職業專才教育、家長教育等。當中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現正探討各項為學生創造空間和促進他們全人發展的建議,預計於今年年底前向政府提交方向性建議。

  議員均同意家長在子女的成長和學習方面擔當舉足輕重的角色。我們會藉不同方式加強推廣家長教育,以及舉辦多元化的活動,讓家長更了解子女成長和學習的需要,並會積極跟進「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專責小組」提出的建議。

  議案亦提到專上教育,我相信大部份的中學生在畢業後都希望繼續進修。現時香港有21間本地學位頒授院校,共提供約300個學士學位課程和約400個副學位課程。另外,學生可因應其志向和能力選擇其他課程,例如毅進文憑課程和在香港開辦的非本地課程。

  各專上院校均享有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他們會按社會發展、市場需求、自身優勢,以及對不同行業的人力需求等,進行學術規劃和課程設計,致力推動學生的全人發展。近年,因應社會需要,大學近年亦開辦了更多跨學科課程,包括文理學士,培育全方位人才。同時,政府更致力推廣職業專才教育,鼓勵年青人按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擇升學出路及投身不同行業。

  受惠於公帑資助和自資界別的發展,現時適齡人口升讀學士學位課程的比率約為百分之四十八,再加上副學位學額,中學生畢業後入讀專上課程的比率超過百分之七十。

  政府近年落實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增加資助高等教育機會,為高中畢業生開拓更寬更廣的升學途徑,例如由二○一八/一九學年起,教資會(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高年級學士學位課程」收生學額增加至每年5 000個;透過「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資助每屆3 000名學生修讀配合本港人力需求指定範疇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以及由二○一七/一八學年起推行為修讀香港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及指定內地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提供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

  全面推行以上措施後,加上學生人口下跌,假設中學畢業生的成績保持在相若水平,已可為所有符合入讀大學基本條件的中學畢業生提供足夠的公帑資助及自資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學額。政府亦已推出資助計劃令自資學士學位課程更易於負擔,而具有副學位資歷,並入讀合資格自資銜接學位課程的學生亦可受惠於該資助計劃。

  整體而言,現階段沒有需要增加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和高年級學士學位課程的學額。

  主席,香港作為一個中西文化交匯的城市,既有其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亦有西方靈活前進的思維,兼收並蓄。我們的學校課程亦正正反映了這個獨特的氛圍,包括重視兩文三語、讓學生加深認識中國歷史與中華文化之餘,亦致力推動STEM教育等。我想再次強調政府正全力推動多元化的教育,我們深信教育應以「學生為本」,亦期望培養他們成為具國家觀念、富香港情懷,並對社會有承擔的公民。

  至於壓力問題,政府十分願意去做和承擔,亦樂意與各關心學生健康成長的持份者一同攜手,好好處理這因多因素而引致的問題,讓學生有效學習,好好裝備自己面對將來的挑戰。

  今天各位議員提出的各項建議,包括增加資源於不同範疇和推行各種措施,當中既涉及制訂教育政策的專業考量、各持份者的共識、教育資源分配,甚至是整體政府資源投放的優次,我們一定會小心研究和跟進。正如我開始時說,我會盡量爭取在未來日子與各位議員多會面和傾談,希望為我們的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教育。

  主席,我謹此陳辭。
 
2019年1月31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7時58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