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就《長遠房屋策略》2018年周年進度報告會見傳媒談話全文(一)
********************************

  以下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和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應耀康今日(十二月二十一日)就《長遠房屋策略》2018年周年進度報告會見傳媒談話全文:
 
  我們今天公布《長遠房屋策略》2018年周年進度報告(《周年進度報告》),稍後我們亦會將《周年進度報告》上載到運輸及房屋局的網頁。稍後我會扼要就一些重點,向大家匯報,至於報告中的細節,請大家有興趣的話上網參閱《周年進度報告》的內容。
 
  在《2017年施政報告》,政府重申會在《長遠房屋策略》(《長策》)的基礎之上,增加房屋供應。根據《長策》的「供應主導」和「靈活變通」原則,我們每年更新長遠房屋需求推算,將十年房屋供應目標相應延展,因應社會、經濟及市場的變動,適時作出調整。
 
  根據最新的推算,下一個十年期(即二○一九/二○至二○二八/二九年度)的總房屋需求為44萬5千個住宅單位,我們因而將供應目標定於45萬個單位。供應目標較去年的46萬個單位減少一萬個。這個數字變化最大的原因,是住戶數目的增長較去年的估算少12 300個單位。事實上,政府統計處於二○一七年九月出版有關香港家庭住戶推算的報告中,已反映了這些數字。該報告指出,展望未來35年,家庭住戶數目的上升趨勢會持續,但增長速度將會放緩。各位可從《周年進度報告》中的附件了解更多詳情。

  行政長官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指出,未來十年房屋供應目標中的公私營房屋比例可能需要作出調整。《長策》並沒有就公私營房屋供應設定一個固定的比例,而是有待政府考慮各方面包括公眾意見的變化,每年制定公、私營房屋之間的比例,以及公共租住房屋(公屋)與資助出售房屋單位之間的比例。自二○一四年公布《長策》以來,我們均採用「60:40」的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在考慮各種因素後,我們決定將二○一九/二○年度起十年期的公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調整至「70:30」,即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31萬5千個單位,而私營房屋供應目標為13萬5千個單位。
 
  為了平衡市民對各類別公營房屋的需求,在公營房屋供應目標31萬5千個單位中,「公屋及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的數目為22萬個單位,「其他資助出售單位」數目為9萬5千個。
 
  相對於上述公營房屋供應目標,我們根據現時覓得的土地推算,若一切順利如期推出作建屋之用,我們估計可以興建24萬8千個公營房屋單位。這數字比去年公布二○一八/一九年度起十年期的23萬7千個單位增加了1萬多個單位,但與二○一九/二○年度起十年興建31萬5千個公屋單位的目標仍有距離。
 
  一如既往,我們會繼續努力覓地,多管齊下增加房屋土地和建屋量,包括(i)加快土地規劃、平整及建造工作;(ii)考慮調撥更多熟地作公營房屋之用,以及(iii)加大公營房屋用地的住用地積比率,務求逐步收窄公營房屋供應的差距。當中,政府於今年六月二十九日決定將九幅原本在未來數年出售的啟德及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改撥為公營房屋用途,預計可提供約10 600個單位作公營房屋之用。其中一幅位於啟德的用地批予房協,用作重建和安置受清拆影響的住戶和合資格的居民。至於其餘八幅用地,我們亦決定了,房委會及房協將各自在一幅位於啟德的用地及三幅位於安達臣道石礦場的用地發展資助出售單位。
 
  此外,為善用公營房屋用地,目前在人口稠密的地區,例如港島北面和九龍半島以外,公營房屋用地的住用地積比率可在規劃條件許可下增加最多兩成。行政會議較早前通過,容許這些公營房屋用地的住用地積比率在技術可行的情況下增加最多三成,前提是有關部門必須就個別用地進行技術研究,評估採用較高地積比率的可行性和影響,而且要按程序在有需要時得到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發展局及運輸及房屋局亦已於今日較早時間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摘要,交代有關詳情。
 
  政府會繼續以「多管齊下」的方式,推展各項短、中、長期增加土地供應的措施。同時,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專責小組)亦已完成五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正在敲定有關的建議報告,以期於年底前提交予政府參考。我們期待專責小組的建議能提供更多精闢的意見,以令我們的土地供應策略更穩建及可以持續發展。
 
  至於私人住宅單位供應,即使十年目標有所調整,未來一段時間私樓供應量仍會維持在較高水平。事實上,根據政府截至二○一七年年底就已知「熟地」上興建的住宅項目的數目,估計由二○一八至二○二二年這五年期中,平均每年有20 800個單位,較過去五年(即二○一三至二○一七年)的每年平均落成量(13 500 個單位)增加約五成。
 
  維持私人住宅物業市場健康發展,是政府的重要房屋政策目標。為盡量減低市場過熱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政府將繼續確保土地供應穩定,滿足住屋需求;並會在有需要時推行需求管理措施,以減少投機需求、炒賣、外來需求和投資需求。政府會繼續保持警覺,密切監察樓巿動向和外圍形勢變化。
 
  由於覓地建屋需時,政府在推行長遠房屋政策和措施以外,會協助和促成各項由民間主導和推行的短期措施,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紓緩輪候公屋家庭,以及居住於不適切或惡劣環境人士的生活困難。
 
  運房局轄下的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由運房局副局長領導,其下有五名同事協助,包括兩名項目總監。專責小組會為民間機構擬議的過渡性房屋項目提供技術支援統籌,在諮詢相關的政策局和部門後,按個別項目的需要給予適切的支持和配合,包括就行政及法定程序提供意見和協助申請資助等。
 
  專責小組現正在協助及促成十多個由不同民間團體倡議的項目,例如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營運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位於深水埗南昌街獲關愛基金撥款資助的「組合社會房屋計劃」等。
 
  我們會於下月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匯報這份《周年進度報告》,交代《長策》下主要措施的最新進展。
 
(待續)



2018年12月21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8時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