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會議就《長遠房屋策略》2018年周年進度報告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日(一月七日)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會議就《長遠房屋策略》2018年周年進度報告的開場發言:
 
主席:
 
  政府剛於上月底公布《長遠房屋策略》2018年周年進度報告(《周年進度報告》)。以下我會作重點介紹,並就社會上的一些意見作出回應。
 
  根據《長策》(《長遠房屋策略》)的「供應主導」和「靈活變通」原則,我們每年更新長遠房屋需求推算,將十年房屋供應目標推前一年,讓政府可持續地及早規劃土地及房屋的發展,從而滿足長遠的房屋需求。
 
  根據最新的推算,下一個十年期(即二○一九/二○至二○二八/二九年度)的總房屋需求為44萬5千個單位,我們因而將供應目標定於45萬個單位。供應目標較去年的46萬減少一萬個單位。這個數字變化最大的原因,是住戶數目淨增長較去年的估算少12 300個單位。事實上,政府統計處於二○一七年九月出版有關香港家庭住戶推算的報告中,已反映有關的數字。該報告指出,展望未來35年,家庭住戶數目的上升趨勢會持續,但增長速度將會放緩。各位可從《周年進度報告》中的附件了解更多細節。
 
  按45萬個單位的總供應目標,政府將二○一九/二○年度起十年期的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調整至「七比三」,即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31萬5千個單位,私營房屋供應目標為13萬5千個單位。我們根據現時覓得的土地推算,若一切順利如期推出作建屋之用,估計可以興建24萬8千個公營房屋單位。這數字與興建31萬5千個公營房屋的目標仍有距離。

  社會上有意見認為政府因為房屋土地供應不足,而刻意將供應目標減少一萬至45萬個單位;也有意見認為,雖然新的公營房屋目標有所增加,但與未來十年的預計公營房屋建屋量的落差進一步擴大,因而認為《長策》下所訂立的目標似乎已無實質意義。我必須澄清,未來十年的房屋供應目標是按照《長策》訂立的框架,根據客觀數據(而非現時的土地及房屋供應量)推算的長遠房屋需求而訂立。在訂定供應目標時,我們一直公開透明地向社會報告相關的預計供應量,並發出清晰的信息:即使土地供應持續未到位,為達致最新的目標,大家必須迎難而上,共同努力增加土地,務求在未來十年(特別是十年的後期)增加房屋供應。

  為達致長遠房屋供應目標,過去幾年來,政府持續多管齊下努力增加土地及房屋,務求加大和加快公營房屋的供應。事實上,24萬8千個單位的公營房屋建屋量,已比去年公布二○一八/一九年度起十年期的23萬7千個單位增加了一萬多個單位。此外,香港房屋委員會及香港房屋協會在二○一八/一九年度起未來五年的公營房屋建屋量為100 800個單位,與前四個五年期相比,亦見持續增長。
 
  至於私營房屋,有意見認為,供應目標由去年公布的18萬個單位減少至13萬5千個單位,會令樓市供應不足的情況繼續惡化,進一步推高樓價。我想指出,我們要全面分析整體房屋需求和供應的變化。首先,總房屋需求較去年減少了一萬個單位。另外,雖然私營房屋的供應目標減少四萬五千個單位,但公營房屋目標增加了三萬五千個單位。因此,總需求減少,而部分私營房屋的需求會由公營房屋的供應(尤其是資助出售單位)吸納。
 
  再者,私人住宅價格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環球及本地經濟環境、利率走向、市場氣氛、房屋供求狀況等等。因此,我們難以預測個別因素如何影響樓價的未來走向。不過,政府會繼續多管齊下以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令樓市供求趨於平衡,並保持警覺,密切監察樓市動向和外圍形勢變化。我們亦會繼續在每年的更新工作中,因應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檢視公私營房屋的新供應比例。
 
  增加土地供應是當前最迫切的挑戰。我們會繼續努力覓地,多管齊下增加房屋土地和建屋量。當中,政府於去年六月二十九日決定將九幅原本計劃在未來數年出售的啟德及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改撥為公營房屋用途,預料可提供約10 600個公營房屋單位,有助收窄較後期公營房屋的供應短缺。政府會考慮日後把更多私營房屋用地改撥為公營房屋用途。

  此外,為善用公營房屋用地,目前在人口較稠密的港島北面和九龍半島以外,公營房屋用地的住用地積比率可在規劃條件許可下增加最多兩成。行政會議較早前通過,容許這些公營房屋用地的住用地積比率在技術可行的情況下增加最多三成。我想指出,新政策下,每一個公營房屋項目的住用地積比率並非會自動一刀切增加。相關部門須就個別項目審視增加住用地積比率的可行性及影響,方會決定應否引用額外的住用地積比率。
 
  另一方面,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專責小組)剛於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向政府提交建議報告,就整體土地供應策略及土地供應選項的優次作出建議。政府備悉專責小組指社會普遍認同解決土地短缺情況刻不容緩,亦有強烈的未雨綢繆意識。專責小組亦指出香港實際需要的新增土地遠高於政府早前預計的1 200公頃,再加上市民對建立土地儲備的認同和改善居住條件的清晰訴求,我們必須多管齊下,大幅增加土地供應。只要有足夠的土地供應,我們有信心、有決心解決長久困擾市民的房屋問題。政府將仔細研究專責小組的各項建議及增闢土地的未來路向,下一階段的工作是集合相關政策局及部門的力量,全力全速覓地造地。

  由於覓地建屋需時,政府在推行長遠房屋政策和措施以外,會協助和促成各項由民間主導和推行的短期措施,增加過渡性住屋供應,紓緩輪候公屋家庭和其他居住環境惡劣人士的生活困難。
 
  運房局轄下的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由運房局副局長領導,統籌及支援民間機構擬議的過渡性房屋項目,及按個別項目的需要給予適切的支持和配合。專責小組正在協助促成十多個由不同民間團體倡議的項目,例如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營運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位於深水埗南昌街獲關愛基金撥款資助的「組合社會房屋計劃」等。

  我們歡迎各位議員就《周年進度報告》發表意見。
 
2019年1月7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7時32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