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出席探索事業‧發揮所長──2018生涯規劃教育研討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十月二十六日)上午出席探索事業‧發揮所長──2018生涯規劃教育研討會的開場發言:
   
楊潤雄局長(教育局局長楊潤雄)、黃克強總裁(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趙局長(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趙立)、葉建源議員(立法會議員葉建源),還有潘校長(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潘淑嫻博士)、鄧校長(香港中學校長會署理主席鄧振強)、各位校長老師、各位商界朋友、各位社區組織的同事,亦有來自深圳、大灣區的教育官員,各位朋友:
 
  我有四十五分鐘讓我講話。我今次是自己邀請自己,為甚麼?因為在學期開始、九月下旬我已經向教育局同事建議邀請一些就業輔導老師來一個座談,由我與他們分享,先讓他們了解我們香港未來發展如何、青年的出路又會如何。之後,同事告訴我,我們將會有一個在科學園舉辦的大型教育研討會,問我會否出席,我當時說我一定來,所以今日我自己邀請自己,亦要求破格有答問環節。一般來說,我在發表主旨演講後便會離開,但我覺得這樣對不起你們,我認為一定要有一個時間答問。所以,在四十五分鐘裏,我會用一半時間講、一半時間回答,是一個互動形式,這個做法亦配合我們這一屆特區政府的宗旨──我們對自己有六個要求。第一個要求是我們要多點「關心」,關心青年,關心我們的下一代,關心我們的學生,關心他們的出路。第二,就是要多「聆聽」。第三要多些回應、多點行動,在聽完後政府是要回應的。過程中,我們要多「創新」、多些「互動」、多些「協作」。今日,「民、商、官、學」全部在一起「協作」,亦有來自大灣區的教育界朋友,其實是一個整體凝聚大家正能量的機會,為我們年輕一代鋪一條康莊大道。
   
  此外,我覺得我有責任親自向大家講解這個議題,亦可以分享我自己的看法和心聲。我是本屆的政務司司長,負責一個「人」的工程,培育人的工程的重擔子當然(教育局)楊潤雄局長的責任很重要,但從宏觀角度,其實我是一位統籌者、推動者,可以說負責全面統籌的工作。政府成立了首個兒童事務委員會,由我這個政務司司長做主席,亦把前身是青年事務委員會提升為青年發展委員會,亦由政務司司長做主席。我們還創立一個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亦由政務司司長做主席。另外,我們有一個少數族裔督導委員會。成立這些委員會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如何令年輕人向上流動、有出路,培育香港人才。我們時常說「國家所需 香港所長」,就是配合國家發展,優勢互補。推而廣之,我想用「香港所需 青年所長」為口號,說明要香港將來有發展的話,一定要把青年所長發揮,所以今日這個主題很恰當──「探索事業」,最重要是發揮所長。
   
  過程中,我首先用開首二十分鐘說說宏觀方面的看法。我很欣賞剛才黃總裁舉的個例子,並以此為引子。在此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說說我們香港未來前景。就業前景是亮麗的、是充滿機遇的,問題是我們要好好從現在開始。作為輔導老師、作為家長、作為社會培育青年人下一代的所有朋友,應該開始掌握這些機遇,從而及早孕育這些人才。在過程中很多輔導老師都說要裝備老師才行,因為輔導老師都是靠資訊,因為老師不可能做過建築師,不可能做過醫生、不可能做完這些,他都是憑一個資訊的分析,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作為剛才多個委員會的主席、人的工程的推動者,我覺得責無旁貸,要提供一些足夠支援和裝備。資源要到位、充足,但是老師、學校和機構本身亦要有充分資訊,分析市場的動態,從而啟發、引導我們的同學,讓他們認識自我潛能,找到一條出路。
   
  「生涯規劃」這四字遠遠多於生涯的意思,而是生命的規劃,可以這樣說,是一個life planning,不僅說career planning那麼簡單。如果你的前期工作做得好,在上游做得好,下游的發展會很快,到下游時不必很多兜兜轉轉、在事業方面打轉,打圈打了十多二十年都可能走不出來。那對於青年人來說是個很大很大的困擾,亦會很沮喪。所以我們覺得及早規劃很重要,但老師後方要有很好裝備。我們如何裝備?第一,資源方面,正如楊局長剛才說,政府是關心生涯規劃的配套。首先上兩星期所發表的《施政報告》亦很清楚說我們在全方位學習方面亦加強了九億元的投放。教學資源九億元,其中一個環節就是用作生涯規劃,包括做實習,提升人際關係的技巧和素質等等,不只是學習那麼簡單、不只是書本那麼簡單,一定是全方位的。我們談及全方位發展、全人發展。
   
  第二就是資源到位、老師裝備。老師都要有資訊。老師亦有很多方法找資訊的,現在網上有很多正確資訊、但很多須經過分析過濾的資訊未必容易得到。所以我現在透過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深入研究,結合一個資訊平台,掌握政府的未來發展,以及現時市場上我們認為可以掌握到的資料,經分析之後放上平台,讓廣大市民也好、老師也好、家長也好、同學也好,自己可以探索。
   
  最簡單例子,我們不用看很遠,四、五年之後,如果你現在讀高中生,正正開始可以培養他們在這方面的興趣,啟發他們。我們機場的第三條跑道,我上次在九月時已提及,第三條機場跑道將會令機場貨運量增加一倍,客量增加三分之一,現在我們處理七千萬的客運,已經是全球頭三位最繁忙的機場。將來我們要處理一億客量,飛機場現在每小時六十多班飛機降落,希望將來去到八十班、九十班。貨運我們翻一番去到九百多萬噸,現在四百九十萬噸已經是全球最大貨運站。
   
  第三條跑道二○二四年已經可以起飛,二○二四年與現在只差五、六年時間。現在的高中生、初中生,我們便啟發他們,現在赤鱲角創造了六萬八千份工作,由地勤到飛機師,六萬八千份工作。三跑投入後會多七萬八千份工作,數目倍增,未計連鎖的。還有在機場有個叫做SKYCITY,有一個商場配合、很大型的酒店、會展中心,會帶來大量就業機會,亦會較第三條跑道早投入營運。貨運站會用一個最新的科技,阿里巴巴集團會在香港機場投資建設高端物流中心,在那裏發展一個很先進科技的貨運處理站,是圍繞着青年的就業。
   
  如果老師、做家長體會到這些機會、掌握這些資訊,令同學及早了解將來有很多發展,不一定要是科技,如有同學說「我對科技、數學不是太好,怎辦?」不用擔心,因為機場涉及很多行業,是一個小經濟區,有很多發展機會,有酒店管理、機場管理等。機場管理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學問,有指揮塔,是嗎?亦有地勤人員、空中服務員、有飛機師、有飛機維修。我們飛機維修要大量人員,我們急切需要。
     
  第二是我們經濟增長點,我們一定要創造一些新的經濟增長點。香港長久以來有四大支柱。首先,金融支柱是很重要,支撐香港。第二是我們是一個商業服務、專業服務中心,這亦是我們很大的一個強項。第三我們是一個物流中心,即是空運、航運、海運等。第四是旅遊和其他發展。現在,我們也全力推動三個增長點,正如黃總裁剛才說,在第一份《施政報告》中已在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innovation technology投放大量資源,是重要範疇。如果加多一個範疇,是創意工業,就是設計、電影、動畫、很多其他多媒體的東西,全部都是我們希望全力推動,所以這方面我們會不遺餘力投放大量資源。
   
  這三個增長點亦同時配合香港未來的定位,因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今日我們有大灣區官員和專家來香港,我想引用黃總裁剛才說,我們在科技方面,香港多間大學是世界百大,當然國家方面有重點大學──清華、北大,但在南中國。

  有人才之外,香港亦是一個國際大都會,是一個開放的城市、對外型經濟、現代化城市,亦是國家最現代化、最開放的城市。我們有法治、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亦有國際連繫──由香港去地球一半地方,我們坐直航機五小時便能到達,再加上我們現在有大灣區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大灣區發展重點在哪?究竟香港如何配合?優勢互補在哪?香港有科研,有人才。大灣區將會發展成一個高端生產基地,可以補足香港所沒有的。深圳、佛山、廣州一帶擁有大量生產基地,例如機械人等等。習近平主席剛剛去南行,去廣東省訪問都有到訪高科技產品。香港則重點投放研發及應用科技,這些就是優勢互補。既然這麼重視香港參與大灣區發展,我們要掌握這個機遇,加強年輕人科技教育。STEM方面,一會兒洪博士會說說,鼓勵青年人。我們亦提供更多機會,尤其在初創方面都會加大力度幫助,例如科學園、數碼港等。我作為青年發展委員會主席,我爭取到十億元撥款,其中一部分,我已經取出三億元,大部分是幫青年創業,在香港創業也可以,在國內創業也可以,那些資金,即政府撥款,可以讓他們帶「過河」去內地發展,提供多些空間給他們。
   
  除此之外,那麼還有甚麼其他機會?除了科研,還有其他行業例如在藝術文化方面。西九文化區設施會陸續開展,帶動很多藝術的管理人才、策展的人才,甚至場地的、燈光的人才,在這方面很多青年朋友都適合的。很多在graphic、在動畫,在設計方面,亦有很多在舞台等等各方面的機會。
   
  這方面的發展亦可配合大灣區發展,為甚麼呢?因為香港有很多演藝人才,我們有世界級的、國際級的演藝界藝團在香港,但我們場地往往很緊張,但是在大灣區很多設施是很先進的,香港的表演人才、藝術家可以在大灣區發展。加上交通的改善,國內的連繫亦帶動了我們經濟發展,亦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現在高鐵已通車,再加上港珠澳大橋剛剛通車,稍後來年年初有蓮塘/香園圍口岸第三個通道,是陸路的,在上水、粉嶺上一點蓮塘那邊。這些基建可以打通與粵西、粵東及國家整個高鐵網絡全部連繫,亦帶動經濟發展、旅遊發展,創造多些就業機會。在酒店管理方面、其他專業方面的人才都需要的。大家跟同學分享時,你可以告訴他們,不同行業未來的出路都是好的、是亮麗的,但要早些自己找到興趣在哪,譬如我喜歡做旅遊、我個性很活潑的,在旅遊方面其實大有可為。我們有大學、職訓局、IVE(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全部都是有水平的,甚至乎烹飪也有國際烹飪學院。中華廚藝有個國際學院,廚藝學院亦開幕。我常常說「行行出狀元」,「條條大路通羅馬」,早點發掘同學的興趣和志向。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哪些我覺得大家可以想想?政府公務員很值得大家想想的。公務員亦吸引很多同學投考,雖然近年我們要控制公務員人數,但控制的同時亦有新服務要開展。今個財政年度,是歷年來、回歸以來增幅最大,我們多了6 700個公務員加入,是百分之三點七增長,是歷年來最多,因為我們開展了很多新服務,當然包括新口岸等等。今年,我們應該稍為回到一個正常增長意思即是說,去年我們因為需要配合一些新服務,今年我們應該比較平穩點,會跟以往一般,但我們仍有數千個空缺。還有,我們有很多戰後嬰兒的同事要退休,有戰後嬰兒退休潮,會有一定數目、相當多的空缺是青年朋友可以考慮。當然,政府公務員有很好的晉升機會、培訓機會大家可以考慮。
   
  除此之外,便是醫院項目。政府宣布了一個很龐大的醫院重建計劃。因為現有醫院容量開始不足,加上人口高齡化,高齡化代表醫療負擔自然大了,政府已經預備動用五千億元,在未來十至十五年,全面重建、擴建、加建包括瑪麗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所以在擴建過程中亦需要建築人才,會有大量就業機會,由普通技術員到普通工人、工程師、則師,我們需要大量人手。
   
  在醫院重建方面來說,重建完後會怎樣?我們初步估計未來十年需要多九千五百個人員,當中有一千四百個是醫務及技術人員等,其餘是其他醫院運作的人員。九千多個職位、新職位,人從何來?還有人口高齡化,大家都知道。我們現時每六個香港人中一個差不多是長者,六至七個之間,但二十年後每三個港人其中一個便是長者——六十五歲以上。這帶來甚麼?隨着人口高齡化,護理安老有大量職位會創造出來。我們需要很多護理人員,很多照顧長者復康的人員,這些又是可以讓我們的年青朋友加入。有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很多這些不同專業都很渴求人才,這方面是個好好的機會。
   
  還有一件事,是好消息來的。我主持的青年發展委員會在下星期開會,其中一個環節會看看可否將我們其中一部分撥款給予學校,幫學校更進一步壯大生涯規劃工作。如何配合?我們會與一些NGO—非政府機構合作。我們的資源會配合教育局的資源、學校的資源和商校合作的資源一起做,做得更到位,因為最重要是青年人在過渡期間,從學校世界到工作世界的轉接期間,工商界支援極重要。在那方面支援?我在說的是實習機會、交流機會,政府在這方面亦做了一個很好榜樣。我們在高中生方面,在最近暑假主辦了一個「與司局長同行」計劃,你們都聽說過有三十四位同學跟隨我們三位司長和十三位局長一天。行政長官現時亦響應我們,她說明年也會加入,所以我們會將計劃改名?有行政長官、有司長、有局長,還有常任秘書長、副局長也會加入,亦有一些署長/處長亦很有興趣,例如警務處處長亦舉手說願意找一位同學跟隨他一天。
   
  政府把青年人放在最重要位置,青年就是我們未來希望,我們的棟樑,我們應該及早培育他們,讓他們與我們一起同行。他們在規劃方面發現原來政府的工作是這麼有趣、這個有意義,那麼他們開始以此作目標邁進。例如他們跟隨消防處處長一天後,他可能想將來要做消防處處長,可以找到他的方向;或是他要做警務處處長也可以。他進入該部門時已經有動力,老師不須向他們多說,他們只要去了一次半次已經足夠,所以實習、交流、參觀很重要,所以要我們不斷帶領同學去不同地方探索。
   
  還有,我們需要多些跑出香港看看世界,因為同學們並不只在香港就業。我並不是要同學們畢業後全部去內地,絕對不是。舉一個很簡單例子,「一帶一路」。我們將來有些計劃推出來,有些投資假設在東南亞、在泰國,如果香港商人投資的話,我們取得這些大合約的話,我們有些同學將來長大後,他從事的行業可能很專業,可能要去泰國做四、五年出差,這是很普通的一回事,外調三、四年,這與出國就讀差不多,可以吸取海外經驗,那便有國際視野,有香港情懷,有國家觀念,以及在過程中締造了一個所謂global citizen,是一個全球公民,可以甚麼都能適應,是全方位、很靈活的,就是我們的人才。
   
  香港最重要的就是「人」,為甚麼我們這麼重視教育?多年來教育是我們政府投放資源最大的一個項目,我們視教育開支並不是開支,其實是投資,這點很重要,不投資教育我們沒有出路的。所以在青年方面來說,在規劃方面早點為他們做好,早點能夠打動他們的心,甚至你說青年想有多些機會參觀政府部門、可否開放多些。我樂意為你們做。如果你們幾個議會主席透過我對局長說,可否開放多些政府部門等等,甚至安排一些企業可以嗎?如果你們有困難的話,我幫你看看有否辦法打開這門,鼓勵多些。
   
  家校合作也很重要,其實商校合作更重要,家庭都重要,因為家長觀念要改變,如果家長的觀念不改變的話,他會要求小朋友不要讀職訓局、職業先修學校,這並不是好出路,這觀點是錯的。今時今日,其實職專的出路遠遠不比一個正常主流出路差,甚至可能還會好一些。在外國有很多同學讀畢第一個本科學位後,有些會再讀一些專業的,而我們香港最強的地方便是我們的專業服務,以及我們在職業水平方面的培訓亦相當到位。現在,我得停下來,因為要留少許時間讓大家互動,好嗎?我希望大家先介紹一下你自己,站起來,然後會給你「咪」,我會盡量回答你們。



2018年10月2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9時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