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出席第二屆「海港論壇」 致辭全文 (只有中文)
*********************************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今日(一月十七日)出席第二屆「海港論壇」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劉安林董事長(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香港中國金融協會主席)、梁愛詩女士(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鄭慕智主席(保險業監管局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興來到第二屆「海港論壇」和大家分享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的保險業帶來的機遇。大灣區是國家重要的戰略部署。在過去一年,我在三藩市、柏林、蘇黎世等城市推廣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時候,都會講解大灣區巨大的潛力,我相信在座各位都非常熟悉,所以我也不特別再說了。今天我會把重點放在大灣區背景下香港保險業的前景,講述航運保險以及巨災保險和保險相連證券市場的發展。
 
  先講航運保險。航運業是國際貿易和環球經濟的重大支柱,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最新報告顯示,二零一七年全球海上貿易量達107億噸,按年增加百分之四。全球約八成的貨運是經過水路運送,各種貨物和船舶均需要受到保障,為航運保險業提供龐大的市場。

  香港港口過去數年面對亞太區內的激烈競爭,貨櫃吞吐量呈現下降趨勢,但是深圳、廣州和香港三地的港口皆位列全球十大港口當中,正透過合作和協調成為全世界最有競爭力的港口群之一。以過去兩年為例,三個港口的總吞吐量每年合計超過6 000萬個標準櫃,較世界其他知名灣區多好幾倍,東京灣區有約700多萬個標準櫃、紐約灣區約400多萬個和舊金山灣區約200多萬個。
 
  的確,現時深圳、廣州和香港三個港口之間各有定位,就像香港的港口就憑藉國際化和覆蓋面廣的優勢,轉型成為區內的貨櫃轉運中心;至於廣州港和深圳港,就因為臨近生產和貨物源頭,分別處理珠三角中西部和東部的進出口貨櫃。
 
  除了港口業務外,香港作為區內國際金融中心,在發展航運保險方面有明顯的優勢。我們擁有悠久的海運傳統,匯聚船東、船舶經理、船舶經紀和優質的海運服務企業,包括一群紮根香港的國際海事保險人才,必定能為大灣區內大量的海運貨物以及每年數以十萬計進出大灣區的貨船提供全面、適切的航運保障。
 
  事實上,香港的海事保險業在過去數十年發展良好,國際海上保險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Marine Insurance)在香港設立了其在德國總部以外的首個常駐辦事處,而現時有接近90家本地及海外的保險公司在香港為亞洲區以至全球船東提供船體保險以至船隻責任保險等較為複雜的海事專門保險產品。
 
  此外,國際船東保障及賠償協會亦積極投入香港的海事保險市場。現時,協會的13個成員當中,有12個在香港設有辦事處,而擁有保險牌照的成員更會在這個月底從六個增加到九個,讓香港成為倫敦以外最大的服務群組。香港的保險公司也作好準備,承保以人民幣結算的海運保險業務,以抓緊大灣區所帶來的機遇。政府亦將建議為海事保險的業務提供百分之五十的利得稅寬免,從而促進有關業務的發展。
 
  講完了航運保險,我希望談一談巨災保險以及保險相連證券的市場的發展。全球近年面對多種自然災害,包括颱風、地震、旱災及水災等,而巨災保險的目的就是要分散這方面的風險。近年來,巨災保險的賠償次數和賠償額度一直在上升,我們除了可以發展傳統的巨災保險和巨災指數保險之外,也可以透過保險相連證券市場,把承保風險攤分到資本市場。
 
  保險相連證券是一項保險風險證券化的工具,為資本市場增添一種靈活的另類投資工具,以巨災債券為例,投資收益率通常高於普通債券,而機構投資者就可以投資一些和經濟周期無關的金融產品,分散風險。根據一家跨國保險集團的估計,全球保險相連證券市場的規模約為800億美元。
 
  特區政府正在積極研究有關保險相連證券市場的發展。香港有成熟的資本市場及完善的司法制度,加上能夠提供大量法律、保險、證券和信用評級服務的人才,絕對有發展保險相連證券市場的潛力。政府會修改相關法例,容許在香港成立專為發行保險相連證券的特殊目的公司,深化香港市場的風險管理工具。我們的目標是在二零一九/二零立法年度向立法會提交有關條例修訂草案。

  我們有決心在香港營造便利發行保險相連證券的環境,吸引保險分出公司在香港發行保險相連證券,作為再保險的替代安排,把巨災風險轉移至資本市場。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為降低匯率風險,保險分出公司傾向用分出風險國家的貨幣來發行巨災債券。而亞洲普遍至今仍然沒有全面的保險相連證券中心,香港將有力與其他金融中心競爭相關市場。
 
  在廣東,巨災指數保險已經覆蓋十四個地級市,累計風險保障超過45億元人民幣,累計賠付5.5億元人民幣,主要的創新在於運用指數保險模式,在災害發生後一天即可以完成賠付。以去年為例,和颱風「艾雲尼」相關的賠付就超過1.9億元,而和颱風「山竹」相關的賠付就超過1.2億元。展望未來,我們除了鼓勵香港保險業界為大灣區提供傳統巨災保險和巨災指數保險之外,我們在香港建立了保險相連證券市場的法律框架之後,大灣區的相關地級市更可以利用香港的資本市場發行巨災債券等保險相連證券。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灣區的重要性除了體現在經濟發展方面,還在於大灣區可以作為一個試點,做國家先行先試的試驗場。大灣區人口是香港的差不多十倍,而且是全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區內市民對保險的需求殷切,特區政府正跟內地當局商討,容許香港的保險公司在大灣區設立售後服務中心,提供理賠及其他售後服務。再者,我們也和內地有關當局探討逐步讓香港的保險產品在大灣區內銷售,促進大灣區的融合,支持大灣區的發展。
 
  總的來說,雖然大灣區內有兩種制度、三個獨立關稅區和三種流通貨幣,我相信,三地政府定能連同監管機構和保險業界,透過創新和突破,加強大灣區內城市的互聯互通,在保險方面做到互利共贏。最後,我祝願今天的論壇圓滿成功,祝各位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生意興隆!謝謝!
 
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5時02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