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教育局局長談學習支援津貼和學習評估(只有中文
***********************
  以下為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十月二十日)出席東華三院慈善保齡球大賽後與傳媒談話的內容:
   
記者:想問有關「小強班」,有學校很擔心將來常額教師會因轉了學習支援津貼後,人手會變得比較浮動,你怎樣安撫他們?是否將來都可保留這些教師?
 
教育局局長:其實如果大家看看我們的計劃(「小學加強輔導教學計劃」),「學習支援津貼」將會設立一些常額位,即當津貼的數額達到某一個限額後,我們會開設一個常額位。若達到現在所謂的上限,我們會再多開一個常額位。最多來說,在新的計劃下,一間學校最多可以有三個常額位,再加一些津貼。正如我說過,這是吸納了「小強班」和「學習支援津貼」兩個現行計劃的優點集合一起。當然未來我們會繼續就細節方面再與學校商討。我們亦有個打算,就是盡量保留現時於學校任教「小強班」的老師,所以是不用擔心。
 
記者:可否承諾這些教師的教席是一定得以保留?
 
教育局局長:我們要先看學校的情況,相信大部分學校在新計劃下都可能有多於一名老師,但如果有一些個別情況,我們願意考慮,盡量保留這些教師。
 
記者:另外想問新加坡未來會免除中、小學的考試,你認為香港是否可以跟隨?模式是取消整個評估、減少次數,還是不計分數或名次?
 
教育局局長:我認為不同的教育制度都有不同的背景或背後的理念。在香港教育制度下,一直以來,我們所說的評估,主要是希望學校透過這些評估幫助學生學習。尤其在小學階段,現在我們要求的、由政府做的一個評估是在小三的TSA(全港性系統評估),以抽樣形式進行;在小六我們隔年考TSA或隔年在中一時考分班試。公開而計成績的評估其實是很少的,(評估)背後亦不是為編排學生的成績,而是想看到學生整體的表現。在學校裏,我們一直鼓勵學校多用不同的評估方法,目標都是幫助孩子學習。所以我們不會說要跟哪一個,因為每一個(評估)都有不同的背景。我相信現在的社會或在世界裏,很多地方的教育制度都是希望探討方法,可以令到年輕一代和學生一方面可愉快學習,另一方面亦從不同的學習培養多方面的能力。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只靠一個考試把學生排名,現時在香港很多學校都嘗試實踐,亦相信越來越多學校將會走這個方向。
 
記者:官校會否帶頭以後不再以考試名次為先?
 
教育局局長:正如我所說,香港很多學校已開始試行。當然,有任何新措施或應做的措施,官校作為政府辦的學校都應「行先一步」去做,所以如果政府有些新措施以減輕學生的壓力,無論是考試或讀書壓力,官校都一定會「行先一步」,盡量盡快做。
 
2018年10月20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7時3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