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向政府提交報告(附圖)
*******************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日(十二月三十一日)就整體土地供應策略及土地供應選項,向行政長官提交題為《多管齊下,同心協力》的報告。
   
  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專責小組於四月至九月舉行了一個非常廣泛、以「增闢土地,你我抉擇」為題的公眾參與活動,廣邀社會各界就18個土地供應選項及其他土地供應議題發表意見。在五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期間,專責小組以多形式、多渠道及有系統地收集公眾意見,進行185場與市民及持份者直接交流的活動,並收到超過29 000份問卷、68 300份透過其他不同渠道提交的意見(包括約64 400份為響應多個聯署運動提交的意見),以及透過隨機抽樣的電話調查成功訪問3 011名市民。
   
  經整理及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意見,專責小組就整體土地供應策略以及值得政府優先研究及推展的土地供應選項,作出一系列建議。黃遠輝說:「社會普遍認同土地短缺問題刻不容緩,亦同意不能單靠個別選項解決問題,必須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打破土地短缺的困局。事實上,土地短缺問題逼在眉睫,而專責小組認為實際的短缺數字應遠高於政府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所估算的1 200公頃。此外,近八成五市民支持或非常支持開發更多土地,建立土地儲備,未雨綢繆。因此,小組的目標是向政府建議一套能大幅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案,不單為滿足土地短缺,更應放眼於覓得更多土地作為儲備,從而提供緩衝及規劃彈性。」

  土地供應策略方面,專責小組認為政府應:
 
(一)制訂完善及持續的土地供應機制,包括持續造地及較頻密更新及檢視整體土地供求情況;
 
(二)推行多管齊下的土地供應策略,同時推展各個短、中、長期選項,確保土地供應持續而穩定,並能滿足不同時段出現不同用途的需要;
 
(三)以長遠及宏觀的目光與思維,盡早展開規劃工作,以便建立土地儲備,以備不時之需及提供規劃彈性和空間;及
 
(四)在開發及規劃土地時,充分及綜合考慮各個重要的土地供應原則,包括對環境的影響、透過基建設施創造發展容量、預留足夠土地及規劃彈性、加強與持份者溝通、透過「一地多用」善用土地,以及嚴格控制造地成本並創造效益。
 
  專責小組建議政府優先研究及推展八個獲得主流民意支持的土地供應選項,分別是三個短中期選項(「棕地發展」、「利用私人的新界農地儲備」及「利用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作其他用途」),以及五個中長期選項(「維港以外近岸填海」、「發展東大嶼都會」、「利用岩洞及地下空間」、「於新界發展更多新發展區」及「發展香港內河碼頭用地」)。
   
  黃遠輝說,土地短缺一直困擾香港,如不盡快解決,社會發展將寸步難行。他指專責小組的建議有一定的民意基礎,期望政府能仔細考慮並堅定地落實一套多管齊下的土地供應策略及選項,同時懇請社會各界同心協力,支持有關的工作,令困擾香港多時的土地問題能盡快得以紓緩,長遠而言更得以徹底解決。
   
  專責小組於二○一七年九月成立,由行政長官委任22名非官方成員及八名官方成員組成。專責小組的主要工作是檢視和評估各個土地供應選項,並透過廣泛的公眾參與活動,提升社會對土地供應及土地短缺問題的認知,推動公眾就這些議題進行討論及作出取捨;以及收窄不同持份者之間的分歧,逐步凝聚增加土地供應的主流共識,並根據收集得來的公眾意見,就整體土地供應策略及土地供應選項的優次向政府提出建議。
   
  專責小組報告、公眾參與報告(包括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獨立意見分析)、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的電話調查報告,以至六萬多份公眾意見,已上載專責小組網頁(www.landforhongkong.hk),供公眾參閱。



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6時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