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十二月三日啟用(附圖)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轄下屯門公園的兒童遊樂場已改建為一個意念創新的共融遊樂場,下星期一(十二月三日)正式啟用。該全新的遊樂場是本港首個把「水」和「沙」兩項自然元素納入設計的無障礙兒童遊樂空間,提供多元化的共融遊樂設施,讓不同年齡及能力的傷健兒童在和睦愉快的環境中一同玩樂。

  共融遊樂場分為南北兩部分,共有七個遊玩主題區。其整體布局及遊戲組件均經過悉心設計,適合不同身體狀況的兒童,包括坐輪椅的小朋友。

  北面遊樂場以「荷花的寓意」為設計概念,分「光影荷花」、「山丘地帶」和「音樂感官」三個區域。「光影荷花」是糅合水和光影的嬉水區,設有花型的高空灑水裝置和嬉水平台,兒童可盡情享受在公園嬉水的樂趣。「山丘地帶」地勢高低起伏,配合轉盤和彈床等平衡設施,可以訓練兒童的平衡力。「音樂感官」則提供多種大型的樂器,包括敲擊樂管和鼓,刺激兒童的聽覺。

  南面遊樂場的設計主題是「爬上爬樂」,靈感來自屯門公園內的爬蟲館,設有四個區域,包括「獵蛋樂園」、「爬蟲樂園」、「旋轉地帶」和「感官地帶」。兒童可在「獵蛋樂園」內的沙池和沙枱玩沙「掘蛋」,既可啟發想像力,亦可促進小朋友之間的互動交流。他們亦可因應各自的能力,在「爬蟲樂園」挑戰不同高度及難度的攀爬塔和繩網,以及各類型的滑梯。至於「旋轉地帶」和「感官地帶」則提供各式各樣的搖擺旋轉設施、觸感牆和其他觸感活動組件,帶給兒童視覺、觸覺等感官體驗。

  南面遊樂場旁另設鞦韆區,裝有兩組包括搖籃型鞦韆、座椅型鞦韆及親子型鞦韆的設施,迎合不同小朋友的需要。當中親子型鞦韆可讓家長和小朋友面對面一起盪鞦韆,享受天倫之樂。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透過場內的沙、水、搖擺旋轉設施、攀爬塔、敲擊及觸感活動組件等,不同年齡及能力的兒童可享受遊戲樂趣,從中學習到不同的技能,讓身心及體能得到均衡發展。」

  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是康文署與建築署合作,以「共融遊樂空間設計概念比賽」的優勝作品為藍本,採用先導計劃形式建設。康文署會評估公眾對有關先導計劃的評價,總結經驗,並繼續聽取關注兒童遊樂設施的團體及相關區議會的意見,以持續改善兒童遊樂場設施。

  此外,為豐富兒童的遊樂體驗,康文署全力支持智樂兒童遊樂協會和相關非政府機構於二○一七年九月至二○二○年八月在署方轄下四個大型公園舉辦為期三年的「社區共建遊樂場」計劃。社區共建遊樂場是一個嶄新概念,讓兒童和家長一同利用簡單工具創造自己的遊樂場,並透過想像力和合作一起探索。有關計劃除了早前已於大埔海濱公園推行外,現時亦於荔枝角公園進行,其餘兩個社區共建遊樂場活動將於未來兩年分別在港島及新界區的公園舉行。

  除了戶外兒童遊樂設施,康文署轄下體育館亦設有合共38間室內兒童遊戲室。兒童遊戲室設有不同主題,如海洋世界、太空歷險、奇趣礦洞、糖果屋等,配以色彩奪目的軟墊遊樂設施,讓兒童一同玩樂並學習不同技能,促進身心發展。

  有關康文署兒童遊戲室及其他共融遊樂設施的資料,可瀏覽康文署網頁



2018年11月2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5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