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署理政務司司長就《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三節)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署理政務司司長黃錦星今日(十一月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行政長官2018年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第三節:改善民生)的致辭全文︰
 
主席:
 
  這一節的致謝動議辯論涵蓋各項關於改善民生的政策範疇。我感謝剛才多位議員的發言。我會就扶貧、加強支援少數族裔人士和兒童事務等範疇作回應,兩位局長則會就他們所負責的政策範疇發言。
 
扶貧
 
  扶貧工作是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版塊。在過去數年,政府不遺餘力,推出多項惠及不同有需要群組的政策及措施,其中現屆政府上任一年多以來,已實施的扶貧助弱措施包括大幅改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增設高額長者生活津貼、透過香港年金有限公司推出終生年金計劃等。這些措施為有需要的人士和家庭提供實質的支援,相關工作漸見成效。
   
  配合扶貧工作的推展,公共資源的投入亦大幅上升,從近年來政府的福利開支不斷增加可見一斑。政府在二○一八至一九年度的社會福利經常開支將達到798億元,相對二○一二至一三年度大幅增加百分之八十六,並佔政府整體經常性開支總額的百分之十九點六。
   
  我們致力推動扶貧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提升貧窮和弱勢社群的生活水平。《2016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的數據顯示,二○一六年政府的恆常現金項目為貧窮住戶提供有效的支援,成功令約36萬人脫貧,並令貧窮線下降五點二個百分點。
   
  現屆政府會按行政長官對改善民生工作的理念,即愛護兒童、支援家庭、鼓勵就業和尊重受助人的選擇權,繼續探討和推行更多扶貧的措施。我們留意到有意見指今年《施政報告》扶貧工作的力度不足。這些評論並不公允,我們想藉此作出回應。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很多關乎改善民生的措施,涉及醫療、勞工福利、支援家庭、兒童、精神康復者、少數族裔人士以及安老等方面,內容豐富,並投入大量新資源。我們強調扶貧工作要全方位照顧不同群組的需要,不應只單看經濟援助,亦要著重改善服務和支援措施。今年《施政報告》就扶貧助弱方面的工作方向正確,措施到位。我希望社會各界可以詳細閱讀《施政報告》的有關內容,稍後兩位局長亦會向議員解說有關的新措施。
   
  扶貧委員會是扶貧工作的主要政策工具。新一屆委員會剛於今年七月成立,並已展開工作,政務司司長作為委員會的主席,會與委員會成員、社福界和其他持份者密切溝通,探討扶貧策略,進一步推動跨界別、跨專業協作,以及推動關愛基金和社會創新及創業基金的工作。
            
加強支援少數族裔人士
 
  接下來,我想介紹《施政報告》內有關加強支援少數族裔人士的措施。少數族裔人士是香港的一分子,許多都幾代扎根於香港,現時香港有超過26萬名少數族裔人士,佔全港人口百分之三點八。
   
  政府致力協助少數族裔人士享有平等機會、融入社會,在二○一四年更推出一系列涵蓋教育、就業、傳譯、翻譯及社區外展等方面的支援措施。雖然這些措施已經漸見成效,但有部分少數族裔人士因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等,在適應和融入社會方面仍然遇到不同的困難,考慮到他們的需求日趨多元化,我們有需要加強對他們的支援。
   
  政府於今年年中成立了由政務司司長出任主席的少數族裔事務督導委員會,加強政府跨局、跨部門相關的統籌及協作。過去數月,政務司司長和督導委員會成員主動接觸不同的少數族裔團體及持份者,聽取他們的意見。政府考慮他們的意見後,會在二○一九至二○年度起動用超過五億元,對應少數族裔人士不同的需要,主要於教育、就業、社會福利等範疇進一步加強對他們的支援,並在社會和政府內部加強推廣文化敏感度及社會共融。
   
  教育方面,讓少數族裔青年有效學習,是協助他們融入社會的關鍵。教育局會持續推行「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學習架構」),監察其落實的情況,並且會在二○一九/二○至二○二一/二二三個學年,繼續委託專上院校為錄取非華語學生的中小學及幼稚園提供校本支援服務,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並因應非華語學生學習的需要,參考「學習架構」以調適校本課程、學與教及評估的安排,讓非華語學生更有效學習中文。
   
  此外,政府亦會加強對非華語幼稚園學生及有特殊學習需要的中、小學生的支援。教育局將會由二○一九/二○學年起,為參加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學校按其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數目提供分為五個層次的資助,以提供更適切的支援,協助他們學習中文,並建構多元文化和共融的環境。教育局會提供額外資源,支援公營普通中小學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非華語學生,以及協助非華語學生在中學學習中國歷史。
   
  就業是促進少數族裔人士融入社會及向上流動的最佳途徑,所以政府其中一個重點措施,是加強勞工處的人手,推行試點計劃,透過非政府機構以個案管理方式為少數族裔求職人士提供就業服務。僱員再培訓局亦會針對少數族裔人士的需要,擴展相關的中文及特定行業培訓課程,並在收生的準則加入更大的彈性。政府作為最大的僱主,除了繼續檢視不同公務員職系的中文語文能力要求之外,亦會更進一步,透過加強外展和招聘工作,並為少數族裔大學生提供短期實習計劃,鼓勵少數族裔人士加入政府工作。
   
  社會福利署會委託非政府機構設立專責外展隊,主動接觸及協助有需要的少數族裔人士與主流福利服務聯繫,並會加強預防及支援服務,協助少數族裔人士對抗家庭暴力及性暴力。該署亦會於五個殘疾人士家長╱親屬資源中心設立少數族裔專屬單位,並向特殊幼兒中心及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提供更多資源。
   
  民政事務總署會在地區層面舉辦更多推動少數族裔與本地社群溝通和交流的活動,並且加強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的服務,促進社會共融。紀律部隊亦會透過其到校外展及少年警訊的活動,增加與少數族裔兒童及青少年的互動。
   
  為確保少數族裔人士有平等機會使用公共服務,民政事務總署會提升「融滙中心」的傳譯及翻譯服務,包括增設越南話語服務。政府亦會優化《促進種族平等行政指引》以適用於所有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服務的政策局、部門和有關機構,並加強公務員有關文化敏感度的培訓。
   
  督導委員會會監察各項支援措施的推行情況,並與持份者保持溝通。
 
兒童事務
 
  政府十分關注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本屆政府已於今年六月成立跨政策局和部門的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會),邀請長期關心兒童權益的團體聚焦處理兒童在成長中面對的問題。
   
  委員會由政務司司長擔任主席,是一個常設、以行動為主導,並主動回應訴求的高層次委員會,對象涵蓋18歲以下兒童,並以14歲以下兒童為工作重點。委員會提供整體督導、制定政策方向、策略和工作優次,以及推動及監察政策局/部門推行與兒童事務相關的各項政策措施。
   
  委員會的初步工作計劃,是優先和聚焦討論一系列與兒童有關的項目,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少數族裔兒童、兒童的健康、可能受到傷害的兒童(即例如是關乎家庭暴力,疏忽照顧等),還有處理學生缺席的機制、兒童參與,以及探討設立一個中央兒童數據資料庫及與兒童有關的指標等的可行性。
   
  委員會自成立以來已舉行兩次會議,討論了多個與兒童成長有關的重要課題,包括幼兒照顧服務的長遠發展、進一步加強學前康復服務、兒童的遊戲時間、戶外遊樂場地和少數族裔兒童的教育支援。委員會將透過四個工作小組,分別處理研究、公眾參與、公眾教育和宣傳、有關特殊需要兒童的事務以及保護兒童事務的範疇,讓委員就特定議題進行更深入討論和制訂實際建議。稍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會闡述有關政府針對兒童發展及支援服務的具體措施。
   
  主席,我謹此陳辭。懇請各位議員支持二○一八年《施政報告》。謝謝。
  



2018年11月8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