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出席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照顧者──誰來照顧?」研討會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今日(十月十九日)上午出席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照顧者──誰來照顧?」研討會的致辭全文:

蔡海偉先生(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日我非常高興能夠出席由社聯舉辦的「照顧者──誰來照顧?」研討會。

  香港人口的高齡化,特別是殘疾人士的高齡化,再加上香港家庭人數細化,照顧者所面對的壓力亦無可避免地變得越來越沉重。因此,不論是在增加提供院舍或社區服務予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支援及輔導亦同樣十分重要。

  長者照顧者的支援不足,不是一個新的問題。早在二○○○年,當我負責檢討有關長者活動中心及多元長者服務中心時,建議長者活動中心轉型為長者鄰舍中心,及將多元長者服務中心轉型為長者地區中心。當中在新增功能上,重要的一環便是照顧者支援的服務,而長者地區中心更賦予照顧者訓練的功能。

  二○○三年開始,所有相關的中心都已轉型為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時至今天,已有超過200個單位提供照顧者支援服務,其間亦有特別為加強照顧者支援服務,而增加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的社工數目。二○一七年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建議要重新檢討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的功能,我希望有關檢討工作可以在明年內開展。其中,我很想知道,在長者照顧者支援不足的問題上,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可以扮演甚麼角色,及在人手、工作優先次序、工作手法,可以如何加強。

  第二個關乎長者照顧者支援不足問題其中一環便是暫託服務不足。我還記得在20年前,在同一個討論長者照顧者支援不足的研討會中,我曾呼籲資助安老院可以利用偶有空缺(casual vacancies)提供暫託服務。但經過多年努力鼓勵不果,政府已經大致上放棄增加使用偶有空缺,只有退而不斷將資助宿位轉成指定暫託宿位,但由於宿位亦嚴重不足,故只能將有限的宿位轉為暫託宿位。

  另一方面,政府透過利用買位的私營安老院的偶有安缺,提供以十倍計的暫託宿位。雖是如此,暫託宿位仍是長者照顧者支援不足的其中一環。在二○一七年《安老服務計劃方案》的制定過程中,這個亦是其中一個希望可以找出出路的問題。我只可以講,暫時還沒有一個業界認為可行的方法,唯一的仍是不斷將宿位轉成指定暫託宿位。

  當然,對於部分長者照顧者來說,安老宿位不足,輪候時間長,亦是一個大問題。雖然我自去年七月當上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後,在過往一年多不斷強調,就安老宿位不足的問題,我們要「千方百計,寸土必爭」來爭取興建資助安老院,但我亦只可以告訴大家,我們今天的努力,到有額外安老院完成興建,都會是七年,甚至是十多年後的事,無助解決今天宿位不足的問題,再加以人口高齡化,服務需求不斷增加,我可以預計在未來數年,我們只會是「越追越落後」。「遠水」不能救一個越燒越大的火,難道我們便要讓輪候宿位的長者坐以待斃?

  在上星期公布的《施政報告》中,我們便定了一個大膽的目標,即是在未來五年,每年增加1 000個甲一級的改善買位的宿位。即是由今天只有約8 000個甲一級的買位,在五年內增加62.5%。要達至這個目標及有足夠長者願意選擇入住這些「買位院」,我們便要鼓勵及協助私營安老院提升它們的服務水平,至最低限度達至甲一水平,以及足夠的服務改善足以增加它們的吸引力。當然,除了私營安老院,我亦希望非政府機構可以其自付盈虧院舍參與「改善買位計劃」,提供更多宿位予輪候冊的長者。

  當然,為長者照顧者提供支援,最重要的仍是社區及家居照顧服務。可惜,現時的服務不足,平均輪候時間九至11個月不等,與院舍服務同樣有可能不斷延長的現象。今天,我暫且不詳談人手空缺的問題,這亦是我們希望可努力着手處理的問題。大家或許都知道,在幾個月前,就整筆撥款下的資助服務,我們已增加有關人手薪酬的資助,其他資助模式的服務的相關額外資助亦會陸續到位,希望機構可以透過增加薪酬,減少空缺的情況。

  由於人力的限制,故增加家居照顧服務亦只能按部就班。在《施政報告》中,我們在來年將會增加2 000個改善家居服務的名額,即約等於在一年內增加約28%的服務名額。熟悉《安老服務計劃方案》的朋友亦會知道,在未來兩年,我們需要就改善家居服務與綜合家居服務在資助模式及服務地界作出調整,以達至提升效率及整合。不過在社區服務中,一個樽頸便是日間護理中心名額不足,但由於找地方改建或興建需時,亦是要多年後才能完成,我們便要找一個「近水」的方案。在上星期的《施政報告》中指出,我們會嘗試在符合資格的私營及自負盈虧安老院成立長者日間護理單位,以增加日間護理服務的供應。

  我用了不少時間討論安老服務,我想用一些時間討論殘疾人士照顧者的相關服務。我可以簡單來說,復康服務雖然在過往20年有可觀的增長,可是起步比較遲,在服務發展方面較安老服務發展為慢。更由於近年醫療科技的進步,殘疾人士的平均壽命的增幅遠超於一般香港人,導致殘疾人數在過往不斷上升及老化,大大增加了服務的需求,服務不足,輪候時間之長,更遠遠較安老服務為長。亦是這個理由,在去年年底,我們開展了《香港康復計劃方案》的檢討工作,希望在二○一九年年底之前完成。在院舍服務方面,由下一個年度開始,我們將會有多個為不同殘疾類別人士的資助院舍落成,我們會在下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再與大家交代有關進度。

  在社區照顧服務方面,上星期的《施政報告》中指出,政府會增設五間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及加強康復訓練及服務,以提升支援中心的服務容量及質量。政府亦會增撥資源為額外約1 800名居於社區的殘疾人士提供到戶家居照顧服務,並提升服務的交通支援。為讓照顧者可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繼續在家中照顧年老的殘疾人士,政府會為老齡化或嚴重殘疾的服務使用者增加言語治療服務,以協助處理他們的吞嚥問題。亦鑑於自閉症人士的特殊服務需要,政府會把自閉症人士支援中心由三間增至五間。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我們亦會在今明兩年將家長資源中心由現時的六間增加至19間。事實上,還有多項服務的改善與增幅,大家可以參閱上星期與《施政報告》同時出版的《施政綱領》,我在此不予以一一讀出。

  時間關係,我未能詳細與大家討論有關照顧者津貼及個案管理的未來發展。不過大家都知道現有多個試驗計劃在進行中,我希望在兩年內,利用多個試驗計劃的檢討,就這兩個範疇定下明確的未來發展方向。

  今次的研討會,社聯除了邀請本地的專家論述他們的觀點和研究結果外,還邀請了幾位來自海外的講者,分享他們的國家在支援照顧者方面的做法和經驗。我相信經過今次的交流後,一定能夠啟發到政府和持份者,更有效地支援我們的照顧者。

  在人口高齡化這挑戰當前,要建立一個關愛共融的社會,實在任重道遠。因此,我們需要社會各界群策群力,一同攜手達到這個目標。多謝大家!
 
2018年10月19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1時30分
即日新聞