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政務司司長出席第十屆兩岸四地養老保險與退休基金制度管理研討會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十月二十二日)出席第十屆兩岸四地養老保險與退休基金制度管理研討會的致辭全文:

嘉時(香港退休計劃協會兩岸四地養老保險與退休基金制度管理研討會召集人暨行政委員會成員劉嘉時)、Janet(香港退休計劃協會主席李子恩)、胡會長(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胡曉義)、王理事長(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陳理事長(澳門社會保障學會理事長陳建新教授)、各位專家、各位嘉賓:

  大家好!我很高興出席今天的兩岸四地養老保險與退休基金制度管理研討會。這個研討會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年,每年都匯聚了兩岸四地的專家,就有關退休保障的各個議題集思交流,出謀獻策。今天要發言的嘉賓涵蓋不同界別的人士,正好反映退休保障這個議題與大家息息相關。

  近年,香港社會一直在討論如何改善我們的退休保障制度。我們的扶貧委員會在二○一五年開展為期六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當時的委員會是由前政務司司長,也就是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擔任主席。那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自一九九七年成立以來第一次由政府發起,就退休保障進行的大型公眾討論。這說明政府清楚認識到人口快速老化帶來的挑戰,並致力為長者提供更妥善的支援,讓他們能夠安享晚年。

  香港參考世界銀行倡議的多根支柱退休保障制度模式,並採納了四根支柱,分別是第一,多層社會保障制度;第二,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及其他與職業掛鈎的退休儲蓄計劃;第三,自願性儲蓄;以及第四,公共服務、家庭支援及個人資產。這個設計體現退休保障應由個人及家庭、僱主和政府共同承擔,以及通過多元渠道照顧長者不同需要的原則。

  經過六個月的公眾參與活動,我們認為香港應該繼續採用現在的多支柱退休保障制度。同時,我們也決定不採納全民方式「不論貧富」的退休金方案。作出這項決定主要基於四個重要的考慮。

  第一是香港人口的變化。我們必須根據香港的人口實際情況,全面審視這個問題。香港人口正急劇高齡化。隨着香港戰後嬰兒潮的一代已屆退休年齡,我們的勞動人口預期會由二○二三年起下降。現在,百分之十七的香港人口年齡在65歲或以上,這個比例在20年之後會上升至百分之三十。換句話說,每三個香港人中便會有一位是長者。香港人口也越來越長壽,75歲或以上的長者是增長得最快的人口群組。在今天已年滿65歲的人當中,每五位便會有三位活到85歲或以上,而在這三位中更會有兩位活到至少90歲。當然我們會為香港人口越趨長壽而感到自豪,但這也意味着很多香港人的退休生活可能會延長至20年或30年。因此,我們必須能夠有能力負擔退休保障的潛在開支,這點是至關重要的。

  第二個考慮是財政上的可持續性。作為決策者,我們有責任確保所有措施,尤其是那些用以改善民生的措施,在財政上可長遠持續。現時,政府每年在各項長者福利及服務的支出約為850億港元,佔政府全年總開支約百分之二十。這些包括免供款的現金津貼、每程兩港元的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以大量公帑資助的公共醫療系統、以及讓長者可接受私營醫療服務的長者醫療券計劃。較早前的預算顯示,若推行全民方式「不論貧富」的退休金方案,向每名長者提供每月約3,000多港元的退休金,在未來50年的開支會高達24,000億港元的額外開支,或相等於平均每年480億港元的額外開支。這表示在長者方面的開支會增加約百分之六十。由於勞動人口的下降,以及加稅可能會減低香港作為投資地點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我們應該謹慎行事,以免需要承擔的費用最終耗盡政府的財政儲備。

  第三個考慮是公平問題。一直以來,盡量利用公共資源幫助有需要的市民,我們的理念是要鼓勵港人自力更生。所有香港人都珍惜自食其力的精神。公共資源是有限的,我們要撫心自問,怎樣才能以比較公平的方式去幫助有需要的市民?

  正如我開始時指出,我們的退休保障制度由不同支柱組成,通過各種形式的援助為長者的退休生活提供適切的保障。在現金發放方面,公共資源應針對較有經濟需要的長者。從跨代的角度看公平一點,我們不希望留給子孫一個「隨收隨付」(pay as you go) 的「全民式」退休金制度。其他已發展經濟體系的經驗顯示,這種制度可能會令相關開支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到一個無力承擔的水平。

  第四個考慮是全面保障。相信大家都同意退休保障不應單單包含財政資助。視乎長者的年齡及身體,以及他們的家庭和財政狀況,長者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需要,例如醫療服務、社區照顧及財政資助。

  我們提出保留現在的多支柱退休保障制度,並不是認為單單維持現狀便已足夠。事實上,政府在去年初公布了一系列措施,以改善每根現有支柱,目的是在加強退休保障力度的同時,也維持制度的財政可持續性。舉例來說,我們優化了長者現金支援制度,其中在今年六月推出每月約3,500港元的高額長者生活津貼,通過簡單的申報安排,更好地照顧有經濟需要的長者。現在,百分之七十二的長者都有領取政府的現金支援。另外,香港按揭證券公司也在今年年中推出一項公共年金計劃,為退休人士提供多一項理財選擇,讓參加計劃的長者可以每個月享有保證的收入,直到百年歸老。

  行政長官剛於本月中發表了她的第二份《施政報告》,當中也提及幾項改善退休保障的措施。其中包括提出方案,取消以僱主強積金供款的累算權益來抵銷僱員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的安排,也就是香港社會一直在討論的取消「對沖」安排。在取消「對沖」安排實施後,僱主為僱員所作的強積金供款將可保留在僱員的強積金戶口,為僱員退休提供更好的保障。政府將提供差不多300億港元的財政資助,這充分顯示本屆政府維護僱員的退休保障的決心。另外,為進一步便利選擇到內地養老的長者,我們也會把更多的長者現金津貼擴展至廣東及福建,向在這兩個省份定居的香港長者每月發放津貼。

  此外,我們也把握科技的潮流,提倡通過創新的方式去滿足長者的需要。樂齡科技是安老服務和創新科技的結合,更是應對高齡化社會的重要策略之一。為積極推動樂齡科技,政府已撥出10億港元成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試用、購置或租借科技產品,以改善長者的生活,並減輕護老者和護理人員的負擔和壓力。

  我們會密切留意這些措施的推行情況及長者不斷改變的需要,以期為長者提供更適切的支援。然而,單靠政府的力量永遠不足夠。我們鼓勵跨界別和跨專業的協作,以及公營部門與私營機構之間的合作,為長者提供更全面的照顧。今天的研討會正來得合時,我期望兩岸四地的專家能就退休保障這個議題提出精闢意見及創新構思。

  在結束發言前,我在此衷心感謝香港退休計劃協會舉辦今天的研討會,也祝願今天的活動圓滿成功,在座各位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謝謝!
 
2018年10月22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0時48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